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次調整編制,不斷增強火力和充實人員,二戰中的蘇軍步兵師

2022-04-11     榮華之武器堂

原標題:9次調整編制,不斷增強火力和充實人員,二戰中的蘇軍步兵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蘇軍陸軍的基本作戰單位步兵師,先後調整了9次編制,讓我們具體了解一下。

戰爭爆發前,蘇軍最初採用的是1941年4月5日的編制表,編制為14483人,轄3個步兵團,2個炮兵團,1個獨立反坦克營,1個高炮營,偵察營、通信營、工兵營、汽車營、衛生營各1個。總計裝備10420支步槍和卡賓槍、1204支衝鋒鎗、392挺輕機槍、166挺重機槍、33挺高射機槍、144門火炮(54門45毫米反坦克炮、34門76毫米加農炮、32門122毫米榴彈炮、12門152毫米榴彈炮)、12門高射炮(4門76毫米和8門37毫米)、150門迫擊炮(12門120毫米、54門82毫米和84門50毫米)、16輛輕型坦克、13輛裝甲車、99台拖拉機、558輛汽車和3000匹馬。

1940年基輔特別軍區演習中鐵木辛哥檢查53K型45毫米反坦克炮,他身後是朱可夫和梅利茨科夫

截至1941年5月底,各邊境軍區步兵師平均實際員額為列寧格勒軍區11985人、波羅的海沿岸特別軍區8712人、西部特別軍區9327人、基輔特別軍區8792人、敖德薩軍區8400人

從紙面上看,蘇軍的步兵師也是裝備精良,但是當時蘇軍的步兵師中人數達到編制的不多,當時蘇軍共有198個師(177個步兵師、19個山地步兵師和2個摩托化步兵師),177個步兵師中144個師有8000人,而還有19個師人數更少有的還不到5000人。

由於戰爭的突然爆發,蘇軍在邊境交戰失利,紅軍開始執行步兵師新編制,大大壓縮了人員和武器裝備數量。

1941年6月蘇軍在白俄羅斯的戰鬥

1941年7月9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獨立高炮營、1個炮兵團和勤務保障分隊。共10859人,裝備火炮54門(18門45毫米反坦克炮、28門76毫米加農炮、8門122毫米榴彈炮)、78門迫擊炮(6門120毫米、18門82毫米和54門50毫米)、高射炮10門(4門76毫米和6門37毫米)、高射機槍27挺、步槍和卡賓槍8341支、衝鋒鎗171支、輕機槍162挺、重機槍108挺、5台拖拉機、汽車203輛、馬匹2500匹。

按照華西列夫斯基的說法,1941年10月當時蘇軍的213個步兵師中,平均每個師不到7500人。當然各個師情況並不一樣,比如步兵第316師,就是潘菲洛夫的那個師就是按照舊的編制,有1.4萬人。不過,大部分蘇軍師沒有那麼充實。一般能夠保持7000人就不錯了。

隨著蘇軍開始在莫斯科城下反攻,又開始了1941年12月6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獨立高炮連、1個57毫米反坦克炮營、1個炮兵團、1個迫擊炮營和勤務保障分隊。共11626人,裝備火炮66門(18門45毫米和12門57毫米反坦克炮、28門76毫米加農炮、8門122毫米榴彈炮)、162門迫擊炮(18門120毫米、72門82毫米和72門50毫米)、6門37毫米高炮、反坦克槍89支、步槍和卡賓槍8565支、衝鋒鎗528支、輕機槍251挺、重機槍108挺、高射機槍12挺、汽車248輛、馬匹2400匹

1941年12月莫斯科反攻第33集團軍近衛摩托化步兵第1師在T-40坦克掩護下進攻

進入1942年,蘇軍根據實際戰場經驗又開始了新的編制,這一年共有3種編制表,但總體情況看來,是人員不斷精簡但步兵火力等卻逐步增強。

1942年3月18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獨立高炮連、1個57毫米反坦克炮營、1個炮兵團、1個迫擊炮營和勤務保障分隊。共12795人,裝備火炮74門(30門45毫米反坦克炮、32門76毫米加農炮、12門122毫米榴彈炮)、170門迫擊炮(18門120毫米、76門82毫米和76門50毫米)、6門37毫米高射炮、高射機槍9挺、反坦克槍279支、步槍和卡賓槍9375支、衝鋒鎗655支、輕機槍352挺、重機槍114挺、15台拖拉機、汽車154輛、馬匹1800匹

