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 20條小貼士為你解答

2024-09-13   21世紀經濟報道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如何小步調整?彈性延遲退休如何規定的?哪些渠道可以查本人對應的法定退休年齡?……關於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的20個小貼士來啦。

1.為什麼要實施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

7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和人口結構已經發生重大變化,需要對法定退休年齡進行調整。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適應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國民受教育年限普遍增加的客觀情況,提升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效率。

適應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增加全社會勞動力有效供給。

適應勞動者多樣化需求,滿足不同的工作生活安排需要。

2.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目標是什麼?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從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時間,原法定退休年齡60周歲的男職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齡為55周歲的女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每4個月延遲1個月,分別逐步延遲至63周歲和58周歲。原法定退休年齡為50周歲的女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每2個月延遲1個月,逐步延遲至55周歲。

3.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小步調整、逐步到位,彈性實施、自願選擇,分類推進、有序銜接,統籌兼顧、協同配套。

4.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怎麼實現小步調整?

小步調整,簡單來說就是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採取漸進式改革,用較小的幅度逐步實施到位,每幾個月延遲1個月,節奏總體平緩。

5.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怎麼突出彈性實施?

彈性實施,就是不會搞「一刀切」,不是強制規定每個人必須達到延遲後的法定退休年齡才能退休,而是給個人一定的選擇空間。具體說,就是在統一實施延遲退休的基礎上,滿足一定條件時,可以按規定選擇彈性提前退休或彈性延遲退休(最長不超過3年)。

6.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怎樣體現分類推進?

分類推進,就是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不是所有人「齊步走」,而是根據不同群體的原法定退休年齡,分類採取不同的改革節奏。其中,男職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齡為55周歲的女職工按照每4個月延遲1個月的節奏。原法定退休年齡為50周歲的女職工,按照每2個月延遲1個月的節奏。

7.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怎樣體現統籌兼顧?

統籌兼顧,不是「單兵突進」,需要就業促進、權益保障、養老托育服務等一系列的配套和保障政策措施協調推進。

8.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怎樣調整?

從2025年1月1日起,男職工按每4個月延遲1個月的節奏,用15年時間將法定退休年齡逐步延遲至63周歲。

9.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怎樣調整?

從2025年1月1日起,原法定退休年齡為55周歲的女職工,按每4個月延遲1個月的節奏,用15年時間將法定退休年齡逐步延遲至58周歲;原法定退休年齡為50周歲的女職工,按每2個月延遲1個月的節奏,用15年時間將法定退休年齡逐步延遲至55周歲。

10.彈性延遲退休是怎麼規定的?

職工達到最低繳費年限,可以自願選擇彈性提前退休,提前時間最長不超過3年,且退休年齡不低於男職工60周歲、女職工55周歲或50周歲的原法定退休年齡。

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所在單位與職工協商一致的,可以彈性延遲退休,延遲時間最長不超過3年。

11.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是怎麼調整的?

2029年12月31日前,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仍為15年。

從2030年1月1日起,按照每年提高6個月的節奏,將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

12.2025年1月1日至2029年12月31日期間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是多少?

該時間段的最低繳費年限不調整,仍為15年。

13.2030年及以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是多少?

從2030年1月1日起,按照每年提高6個月的節奏,將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

14.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與養老保險待遇有什麼關係?

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與繳費年限、繳費水平掛鉤,與退休年齡密切相關,也就是長繳多得、多繳多得、晚退多得。

15.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對促進青年就業有什麼支持政策?

國家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支持青年人就業創業。

16.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對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大齡勞動者就業有什麼支持政策?

強化大齡勞動者的就業崗位開發,完善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制度,加強對就業年齡歧視的防範和治理,激勵用人單位吸納更多大齡勞動者就業。

17.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權益保障有什麼支持政策?

從法律層面對保障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基本權益提出要求。用人單位招用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應當保障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工傷保障等基本權益。

18.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對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有什麼支持政策?

國家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持續推動維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有關政策舉措的落實,積極推行相關指引和指南,加強用工指導,暢通維權服務。

19.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對大齡失業人員有什麼支持政策?

對領取失業保險金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的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年限延長至法定退休年齡,在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期間,由失業保險基金按照規定為其繳納養老保險費。

20.通過哪些渠道可以查詢本人對應的法定退休年齡?

可以通過線上查詢服務渠道:

(1)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站;

(2)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

(3)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台;

(4)電子社保卡;

(5)掌上12333App。

通過上述途徑訪問「法定退休年齡計算器」小程序,輸入本人信息,即可查詢對應的法定退休年齡和退休年月。參保人員還可以通過撥打12333諮詢服務熱線、前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服務窗口等線下方式,查詢本人法定退休年齡。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