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失軍人本色 哪裡不艱苦不往哪裡沖

2022-06-08     家在硯山

原標題:退伍不失軍人本色 哪裡不艱苦不往哪裡沖

·····················以上廣告······················

他1980年6月出生於硯山縣八嘎鄉退役軍人家庭,自幼深受父親教育影響,21年的軍旅生涯立下赫赫軍功,退役仍保持軍人本色,哪裡不艱苦不往哪裡沖,他就是強邊固防忠孝難兩全的最美退役軍人——李成勇。

爭當先鋒立軍功

李成勇自1998年12月入伍至2019年8月退伍的21年軍旅生涯中,始終不忘初心,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處處爭先鋒、當楷模,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軍人、一名黨員的初心使命,贏得了部隊官兵的一致好評。先後於2001年、2002年、2004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9年7次被旅、團評為優秀士官。1999年、2000年被師司令部評為優秀學員。2007年、2017年被師、團評為優秀帶兵骨幹。2003年、2005年、2007年、2015年4次被師、團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0年被團評為白台山先鋒人物,2015年被師評為塔山先鋒人物。2005年當選團第五屆黨代表,2018年當選旅第一屆黨代表。2010年被廣州軍區評為優秀士官參加軍區組織的為期20天的療養。2001年參加貴港地區抗洪搶險負傷堅決完成任務表現突出被師司令部記「個人三等功」一次。2004年參加軍事演習完成任務出色被團記「個人三等功」一次。2005年參加梧州地區抗洪搶險表現突出被團記「三等功」一次。2010年完成年度工作任務中表現突出被團記「三等功」一次。2018年在改革強軍中表現突出被團記「三等功」一次。其家屬張學美默默奉獻大力支持丈夫工作,於2016年被團授予「最美軍嫂」稱號,2018年被旅授予「強軍路上好軍嫂」稱號。

熱心「雙擁」創佳績

2019年8月轉業被分配到硯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服務中心工作,李成勇面對新的工作、新的環境,快速轉變工作角色,始終虛心向他人學習、誠心為退役軍人服務,一如既往地投入到業務工作中。作為退役軍人的他,始終想把「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雙擁」工作抓實抓好,始終把「服務好退役軍人」作為自己的本職工作,始終把「退役軍人滿不滿意」作為衡量自己的工作標準。從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共接收自主就業退役軍人110餘人。2020年辦理參加技能培訓50餘人,參加州組織崗前培訓11人(轉業士官),參加州組織2020年退役軍人適應性培訓和短期技能培訓50餘人。辦理應徵入伍服兵役高等學校學生國家教育資助申請70餘人。協助退役軍人實現就業80餘人,辦理檔案資料查閱複印100餘人次。接受辦理退役軍人檔案110餘份。無論是鄉鎮服務站建設,還是散葬烈士的摸排遷葬及上級交給的其他任務,始終任勞任怨,積極主動參與並堅決完成任務,贏得了局領導和同事們的充分認可,2021年度考核被評為優秀,其家庭被縣委宣傳部、縣婦聯評為「最美家庭」稱號。

艱苦一線往前沖

李成勇深情地說:「我不僅是一名老兵、還是一名老黨員。雖然我現在退伍了,但是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作為一名老兵、老黨員,就要帶頭往前沖,往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沖。」

2020年春節,武漢疫情發後,李成勇第一個向局領導申請到最危險的抗疫一線工作。2021年4月當得知縣委組織部將選派駐村工作隊時,第一個向局領導申請到基層去學習鍛鍊,為鄉村振興、群眾脫貧致富出一份力。很快,5月下旬就被縣委任命為硯山縣干河鄉駐村工作隊隊長、紅舍克村委會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2021年10月當得知縣委將組建第二批支援麻栗坡強邊固防突擊隊並明確第一書記也在選派範圍時,第一時間向鄉黨委,縣駐村辦提出申請到麻栗坡參加強邊固防。當時由於母親宮頸癌晚期在昆明治療剛出院,上級領導沒同意。

家人知道後,母親說:「我的病情基本控制了,你不用擔心,放心去吧。」有著6年兵齡的父親說:「你是黨員,當了20多年的兵,就應該到最前線、最需要的地方去。」老婆說:「我曾經是軍嫂,雖然你退伍了,但我仍然支持你去,家裡的老人小孩有我照顧,你就放心去吧。」後來,經過多次向領導申請,終於獲批到麻栗坡縣參加強邊固防突擊隊。

在180多天的守邊日子中,每天巡邏自己所負責的15公裡邊境線,身穿潮濕衣服,頭頂大霧毛雨,心中熟記「四查一測」流程,人防、物防、技防有效結合,巡邊任務落實到位。時刻牢記「村村是堡壘、戶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放牛也是站崗、種地也是放哨」的巡邊守邊口號,決心一定要「站好崗、巡好邏、守好邊,不讓任何一個偷渡人員入境」,真正做到「退役軍人不褪色,脫下軍裝仍是兵」。生活條件跟不上,就自己開地種菜;環境衛生不好,就自己動手清理整治;物資缺乏,就自己動手製作晾衣架、拖把架、菜架等生活用品;看到主路旁的土坡裸露,就動手種植杉木、紅松、花木等,真正把聯防所當成了家。

在這期間,春節、清明節兩個節假日沒有回家,3次申請繼續守邊,2次經歷疫情考驗。半年來,母親4次住院、2次做手術,也未能回家照顧,上班、接送孩子、照顧老人全部落在妻子一人身上。自古忠孝難兩全,從入伍到現在,家人是最堅強的後盾,正所謂「軍功章里有自己的一半、更有家人的一半」。

入伍時,父親常常教導我:「黨的安排就是我的意願,要無條件服從,不給黨和領導添麻煩、不要跟組織講條件,要扎紮實實當好一名新兵,為家庭爭光、為爸爸長臉、為自己爭氣」。

這些教誨時刻在耳邊迴響,它將持續鞭策著我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辜負一名老兵、一名老黨員的名號。

來源:好享硯山,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予以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家在硯山

01

聯繫我們

投稿爆料:Yanshan7077(微信)

02

家在硯山平台

留言區抖起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db8e676b08f87d47c63d2f573973d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