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父子"從小到大不溝通,老了有真感情嗎?聽聽這真實案例

2020-07-18     鯨魚奶媽

原標題:"中國式父子"從小到大不溝通,老了有真感情嗎?聽聽這真實案例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言

在每一個人漫長的生命中都會有著這麼一個男人,他嚴格認真,不苟言笑和固執,你可能與他話不投機,而且在平常的溝通上也是很少的。

不過在心上和嘴上你經常和他鬥來鬥去的,你曾經有無數次想要脫離他的管教範圍,想要和他抵抗與他相關的一切。

那個男人,就是中國父親!

中國式父子的典型相處方式

在相處方式上,中國式的父子在很多時候只是父子關係,不過在這之中有著敬畏感在裡面,使得孩子不敢與父親相互溝通。但是呢,孩子在很多的時候都會尊重父親的有益建議,使得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更加具有條理性。

在表達方式上,中國式的父子關係,在父親對孩子愛護的表達之中都是通過行為來展現出來,不過就是比較隱晦而不被人知曉,比如通過比較嚴苛的方式來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或者是用自己的行為來作為榜樣教育孩子,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他應該怎麼做。

真實案例與案例解析

有一個父親他非常的民主,他讓他的兒子可以隨意地批評他。這就造成了在他兒子長大後,不服從任何權威,鄙視所有規則,在工作上跟領導頂嘴更是家常便飯,更是與工作的規則反著來干,結果就是被領導炒魷魚了,顯然這位兒子沒有能夠從他們的父子關係中學會相應的尊重。

所以說啊,作為一個父親,既不要太過於威嚴,但是也不能沒有威嚴,重要的是必須要準確把握好這之間的一個度。在此,我比較建議一個父親應該"溫和而堅定"地在平常生活中與兒子相處。

溫和,指的就是父親要讓兒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平常生活中父子倆就要多一些互動,如運動、一起玩遊戲,甚至打賭,不過這個打賭不宜太過。

堅定,就是要制定一些相應的規則,讓你的兒子清楚的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將父親自己的正確的想法清晰地傳遞給兒子。

不過當兒子違反你所定下的規則時候,父親就要堅定對他地說"不"了。父親在維護自己的權威時候,不應該只是依靠對孩子進行恐嚇,而是應該努力地學習各種新鮮事物去使自己更加充實,讓自己站得比兒子還高、比兒子看得還遠,能夠在他做事錯誤的時候給他提供具有關鍵性的建議,這樣才會讓兒子信服自己,並且維護了自己的威嚴。

每一個當了一輩子硬漢的父親,遲早都會面臨這種情況的發生。在兒子成年之後長的比自己還要壯實的時候,在面對他時,心中肯定會充滿無力感。不過為了維護作為父親的威嚴,他就會變得十分頑固,做錯了事情還是死不認帳。其實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父親的你就應該學會如何去向兒子示弱了,讓已經成年了的兒子來幫你自己拿主意,而且能夠給兒子一些表達愛的機會,會使父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融洽。

其實只要找到正確的相處方式,能夠讀懂愛與被愛的細節,讓愛緩緩流動起來,那麼父子之間關係的緩和其實是並不難的。

作為兒子怎樣處理父子關係

1、先擺正你的心態

你應該是知道你的父親是愛你的,即使他沒有說出來,但是在背后里他時時刻刻都在為我們默默付出。

2、從現在開始做到經常聯繫

在片場相處中,多說點父親比較關心或是比較在意的話題,這樣也會父親心裡感覺到你是在意他的。

3、要多加努力

只有現在多多努力,將來才能夠多孝敬父母。

父親應該怎樣與兒子相處

第一,作為父親就算你的工作再忙也要抽出空閒時間來跟孩子相處,跟孩子溝通,不然父子的關係一定會變得很僵硬和生疏。

第二,父親要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交流,不要以命令的語氣,這樣孩子才會願意和你分享心事。

第三,父親不能隨便的向孩子發脾氣,尤其不能隨便打罵孩子,否則會讓孩子對你產生畏懼的心理。

總結

作為父親,他們的一生,都在拚命的對兒女好。作為兒女,不要因為習慣了接受,就忘記了感恩。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hnZYXMBnkjnB-0zMZ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