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沒人脈的時候,也要做到「五度」,早晚能翻身!古人常教導孩子要「知書達理」,現代人則教導孩子「孩子才辨別是非,大人只看重利益」。因此,古人做事有標準,人有風度。古今中外,人生最重要的五個度是:尺度、氣度、廣度、深度、溫度。
沒錢沒人脈時,也要做到「五度」,堅持兩年就翻身!古人教育孩子要「知書達理,現代人教育孩子「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益」,因此古人做事有尺度,做人有氣度。縱觀古今,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度有這五個:尺度、氣度、廣度、深度、溫度。
沒錢沒人脈時,也要堅持做到「五度」,早晚會翻身
一、說話有尺度
在生活中,總有一些人認為自己是對的,說話肆無忌憚,總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且還擺出一副我是好人的樣子跟你說::「不要嫌我太囉嗦,我這個就是心直口快,其實說這些都是為了你好」。遇見這種人就應該回他一句:「誰要你為我好,你給我有多遠滾多遠!」
老一輩人經常教育我們言行要謹慎,因為往往是口出狂言而為自己招來了麻煩,所以要把握說話的尺度,不能過火。如果這樣一個人的說話方式不去改變,將來往往會遭受巨大的損失。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和廣度去容忍和理解他所謂的「直言不諱」。
情商低意味著不會說話,不管你怎麼說都是自欺欺人的藉口,只有採取切實措施提高情商,才是正確的做法。
二、做人有氣度
康熙年間,安徽桐城有一位叫作張英的人,他通過努力學習,成功的考取了功名,當上了大學士,於是他離開家鄉,進京赴任,一時間地位顯赫,風光無限。後來有一天,他老家的鄰居吳氏決定重新裝修房子,並且想要把院子擴的更大一些,於是就占據了一些原本屬於張家的地盤。
張家的人一看感覺吃了虧,當時就不樂意了,還特意寫了一封書信寄往京城,想要借張英的官威給吳家增添壓力,讓他們自己把土地還回來。但是張英看完書信後只是一笑而過,回了一首詩給家裡人: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的人也都比較明理,看了張英的回覆後立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不再計較之前的事情,主動讓出了三尺土地,而吳家的人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感到很是慚愧,於是經過商量後,同樣也選擇了退讓三尺,於是便有了六尺巷的由來。時至今日, 巷道一旁的石碑上還刻著著「六尺巷」的典故。
三、格局有廣度
在地球一角的某個監獄裡,有三個男性囚犯:一個美國人,一個法國人和一個猶太人。他們都有三年徒刑,只有刑滿了才能釋放。但是他們的身份比較特殊,於是典獄長在把他們關進去的時候答應他們,可以酌情滿足他們的一個請求。他們實現他們的願望。
美國人喜歡抽煙,所以要了三盒雪茄;而法國人喜歡浪漫,所以希望典獄長能允許女朋友來看他;而猶太人因為喜歡做生意,就想要一部能與外界交流的手機。
三年後,他們都被釋放了。美國人是第一個衝出去的,他滿身雪茄,急匆匆地跑到典獄長那裡要打火機點火,因為三年前他忘了要打火機!
法國人則要表現的冷靜很多。畢竟,他手上牽著一個孩子,肩上有個孩子,背上還有個孩子,現在他要出獄了,他正為將來的生計頭疼。
另一方面,猶太人卻精神抖擻地走到監獄長跟前,懷著極大的敬意和激動的心情握住監獄長的手表示感謝,因為他在監獄裡的三年沒有白白浪費,他在外面的事業也越來越興旺發達,出獄後他仍然衣食無憂
沒錢沒人脈時,也要堅持做到「五度」,早晚會翻身
四、讀書有深度
曾國藩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讀書如譬若掘井,與其多掘數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這意味著當你挖井的時候,你不能一直換地方。你必須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地方,一直挖,否則你永遠挖不出地下水。他覺得讀書是一回事,所以如果他沒有讀完一本書,他就永遠不會翻到下一本書。
他注重閱讀的深度,因為世界上有太多的書,即使你筋疲力盡,也不能全部讀完。但是,如果你能把每一本你看過的書都鑽研透徹,那麼你就可以很輕鬆地做到舉一反三。做到了這種程度,你未來的提升將是無限的。
五、家庭有溫度
人們在生活中總是要扮演許多角色,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但是很多人因為無法理解角色轉換而毀了他們的幸福。
在家庭中,你的角色是親密的妻子,或可靠的丈夫,你是孩子的母親,或父親,你可以是孩子的朋友,孩子的老師,孩子的玩伴,但你絕對不是家庭組織的領導者,絕對不是孩子們的老闆。你不能把工作中的東西帶到家裡。
家庭是一個關注人而不是事情的地方,這意味著你不必講道理,而應該講感情。在家庭中,只有情感才是硬通貨
這五個「度」,你做到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