眼科故事|「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光榮的軍人!」

2022-08-30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原標題:眼科故事|「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光榮的軍人!」

近日,一位18歲的年輕人王姓小伙來到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眼科門診,怯生生問道:「醫生,我想明年參軍,您看我這樣,能行嗎?」

眼科醫生為這位患者進行了詳細檢查,發現他右眼為先天性上瞼下垂,即右眼上眼皮覆蓋瞳孔約1/3,導致雙眼一大一小,不僅如此,小王的右眼由於長期被下垂的眼瞼遮蓋,除了影響外觀,還引起了屈光不正,輕度弱視正等一系列問題。「我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光榮的軍人,但因為這隻眼睛,只怕連體檢都過不了。」說到這裡,小王有些失落。

醫院眼科主任祝蓮解釋說,眼瞼,就是大家俗稱的眼皮,正常情況下,向正前方平視時,上瞼邊緣應遮蓋上方角膜緣(俗稱黑眼珠)1.5-2mm。上瞼下垂是指由於各種先天或後天原因導致的上瞼部分或完全不能提起,所造成的下垂狀態,臨床上最常見的就是先天性上瞼下垂。先天性上瞼下垂是一個嚴重影響患者視功能即外觀的眼病,絕大多數患者出生時即伴隨明顯的單眼或雙眼瞼下垂。對於發育期兒童,眼球的發育要明顯早於其他器官,其中1-3歲正處於眼睛發育的敏感期,如果在這個時期瞳孔被下垂的眼瞼遮擋,不僅影響外觀,導致患者自卑的心理;還有可能造成視覺剝奪性弱視、斜視及其他視功能障礙。

「目前,先天性上瞼下垂藥物治療無效,手術是唯一的治療方法。」祝主任告訴小王,通過手術,能夠讓眼睛睜大,解除眼瞼對瞳孔的遮擋,讓光線進入到眼內,再通過後期的視力糾正和配鏡等手段干預,有利於提高患者視力;通過手術也能儘量恢復雙眼的對稱性,從而改善外觀,促進心理健康發育。「正確手術時機需要結合患者上瞼下垂嚴重程度及患者自身情況綜合考慮,而並非越早越好。」祝主任補充道:「3歲以下的兒童因為眼瞼發育不足,難以配合,過早接受手術很難達到滿意的效果,目前公認的較為合理的手術時期為3歲以後、學齡期前接受手術治療。」

祝主任介紹,高新區人民醫院眼科常規進行上瞼下垂的手術方式也有很多,如提上肌摺疊術、提上肌縮短術、額肌懸吊術等,需要根據病人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針對小王的特殊情況和需求,祝主任最終考慮為小王採用「右眼額肌瓣懸吊+重瞼成形+內外眥成形術」的方式,來幫助小王恢複眼部正常狀態。手術十分順利,拆開紗布的那一刻,一向羞澀的小王激動地握住了兩位醫生的雙手:「我的右眼終於可以完全睜開啦!感覺整個世界都亮堂了許多。謝謝你們,醫生,我會繼續追逐我的『軍人夢』!爭取早日穿上那身靚麗的綠裝,早日報效祖國!」

祝主任提醒,儘管上瞼下垂手術的目的是儘量恢復雙眼對稱性,但希望通過手術治療使雙眼完全沒有任何的差別是非常困難的,且術後早期可能存在:一,眼瞼閉合不全,即患者正常閉眼時眼瞼無法完全合上;二,上瞼遲滯,即正常人在向下注視時上瞼自然下垂,而上瞼下垂術後病人向下看時,上瞼幾乎不動,因此會暴露一部分眼球上方的鞏膜(俗稱白眼珠)。因此,術後早期需使用抗生素滴眼液、人工淚液預防暴露性角膜炎;睡覺時可使用眼藥膏或紗布封眼,保護角膜。術後2周到1個月後,待眼瞼自然消腫,以上情況都會明顯改善。(程慧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00dff11613888ccbee65b2442e856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