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我們的歌》中,歌壇老將周華健與肖戰合唱了一首《問情》。
《問情》的原唱者是女歌手蔡幸娟,這首歌收錄於她1991年發行的專輯《真的讓我愛你嗎》中,也曾用作《戲說乾隆》的主題曲。
蔡幸娟的聲線清澈、純凈,她演繹的《問情》柔情婉轉之中,又帶著追尋愛情的熱烈與執著。像一個嚮往天長地久的女子,寄盼著與愛人紅塵相伴、攜手徘徊。
作為一檔音樂綜藝,《我們的歌》是以「前輩+新生」的模式,將歌壇老將與新人組隊結合,對經典歌曲進行改編。
蔡幸娟的這首《問情》,在周華健和肖戰的演繹下,便有了與原版明顯的不同。
原版柔情,新版剛韌;原版浪漫,新版則帶了幾分劍俠之氣。
兩個人的這次合作,也將「肖戰周華健問情」的話題帶上了微博熱搜榜。
對於喜歡華語歌曲的人來說,周華健這個名字代表的不僅僅是一位歌壇巨星,更是一個時代傳奇。
從1984年推出首支單曲《誰曾說過》開始,他已經唱了35年,是歌壇名副其實的一棵常青樹。
很多人都覺得周華健是台灣人,但其實他出生於香港,後來因為求學才去了台灣。
假如我們用時間段來呈述周華健的歌壇之路,那大概可以分為「加盟唱片公司」的背靠大樹期、成立音樂工作室的自由期,以及「老樹回春」的組隊期。
01、背靠大樹期
每個人走上一條人生主路前,總會有某種引領或者提示。
說白了,就是影響、促使你做下決定的人和事。
1960年,周華健出生於香港。在他之前,家中已經有了3個男孩。
14歲那年,周華健的三哥送了他一把吉他。他後面的人生,便在琴音中被註定。
在熱血激盪、熱情洋溢的少年時代,他像很多香港少年一樣迷戀著「溫拿五虎」,以模仿他們的造型、舉動為時尚。
他和夥伴們彈琴、唱歌,沉溺於音樂的魅力之中,卻因此忽視了學習,在報考香港大學中文系時名落孫山。
當周華健在挫折中懷疑自我時,命運又給了他一顆糖——他與好友組建的樂隊,在香港無線電台組織的歌唱比賽中獲得了合唱組冠軍,獲得了四千元獎金。
但命運就是如此捉摸不定,它剛剛激盪起周華健的鬥志和決心,讓他以為看到了自己的將來,便又反手給了他一記耳光。
接下來的歌唱比賽中,單身參賽的周華健一無所獲。
這次失敗,促使他暫時冷卻了為唱歌沸騰的心,將重點轉回到學習上。兩年後,也就是1981年,周華健考進了台大,漂洋過海去了台灣。
入學的第二年,在學長的推薦下,周華健課餘開始在餐廳駐唱。
之後,他再次遭遇了「成功」和「失敗」——被某唱片公司發掘,推出了首支單曲,但時隔不久該公司便倒閉,周華健剛剛展翅的歌唱事業被迫中斷;當他不得已重回原點時,命運將「伯樂」送到了他的面前。
著名音樂人李宗盛在餐廳見到駐唱的周華健,被他的歌聲所吸引,引薦他進入了滾石唱片。但進入滾石的周華健並沒有就此一飛沖天,而是在音樂製作助理的崗位上沉澱了兩年。
這兩年中,他為歌手張淘淘創作了兩首歌曲,還演唱了許多廣告歌。
這些經歷,都是對他的磨鍊與積累。
1987年,周華健推出了自己的首張專輯《心的方向》,其中有9首歌曲由他原創。
這張專輯,銷售量超過了20萬張。隨後,周華健打鐵趁熱,接連推出了多張國語專輯和一張英文專輯。
1991年發行的《讓我歡喜讓我憂》不僅銷量超過200萬張,更讓「周華健」這個名字,成為華語歌壇的一面旗幟。
02、自由期
對於周華健這種才華橫溢的創作型歌手來說,唱片公司固然可以給他不少支持,但往往也存在著諸多限制。
因此,周華健選擇了成立自己的音樂工作室。
那一年,是1992年,他32歲。
周華健將之前的經濟、資源積累,全部投入了自己的「擺渡人」音樂工作室。
成功了,他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失敗了,多年的努力或將付之東流。
但天道酬勤,一個認真、全心地去做事的人,連老天都不忍、也不願辜負。
工作室成立後,《讓我歡喜讓我憂》後勢強勁、餘熱不衰,另一張堪稱他事業里程碑的《花心》又橫空出世。
這張專輯,賣了400多萬張。
「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錯過……春去春會來,花謝花會再開,只要你願意,只要你願意,讓夢劃向你的心海……」這首並不純粹的「愛情」歌曲,席捲了當時的大街小巷,幾乎每個人都能信口哼出歌曲的旋律。
