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個跑怎麼這麼難?

2019-12-08     深視新聞

馬拉松已經逐漸成為一項熱門運動,特別是一些大型正規馬拉松賽事可謂是一簽難求。參賽名額有限,而民眾對於馬拉松的熱情卻是與日俱增。

拿即將在12月15日開跑的2019深圳國際馬拉松來說,今年的報名總人數達33051人,開放抽籤名額為8353人,中籤率為25.3%。半程馬拉松項目報名總人數為65956人,開放抽籤名額為12042人,中籤率為18.3%。

需求和供給間巨大的差額,讓不少人看到了「商機」,做起了「名額生意」

200元買「深馬」名額?

有媒體報道,12月2日,一個微信名為「青梅煮酒」的人在全國各大跑友圈中,公然兜售深馬名額,宣稱「半馬120元,全馬200元」。

然而,在跑友轉帳成功後,「青梅煮酒」卻將跑友拉黑了,人也消失了。短短几天時間,就有不少跑友上當。

隨後,龍崗警方介入此事進行調查。原來,「青梅煮酒」姓蔡,是深圳橫崗某服裝廠員工。平時他有喜歡跑步健身的愛好,也參加過幾次深圳舉辦的馬拉松賽事,認識了不少有同樣愛好的跑友。因此,他十分熟悉馬拉松賽事的報名流程,也深諳賽事名額稀缺的事實。最近他手頭緊張,於是就把手伸向正在尋求參賽資格的跑友們。

目前,犯罪嫌疑人蔡某已被抓獲。

實際上,這類「名額詐騙」是跑圈中最為常見的套路。犯罪嫌疑人通常長期潛伏在各個跑圈,和群友互動聊天,明示或者暗示自己有相關渠道,利用跑者對於參賽名額的渴求心理進行詐騙。而跑友們正是基於共同愛好組群,信任度較高,往往更容易中招。

就此事,深馬組委會發布公告,公告內容如下:

參賽名額到底能賣多少錢?

俗話說,便宜沒好貨,200塊錢買的名額,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那麼,在「名額市場」,一個馬拉松名額到底能賣多少錢呢?

2017年的北京馬拉松,近10萬人報名,但參賽名額不到3萬,當時中籤率不到三成。大量沒有中籤的跑友對參賽的執著,催生了一批「名額黃牛」。

當時,在國內著名二手交易平台上,原本只要200元報名費的北馬,一個名額被炒到千元以上。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年北馬預約報名人數超16萬人,只有不到3萬個參賽名額,中籤率僅為16%。賽前,在一些網絡交易平台上,已經有人叫價數千元轉賣參賽名額。

對於這種現象,北馬大賽組委表示,轉讓參賽名額違法,涉事者將被禁賽乃至終身禁賽。同時提醒:購買他人名額參賽,即便完賽也不會獲得屬於自己的成績。

馬拉松,想說愛你不容易

馬拉松是一項極具魅力的運動。

從1981年北京馬拉鬆開始,經過39年的發展,中國馬拉松產業日益壯大,尤其是2014年之後,更是進入快速擴張階段。

2019國際田聯路跑會議上發布的《中國路跑運動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境內舉辦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規模賽事共計1581場,累計參賽人次583萬。

上千場賽事、幾百萬人次的參與者,贊助商投資、報名費等收入,基於比賽所產生的主場館租賃和酒店住宿,出售賽事轉播權所帶來的媒體收入,以及外延出的涵蓋吃、住、行、游、購、娛等文旅消費,拉動了數百億元的馬拉松經濟。

《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馬拉松年度消費總額達178億元,全年賽事帶動的總消費額達到288億元,年度產業總產出達746億元。

一片繁華之下,也伴隨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馬拉松似乎也變了味兒。

從「一場馬拉松癱瘓一座城」的討論,到兩萬人參賽、上萬人次接受醫療救助的新聞,再到最近的諸多替跑、抄近路、遞國旗事件等等,比賽中發生的那些奇聞異事,反而遠遠掩蓋了比賽本身的吸引力。

有專業人士認為,近年來的中國馬拉松熱,是政府、市場和各地跑友共同推動的結果,管理部門的放開,企業的市場嗅覺,跑者的共襄盛舉都是馬拉松熱不可或缺的條件。

而另一方面,正是由於大批資深和新晉跑馬愛好者的加入,也吸引了部分具有「從眾心理」的「熱心市民」,為了「打卡」而跑馬,一時聚集的「熱度」也使得各種突發事件層出不窮,時刻考驗著主辦方的管理和應對能力。

跑一場馬拉松,全程42.195公里。而如何「規整」好這段路程,還需要多下功夫。

如何更好地發展馬拉松經濟?

國家體育總局去年聯合多個部委,出台了《馬拉松運動產業發展規劃》,提出鼓勵馬拉松產業的消費創新、賽事特色和產業融合。

根據規劃,到2020年,中國馬拉松運動產業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出現具有相當實力和影響力的十大品牌賽事運營公司和10家品牌馬拉松運動產業技術服務裝備商;全國馬拉松賽事場次(800人以上規模)達到1900場,中國田徑協會認證賽事達到350場,各類路跑賽事參賽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

而要讓這項運動能夠實現其價值,首先得先意識到,不管將馬拉松賽事打造成一場多大的盛宴,首先,必須要堅定,這是一場比賽。

是比賽就必須有規則。國內馬拉松賽場違規頻出,究其根本,還是馬拉松的主辦方和參與者們並沒有真正意識到一場比賽背後,公平競爭和契約精神的重要性。

作為國內馬拉松賽事最重要的監管方之一,中國田協對現有政策做了多項修訂,擬從賽事運動公司和參賽者兩方面來加強監督管理。

例如針對賽事運營公司在賽事組織、推廣、運營及其他服務等方面出現的違規情況,中國田協將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處罰,包括但不限於通報批評、警告、嚴重警告、取消1~5年運營資格、永久禁入等。

對於參賽選手的違規違紀,中國田協在今年連續發布了《中國馬拉松及相關運動參賽指南》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國馬拉松賽事報名參加資格審查制度的通知》等規範性文件,規範參賽程序,確保辦賽參賽安全。

「雙金賽事」深馬,先打個樣兒

相比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而言,2013年開始舉辦的深馬是一個相對「年輕」的賽事,自創辦以來,在中國田徑協會、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馬以穩健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成長為國內知名的馬拉松品牌賽事。

2015年至2018年,深馬連續四年榮獲了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同時,在2018年還獲得了國際田聯路跑金標賽事榮譽稱號。自此,深馬正式邁入了「雙金賽事」的時代。

(2019深馬完賽獎牌以龍崗大運體育中心建築為主體,正面集中展示平安大廈、地王大廈、市民廣場等深圳市地標建築,背面是由全國著名的藝術家潘鶴雕刻而成的拓荒牛雕像。)

在日前舉行的2019深圳國際馬拉松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深馬將以雙金賽事的標準自我要求,全面提升賽事競賽和服務水平,在競賽、安保、交通、醫療、志願者、宣傳等方面提出嚴格要求,所有的工作必須細緻再細緻,用心再用心,承辦方將對往年賽事進行復盤,廣泛聽取跑友對深馬的意見反饋,總結不足、解決問題,力爭將深馬打造成符合深圳定位的、高水準的國際馬拉松賽事。

能否看到一場專業、高素質的比賽,能否讓輿論對於馬拉松的討論回歸到42.195公里的賽道上,12月15日,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lTf4m4BMH2_cNUgzLF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