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餘部白波軍勾心鬥角,曹操趁虛而入劫走天子,董昭功不可沒

2020-05-13     史海觀復

原標題:董卓餘部白波軍勾心鬥角,曹操趁虛而入劫走天子,董昭功不可沒

西江月·(楊慎)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

七雄五霸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三國各個軍閥有各自的戰略。比如劉焉遮斷漢中割據益州;袁紹以黃河、太行山脈為屏障經營河北。有一些軍閥有兩套戰略,具體的一套,抽象的一套。比如劉備具體是跨有荊、益兩路出兵,抽象的是高舉興復漢室旗幟。曹操也是這樣,具體的是規大河之南迅速擴張,抽象的是挾天子以諸侯。結果後者太過著名,被很多人認為是曹操集團最重要的戰略。曹操執行得也成功,徹底架空漢室,讓自己的兒子曹丕取而代之。那麼曹操是如何把漢獻帝搶到手中,完成這個戰略的呢?小編下面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這邊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是由一個叫做毛玠的人提出來的。毛玠是兗州陳留人,原來想依附劉表來著,但是又反悔。曹操成為兗州牧之後,辟請毛玠為治中從事,一種地位很高的從事史。毛玠為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戰略,基本上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己做漢朝的發言人,誰不服就以官方的大棒來一下子。這些野心勃勃的大軍閥當然也不能這麼容易就被嚇唬住,不過總歸在道義上占據不敗之地,而且漢朝廷的存在還可以為自己招攬熱衷於功名的人才。總之「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是很有好處的。

曹操領兗州牧的時間是在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在興平元年(即公元194年),曹操丟了兗州,直到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兗州才被重新奪回來。初平三年到初平四年的時候,漢天子遠在長安,曹操的手根本伸不到那麼遠;興平元年到興平二年的時候,曹操和呂布爭奪兗州鬧得焦頭爛額,也不可能考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而在興平二年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的時候,曹操終於搞定了呂布,繼續向南擴張;而這個時候董卓餘部董承和故白波軍首領楊奉、韓暹、李樂、胡才等人護送漢獻帝從長安東歸洛陽。

這樣一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條件全都攢齊了。呂布跑到徐州禍害劉備去了,曹操沒有後顧之憂;曹操向兗州以南的豫州擴張,可以用來安置漢獻帝,不會受到河北的袁紹的威脅;董承、楊奉等人把漢獻帝送回來,曹操稍微伸一伸手就夠到了。毛玠應該就是在這段時間提出來的,也得到了曹操的認可。

漢獻帝東歸與護駕人員的矛盾

原先漢獻帝是被董卓餘部李傕、郭汜等人控制起來的。另外還有一些董卓餘部分布在其他地方,比如說弘農陝縣的張濟,他是一個重要人物。在興平二年,李傕和郭汜發生矛盾,李傕綁架了皇帝,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包括自己的部將,白波軍出身的楊奉。這個時候李傕的境況很不好,張濟從陝縣來為二人調解,勸說將漢獻帝遷回洛陽。漢獻帝就這樣得以東歸,由楊奉、董承等人護送。

結果李傕、郭汜、張濟三個人都反悔了,打算劫回漢獻帝。楊奉和董承不是對手,於是招安白波軍和南匈奴,韓暹、李樂、胡才、去卑加入了護駕的隊伍,勉強護送漢獻帝到陝縣,然後渡河到河東的安邑,再從安邑轉到洛陽。這個時候李傕、郭汜威脅不到漢朝廷了,該是大家分蛋糕的時候了。

這個時候維護漢室運轉的勢力的成分非常複雜,有董卓餘部兼外戚的董承;有董卓餘部兼白波軍出身的楊奉;有純粹的白波軍韓暹、李樂、胡才;還有一個立場很模糊的河內太守張楊。其中張楊與董承互為表里,韓暹與楊奉互為表里;張楊和楊奉一個在洛陽以北的野王,一個在洛陽以南的梁縣,韓暹和董承都留在朝中。雙方的狀態很有意思,呈現出一種均勢。這種均勢需要外力的介入才能打破。這就為曹操進入洛陽打破平衡,並且趁機遷走漢獻帝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曹操「挾天子」的過程

其實在初領兗州的時候,曹操就加強與漢朝廷的聯繫,派遣王必與漢廷通使。不過這個時候的曹操倒不太可能是在實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畢竟條件非常不成熟,可能只是想得到漢廷的認可。從兗州到長安的道路被河內隔斷,張楊攔截曹操使者。這個時候張楊手下的董昭勸說張楊結好曹操,放王必到長安。董昭又以曹操的身份給「長安諸將」寫書信聯絡。這個時候曹操雖然還不具備「挾天子」的條件,但已經在漢獻帝以及張楊、董承、楊奉等人面前混了個「眼熟」,為後來曹操順利進入洛陽打下基礎。

漢獻帝在安邑的時候,曹操一度想用暴力手段挾持漢獻帝,但引起董承等人的反抗而失敗;後來董承與韓暹、楊奉互相爭鬥。傾心於曹操的董昭(此時已經脫離張楊到朝中)看到機會,他以曹操的身份給楊奉寫信,促成楊奉和曹操的聯盟;而董承為了解決韓暹,也秘密派人到兗州聯絡曹操,邀請他到朝中制衡韓暹。兩個勢力都把曹操當成了香餑餑,曹操也就順利進入洛陽,著手遷徙漢獻帝的工作。

曹操入朝之後彈劾韓暹,表面上與董承聯合,又驅逐走韓暹。韓暹投奔在梁縣的楊奉。曹操此時有心遷漢獻帝到許縣,但是在梁縣的楊奉、韓暹肯定不會同意。於是在董昭的建議下,曹操提出將漢獻帝暫時安置在魯陽,方便糧食運輸。魯陽這個地方在梁縣以南向東一點點;在許縣的西南方。曹操這個看上去很折中的建議麻痹了楊奉、韓暹,趁機將漢獻帝遷到許縣,等到楊奉、韓暹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曹操就這樣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

小結

曹操把持了漢獻帝,成為漢室的實際掌舵者和代言人。他藉此吸引了很多求功名或者忠於漢室的人才,也號令了一些沒有太大野心的小軍閥,這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正面、積極的作用。不過由於爭奪漢獻帝,曹操和袁紹的關係逐漸破裂;在後來曹操野心膨脹並且暴露的時候,由於有相當一批忠於漢室的人物在許縣,也讓曹操勢力控制範圍內部出現很多叛亂。所以這個戰略實際上是有利有弊的,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它的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eFpCnIBnkjnB-0z7Um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