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禁書」被網飛拍了,尺度果然大膽

2023-01-11   電影鋪子

原標題:「第一禁書」被網飛拍了,尺度果然大膽

100年前,

英國作家D.H.勞倫斯出版了他的最後一部作品,《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這部被眾多知名作家所推崇的文壇名著,因包含大量赤裸直白的情愛描寫,曾一度被視為淫穢讀物,被封禁長達30餘年。

當時在國內還有「英國《金瓶梅》」的戲稱。

直到上世紀50年代,文學解禁思潮盛行,這部被污名化的作品中,關於心理與人性、婚姻與階級等議題的嚴肅價值,才終於被大眾看見。

於是,這個香艷大膽卻並不耽溺低俗的故事,不僅被許多讀者奉為經典,

更是多次被搬上銀幕,先後養活了十餘部影視作品:

片名逐漸離譜…

如今又來一版。

七場大尺度情愛場面,將書里的露骨描述基本還原。

融入現代議題的改編,也讓它與當下的社會語境更加貼合——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關於「偷情」的故事。

1917年,一戰期間。

貴族青年康妮與男爵之子查泰萊與結為夫妻,新婚燕爾,不勝甜蜜。

但好景不長,婚後不到一個月,男方就被召回了前線戰場。

戰爭是殘酷的。查泰萊不幸中彈,身受重傷。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下半身永久癱瘓,失去了(兩種意義上的)生活能力。

退伍後,查泰萊回到老家,繼承了遺產與爵位,與妻子康妮一起搬進遠離都市的勒格貝莊園,過起了平靜、無聊但有錢的鄉村生活——

查泰萊在家休養,康妮負則責照顧丈夫的衣食起居。

有時半夜康妮慾火燃起,但丈夫無法滿足,只能作罷。

天亮之後,二人都對此事避而不談。

身體狀況日漸穩定,查泰萊開始寄情於寫作,並讓康妮在旁協助。

然而在他的字裡行間,卻張口閉口都是自我催眠式的洗腦話術——「家、愛、性、婚姻、友誼,都是虛無」。

查泰萊無疑是個可憐人。但閹割自己慾望的同時,他卻企圖連妻子的也一併抹去。

在殘缺的軀殼下,他的性情也變得扭曲。

他拒絕聘請貼身傭人,只允許康妮照顧自己,還明里暗裡限制著妻子的自由:

康妮想出去散散步,查泰萊表示不解:「為什麼?你需要什麼可以派沃倫太太出去買。」

她想去倫敦和姐姐住幾天,他又開始道德綁架:「那我不就無依無靠了?」

久而久之,康妮身心俱疲。

查泰萊甚至試圖說服康妮和其他男人上床,為他生個孩子。

「你若能跟別的男人生個兒子,或許也挺好。」

「但機械的性行為本身並不代表什麼,白頭偕老的還是我們倆。」

如果能將自己的家業傳下去,他不在乎與別人共享妻子,也不在乎對方是誰,只要是貴族身份就好。

作為舊階級秩序的維護者,他希望後代的血脈能繼續保持「高貴」。

之後查泰萊更是安排自己的貴族朋友接近康妮,舉止輕浮,言語挑逗。

這令康妮感到羞恥與惱怒:

她一直追求兩情相悅、互相尊重的愛情。但如今,在丈夫眼裡自己卻成了一台傳宗接代的機器。

忍受無性婚姻本已不易,如今她更是感到自己的情感世界被漠視,人格與尊嚴也遭到踐踏。

在極限的窒息中,康妮將莊園裡滿牆的族譜遺照拆了個精光。它們所代表的森嚴的等級、家族的虛榮,令她無比厭惡。

而被壓制的慾望,總會找到宣洩的出口。

這天,康妮來到莊園獵場看守梅勒斯的小木屋,想看看家裡養的雉雞有沒有開始產蛋。

木屋依山傍水,四周長滿野花。

她透過柵欄,湊巧看見正在擦洗身子、赤身裸體的梅勒斯。

這讓她心中一動。

等梅勒斯穿戴好,康妮敲門走進木屋。

碎花白底的窗簾,書架上的禁書,破舊卻溫馨的裝潢,以及梅勒斯隨和而溫暖的語氣,都與她那華麗卻冰冷的豪宅形成鮮明對比,讓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放鬆。

