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4日)上午九點多,義烏廿三里街道群益村文化禮堂前的廣場上,村民虞大爺忙著把電動三輪車上的秸稈卸下來,交給工作人員進行稱重。
「大爺,你這一共有300斤,可以換600斤有機肥,我們幫你裝車上吧。」將虞大爺帶來的秸稈搬下車稱重後,工作人員將600斤有機肥搬上了虞大爺的電動三輪車。「沒想到燒火用的秸稈可以換肥料,還這麼方便。」看著車上的有機肥,虞大爺十分高興。
以前每到秋收後,便是秸稈焚燒時。秸稈焚燒不僅影響空氣品質,也容易引發火災。為解決秸稈焚燒的源頭問題,廿三里街道疏堵結合,在常態化開展巡查、宣傳的同時,積極探索新方式,在轄區開展「秸稈換肥」流動便民服務,輪流將服務直接送到各村村裡,農民每送來一斤秸稈就可以換回二斤有機肥。從3月21日起,工作人員已陸續走進李塘、泉塘等村,「秸稈換肥」的做法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評。目前,已收集秸稈5萬餘斤。
「秸稈換肥料,為秸稈找到了一個可靠的『出口』。」廿三里街道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張超說,這樣將大幅度減少秸稈隨意堆放和露天燃燒的現象,促進秸稈綜合利用,同時能擴大有機肥推廣使用,改良土壤,減少污染,有利於推進綠色農業發展。
「每到一個村,我們都提前通過微信群、大喇叭等進行層層宣傳,讓更多的村民知道『秸稈換肥』這件事,先把秸稈打捆準備好,再送到村內指定地點兌換肥料。」張超說,收集的秸稈將由飛揚合作社通過粉碎、還田的方式進行統一處理,讓秸稈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