1942年7月28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獨立高炮連、1個45毫米反坦克炮營、1個炮兵團、1個迫擊炮營和勤務保障分隊。共10386人,裝備火炮74門(30門45毫米反坦克炮、32門76毫米加農炮、12門122毫米榴彈炮)、188門迫擊炮(18門120毫米、85門82毫米和85門50毫米)、6門37毫米高射炮、高射機槍9挺、反坦克槍228支、步槍和卡賓槍7241支、衝鋒鎗711支、輕機槍337挺、重機槍112挺、15台拖拉機、汽車149輛、馬匹1800匹

1942年12月10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45毫米反坦克炮營、1個炮兵團、1個迫擊炮營和勤務保障分隊。共9435人,裝備火炮92門(48門45毫米反坦克炮、32門76毫米加農炮、12門122毫米榴彈炮)、160門迫擊炮(21門120毫米、83門82毫米和56門50毫米)、反坦克槍212支、步槍和卡賓槍6474支、衝鋒鎗727支、輕機槍494挺、重機槍111挺、15台拖拉機、汽車123輛、馬匹1700匹

1942年10月蘇軍近衛步兵第25師近衛步兵第73團在沃羅涅日居民點戰鬥中使用СВТ-40自動步槍

進入1943年,蘇軍再次就步兵師編制進行了調整,總體上與1942年12月 編制沒有大變化,只是增加了衝鋒鎗的數量。

1943年7月15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45毫米反坦克炮營、1個炮兵團、1個迫擊炮營和勤務保障分隊。共9380人,裝備火炮92門(48門45毫米反坦克炮、32門76毫米加農炮、12門122毫米榴彈炮)、160門迫擊炮(21門120毫米、83門82毫米和56門50毫米)、反坦克槍212支、步槍和卡賓槍6274支、衝鋒鎗1048支、輕機槍494挺、重機槍111挺、15台拖拉機、汽車124輛、馬匹1700匹

1943年9月蘇軍對波爾塔瓦發起進攻,旁邊是1輛燃燒著的德軍自行火炮

1944年蘇軍開始了全面的戰略反攻,當年共進行了10大戰役,步兵師編制也在年底開始調整。

1944年12月18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獨立高炮連、1個炮兵團和勤務保障分隊。共11706人,裝備火炮90門(18門45毫米和18門57毫米反坦克炮、44門76毫米加農炮、20門122毫米榴彈炮)、127門迫擊炮(38門120毫米和89門82毫米)、30門37毫米高射炮、高射機槍18挺、反坦克槍107支、步槍和卡賓槍6330支、衝鋒鎗3594支、輕機槍337挺、重機槍166挺、汽車342輛、馬匹1200匹。與之前編制相比,增加了步兵迫擊炮火力,取消了步兵連50毫米迫擊炮排,提升了反坦克火力

比如到了1945年的東普魯士戰役,蘇軍參戰的第28集團軍近衛步兵第54師就有6893人,每個團平均有1600人,每個連85人,該師裝備218挺輕機槍,110挺重機槍,54門82毫米迫擊炮,16門120毫米迫擊炮,35門45毫米反坦克炮,26門76毫米加農炮,12門122毫米榴彈炮,還有13輛76毫米自行火炮。

1945年5月蘇軍軍官在柏林威廉一世紀念碑前

蘇德戰爭結束後,蘇軍推出了最新的編制。1945年6月9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炮兵旅(2個炮兵團和1個迫擊炮團)、1個自行火炮營、1個反坦克殲擊炮兵營、1個高射炮兵營、1個工兵營、1個教導營、 1個通信營以及數個後勤保障部隊和分隊。共11780人,裝備火炮118門(66門反坦克炮、32門76毫米加農炮、20門122毫米榴彈炮)、136門迫擊炮(20門160毫米、18門120毫米和98門82毫米)、自行火炮16輛、12門37毫米高炮、高射機槍18挺、反坦克炮66門、反坦克槍111支、步槍和卡賓槍6188支、衝鋒鎗3557支、輕機槍383挺、重機槍178挺、汽車445輛、馬匹1200匹。與之前編制相比,最大特點是增加了自行火炮營

當然這一編制的部隊只是在遠東戰役中有所展現。

1945年8月步兵第101師炮兵向師屬ЗиС-3型76毫米加農炮致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e45374a4aa3da2fcbe4a7ef53b5f2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