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河鎮黃家圩:壯大集體經濟,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2019-11-04     陸良縣廣播電視台

三岔河鎮黃家圩村委會過去集體經濟比較薄弱,一度成了當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短板」,為徹底改變這一現狀,提高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近年來,黃家圩村緊抓發展這個要務,通過發展實體產業、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提高服務能力,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實現了後進村的完美逆襲。

今年五月,黃家圩村委會成立了陸良盈利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並主動招用了右腿殘疾並且是建檔立卡戶的李嬌到村委會上班,負責合作社的信息採集、整理。為儘快開通網上銷售雲茸,他偶爾也會到種植基地了解雲茸長勢情況,目前他家已經脫貧。採訪中他對記者說:「之前在外面上班的話,因為我身體的原因一直受限,現在在村委會上班,我之前在學校學的是電子計算機專業,在村上操作電腦也比較符合我的專業,所以工作起來特別順心,感覺自己也實現了人生價值。」

長期以來,黃家圩因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來的弊端,普遍性的村民個體生活條件改善,卻無法解決人居環境、公益事業興辦、村級債務化解等農村最基本的公共問題,村委會一度陷入了「幹部說的群眾不聽,群眾講的幹部不信」惡性循環狀態,成為陸良縣三岔河鎮24個村委會中「趕鴨子」的角色,為徹底改變這一現狀,黃家圩村緊抓發展這個要務,以壯大村集體經濟為重要抓手,動員村小組集體入股,募資103萬元成立陸良盈利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種植雲茸,目前,第一批、第二批種植的45畝已經進入採收期,三岔河鎮黃家圩村委會黨總支第一書記仕建良告訴記者, 兩批同時採收一天能達到3噸以上,45畝的總實現產值有望實現120萬元,純利潤可達到50萬元。

為確實帶領群眾增收致富,村委會將合作社打造成為脫貧攻堅的引擎,已經將建檔立卡戶納入第四批雲茸種植成員中,通過土地入股和用工形勢帶領建檔立卡戶有效脫貧。

為真正壯大村集體經濟,除了成立合作社以外,黃家圩村委會還積極發展蔬菜種植產業、組建施工隊多渠道實施,及時收回長年的拖欠水電費、衛生管理服務費。三岔河鎮黃家圩村委會黨總支第一書記仕建良說建築施工隊的創收和拖欠的收電費管理費大概有60萬元。

有了錢,村委會就有底氣、也有能力服務群眾。先後組織老人、婦女、兒童過自己的節日;在老年人活動中心配備活動器材,保障老年人活動中心基本的用品。同時,在提升黃家圩人居環境上狠下工作,建立了實用管用的《村規民約》,紮實規範村民隨意處置垃圾的行為,組織專管人員適時清掃道路及清除堆放在村莊道路兩旁的糞堆、土堆和草堆;同時,還在村上安裝了300盞太陽能路燈,在杜公河沿岸栽種了2公里長的格桑花和紅葉石楠,並著手修建5座公廁,為群眾打造了一個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

陸良縣三岔鎮黃家圩村村民張秋萍說 :「生活環境好了,生活的非常舒心。」

記者:桑俊燕 鄧賽

審核:桂雲濤

編輯:續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lFrN24BMH2_cNUgzb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