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試管嬰兒和自然受孕,生出的孩子有啥不同?差別在智商和體質?

2023-03-24     好孕

原標題:做試管嬰兒和自然受孕,生出的孩子有啥不同?差別在智商和體質?

文/好孕姐

昨天,媽媽群里有小夥伴提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和老公結婚兩年多,促排卵的藥也吃了,各種偏方中藥也喝了。

但是,卻遲遲懷不上孩子,所以我的心理壓力挺大的。

萬般無奈之下,我和老公商量想要做試管嬰兒。但婆家人卻不太支持,他們覺得孩子生出來可能也沒有自然受孕的孩子聰明和健康。

為此,我心裡難過了很久。因為覺得連最後的希望也被扼殺了,這輩子大概和孩子無緣了吧。

萬幸的是,當我不再將注意力放在生娃這件事上,專心備考事業編的時候,竟然懷上了,還是雙胞胎。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運氣到了,第一次備考就成功上岸了。婆家人現在逢人就夸」我媳婦懷上了,也考上了「。

大概是意難平吧,我還是想知道試管嬰兒和普通嬰兒真的有區別嗎?還是婆家人覺得做試管嬰兒太花錢

……

作為局外人,我們是無法得知別人內心的真實想法。不過必須承認的是,做試管嬰兒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不但考驗人的精力,而且也需要大量金錢的支持。據了解,育齡女性成功活產一次至少需要花費10萬元,甚至更多。

雖然,目前已經有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城市,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範疇。像北京將16項費用納入醫保,平均下來可以報銷1萬多。

但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依然只是杯水車薪。占總費用大頭的很多進口藥,都是要自費的。

更何況,還有不少省份的醫保資金只能滿足基本的醫療需求,暫時還沒有能力將輔助生殖納入到醫保範疇。

所以,有些婆家確實會由於覺得比較費錢,而不讓兒媳做試管嬰兒。

那麼問題來了,花了這麼多錢生下的試管嬰兒和自然受孕的孩子,到底有啥區別?難道真的比不上自然受孕的孩子嗎?

有些人會擔心試管嬰兒在成長過程中會存在生理、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比如,體弱多病,成年後無法生育。

這種擔憂可以理解,但沒啥必要。

早前,就有醫學團隊曾對我國第一例試管嬰兒鄭萌珠,進行了長時間的跟蹤監測和調查研究。

發現她在身體發育、智商、語言能力等方面,都和自然受孕的孩子沒有啥太大的區別。

她考上了大學,而且畢業後還成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一名醫生。在2019年,31歲的她順利生下自己的孩子。

而且,在紀錄片《先見之人》中,她還分享了2歲兒子的現狀。活潑可愛,非常健康。

如果非得說出有啥區別,大概是這2點:

1.試管嬰兒在健康方面,可能更有保障

由於做試管嬰兒的時候,醫生會對男女方的基因進行篩查,所以是可以篩選出有問題的精子和卵子。

也就是說,能夠被選中的精子和卵子,都是質量比較好的,可以儘量避免生出患有遺傳性疾病的的孩子。

2. 試管嬰兒生活質量更高,幸福指數更高

去年,澳大利亞科研團隊,在知名學術期刊中,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的科學家通過對193名試管嬰兒和同時期通過自然受孕出生的人,進行調查分析。

結果發現,通過試管助孕出生的人,在18歲-28歲時,壓力比較小,身體更健康,和父母關係更融洽,有更好的財務狀況;

在22-35歲時,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關係,幸福指數也更高。

對於這一點,其實也很好的理解。因為試管嬰兒普遍家庭條件都還可以。再加上,他們是父母費勁,千辛萬苦得來的,所以往往會被加倍珍惜。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

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育兒、孕產護理、寶寶健康、孩子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efa8e66b4e2aea9089a794d99f669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