這一次的偶遇,讓康妮一潭死水般的情感泛起漣漪。

回到房間,她對著鏡子除去衣物,撫摸著自己的身體,她第一次發覺自己的孤獨。

在那之後,她時不時地會去梅勒斯的小屋裡坐一坐,讀書、寫信,享受片刻寧靜。

與此同時,查泰萊則找到了慾望的另一種發泄方式。

失去性能力的他,需要靠權力讓自己「回春」。

很快,他便放棄了佛系的寫作事業,轉而投身於野心更大的煤礦產業。

通過對工人與傭人的壓迫與擺布,重獲病態的尊嚴。

他坐在輪椅上,攫取著權力帶來的快感,成了一個冰冷、半人半機械的怪物。

他的自卑與自負,一次次傷害了康妮的感情,將她越推越遠……

一次宴會上,查泰萊只顧著和身邊的貴族高談闊論,談論著如何壓榨工人,如何將利益最大化。

早就受夠了資本家醜陋嘴臉的康妮憤而離席。

她來到梅勒斯的小木屋,剛好趕上雉雞破殼而出。

梅勒斯將剛孵化的雛雞放在她的手心。

眼前這個幼小的生命,像是她壓抑已久、破繭而出的慾望。

她喜極而泣,身體顫抖。

轉身將一旁的梅勒斯一把抱住。

兩人水到渠成地在小木屋中,度過了纏綿而熱烈的一晌……

之後康妮與梅勒斯便開始偷偷幽會。

在小木屋、在草叢裡,在小河邊……都留下了他們歡愉的身影,貢獻了足足七段令人臉紅的大尺度戲份。

而康妮也漸漸由身及心地,真正愛上了這個一窮二白的男人,進而願意放棄富貴的生活,與他長相廝守……

於作者勞倫斯而言,性與愛是交織纏繞,不可分割的。

影片對於情與欲的描摹十分唯美。

比如兩人第一次在小木屋中對話時,康妮問梅勒斯是否可以給自己一把鑰匙,讓她可以偶爾來坐坐,對方不置可否。

幾天後,她有意無意地再次走近梅勒斯的小木屋,在屋檐下席地而坐,悠閒地看書、寫信。

外出的梅勒斯冒著小雨回來,見她坐在門口,拿出鑰匙放在窗台隱密處,

「我弄到第二把鑰匙之前,會把他放在這兒。」

交出鑰匙的動作,既私密又動人,也意味著二人內心向彼此敞開。

康妮沒有想到自己隨口一提的小事,梅勒斯竟還放在心上。

混著雨後青草味的荷爾蒙,在兩個孤獨的人之間慢慢盪開。

在梅勒斯出現之前,康妮的生活里充滿沉悶的靜物和陰鬱的冷色。

遇到他之後,她的生活里開始出現明亮的色彩和活潑的動態。

嫩綠的青草,潺潺的流水,奶油色的野花,河裡嬉戲的小狗,無不展現出蓬勃的朝氣。

就像梅勒斯其人。

強壯的骨骼,緊繃的肌肉,迸發出旺盛的生命力。

曾是陸軍中尉的他,卻選擇隱居莊園當一名下人,只因看夠了戰爭;

書架上擺的是查泰萊公爵口中「淫穢下流」的禁書。

關於梅勒斯,原著中還有這樣一段描寫:

「雖然他受過良好的教育,而且能非常流利地講很多外語,但他堅持在任何情況之下說方言。因為他認為,標準的英語代表的是現代工業文明,充滿了冷酷和理智。」

他是查泰萊的反面,是世俗的對立,這也讓他顯得更有人味。

而康妮,雖然同樣出身貴族,卻對丈夫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十分不滿,認為人生而平等,不分貴賤。

這是她思想開放和獨立的表現,也為她對愛情與自由的大膽追求提供了另一面註解。

影片的高潮部分,康妮與梅勒斯脫光了衣服,如亞當和夏娃般,在午後的太陽雨中奔跑追逐,嬉鬧狂歡。

他們採摘花草來點綴身體,相互凝視又緊緊擁抱。

性與愛,靈與肉在這一刻相融,迸發出鮮活的火花。

總體來說,網飛這一次的改編,除了更忠實於原著的尺度外,也帶來了更加現代的演繹與表達。

順應當下的社會語境,著重展現女性的慾望與覺醒。

從「大逆不道」到「時代精神」,近百年過去,《查泰萊夫人》依舊用它獨有的方式啟發著我們:

尊重自身的感受,是愛自己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