而專輯中另一首《孤枕難眠》,同樣是音樂排行榜中的熱門金曲。
紅透半變天的周華健由此被稱為「花心男人」。
再然後,又陸續誕生了《風雨無阻》、《刀劍如夢》、《愛相隨》、《朋友》……每一張都是大熱專輯,經典歌曲數不勝數。
周華健和他的歌,占領了上世紀90年代華語歌壇的半壁江山。
那時,娛樂圈中最熱的是「四大天王」,各有優點、特色鮮明的四個人,是圈子裡人氣鼎盛、萬人擁躉的「偶像」。
不那麼英俊的周華健憑著自己的才華和「上帝吻過的嗓子」, 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巨星。
03、組隊期
2008年,歌壇出現了一個新組合「縱貫線」。
但是組合的4名成員卻都是「老人」。
其中包括54歲的羅大佑、50歲的李宗盛、48歲的周華健。
最年輕的是張震岳,當時他34歲,但已經在歌壇打拚了15年,實打實的歌壇「老人」。
這個平均年齡超過46歲的「老男孩」組合成立後,在隨後兩年多的時間內,成為歌壇吸睛無數的風景線。
上春晚、出專輯、開演唱會,所到之處,無數的歌迷為他們吶喊、歡呼。
有媒體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來代指他們並發問,給出結論「不僅可以飯,甚至可以暴食」。
真的就像「縱貫線」這個名字,四面八方、無有阻擋。
但又像一陣疾風,來與去,都讓人猝不及防。
從2008年7月25日成立,到2010年1月30日解散,「縱貫線」的生命只有18個月。
這「三段時期」之外,周華健也從來不曾銷聲匿跡過。他不斷推出新專輯、籌劃開辦演唱會、為電影創作音樂和歌曲、為音樂節目擔任導師……
前不久,還發行了自己的新專輯《少年》。
「有些人不再見了,有些夢已淡忘了,我唱著每一首歌,留住的快樂;有些路用力走著,有些傷用生命癒合,我還能微笑著活著,有時候悲劇會重演……」
依舊是那副純凈、磁性的聲線,依舊是溫暖而高亮的嗓音,依舊是溫和、親切、真實,在動聽的旋律中娓娓將人生道來的「周氏風」。
悲傷有、酸楚有,但更多的是溫暖的撫慰、堅韌的支撐,讓聽歌的人從歌曲中汲取繼續前行的動力。
歌曲,固然是周華健讓大多數人記住他的本源,但他的魅力不止來自於唱歌。
這個變化紛繁的時代,改變著許多人的看法,動搖著許多人曾經的堅守。
曾經被嚮往、憧憬的「愛情」,成了鏡花水月般的虛幻。但越是如此,那些真實存在於生活中的「愛情」便越被我們羨慕。
周華健與妻子康粹蘭之間,便是「真愛」的絕佳範本。
兩個人之間有著浪漫的起點。
溫和俊雅的年輕人在餐廳駐唱,美麗的少女為他的歌聲沉醉,對他一見鍾情,連續聽了他幾晚的歌后,忍不住向他表白了心意。
之後,這兩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年輕人(周華健與妻子都是出生於1960年12月22日),牽了手、定了情。
沒有奢華婚宴、沒有豪華新房,甚至連戒指都是從地攤上買來的便宜貨。
但他們的感情,因真摯而無價。
1985年相識,1986年結婚,直至今日,周華健和妻子康粹蘭已經攜手同行、相依相伴了34年。
從「貧賤夫妻」到「共富貴」,兩顆心從未遠離。
2012年5月12日,周華健開辦了一場特殊的演唱會,向與自己歷經人生酸甜苦辣的妻子深情表白——這輩子與你在一起是我的幸福。
作為巨星的妻子,康粹蘭不可避免要承受許多壓力。與丈夫聚少離多讓她患得患失、滿心擔憂,以致於患了抑鬱症,白了頭髮、老了容顏。
再後來,周華健每次演出,康粹蘭和孩子都會出現,這既是他對妻子的安撫,也是對家人的陪伴。
面對網上某些指康粹蘭「丑」的言論,他直懟「在我眼裡她永遠漂亮!」
這樣的態度和這樣的深情,也凝聚成了他身上魅力的一部分。
這樣的明星,才是名副其實的偶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u2fOW8BMH2_cNUgd2T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