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喻今,實景拍攝,浙江衛視《中國好時節》講述二十四節氣里的文化自信

2022-03-21   廣電獨家

原標題:以古喻今,實景拍攝,浙江衛視《中國好時節》講述二十四節氣里的文化自信

文|姒莞萱

看《中國好時節》「春分篇」,仿佛實地踏遍水墨江南,領略盎然春色。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有多少人偏愛馮唐的這句詩,恐怕就有多少人偏愛二十四節氣里的春分。

3月20日春分,浙江衛視憋足馬力全新打造的《中國好時節》千呼萬喚始出來—— 55分鐘、9個節目,每一幀都美到令人窒息!

它以二十四節氣為依託,用厚重的歷史建築和秀美的河山為背景,搭乘傳統文化弘揚與傳承的熱潮,為觀眾朋友們精心烹制了一道文化饕餮。

它的播出就如一顆深水炸彈,成功打響了地區文化自信的又一槍。

▍節目與實景水乳交融

《中國好時節》第一期是「春分篇」,以「春」為核心,講述春的意義和春的傳統習俗。

開篇以媽媽一聲「吃春菜」帶領觀眾進入春分主題,隨後是屋裡戶外的幾次切換,完成了從不怎麼在意春分節氣到深入春景,開始喜歡和重視節氣的態度轉變。在舞蹈搭配情景短劇中,節目開啟了一場春之旅,為下面一切更精彩的節目做了充足的準備。

從春茶龍井的舒展到凌厲劍器的熱烈;從春蠶吐絲的紡織到梁山伯祝英台的濃情蜜意;從震撼人心的千手觀音到海上絲路的源遠流長……9個節目銜接流暢,環環相扣,令人只覺時間飛快,精彩內容一個小時根本不夠看。

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 融入節目的實景——龍井山的茶園、中國美術學院的奇特建築、西湖靈隱寺、建德古村落、杭州灣大橋……

選景與每一個節目都相輔相成,或寓意深刻,或詩情畫意,加上演員們精湛的舞姿,柔美的水墨綠染裙擺與遠處盛開的一樹桃花和腳下青蔥的草地遙相呼應,讓人覺得春天盡在眼底。

春分,萬物生機的開端,就要春意盎然。 看《中國好時節》「春分篇」,仿佛實地踏遍水墨江南,領略盎然春色。

節氣與習俗相生相伴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優秀文化結晶之一,每個節氣又有每個節氣的特色。

《中國好時節》「春分篇」的每個節目都向人們介紹文化手藝和習俗。

越國人歐冶子煉銅鐵為生,龍泉劍「一舞劍器動四方」;一樹桃花一方海岸,浪花拍打的礁石,豪放的氣勢撲面而來。

待字閨中的宋朝女子簪花、點茶、制香,正應了陸遊那句「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春分也正好是春蠶吐絲的時節,舞蹈演員們也用精巧的手法為我們展示了 杭羅織造的靈巧和生動。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愛情用傳統戲曲加上說書人的演繹,令人只覺得這千年愛情雋永珍貴、可歌可泣。

十多年前的千手觀音再次呈現在大家眼前,比從前更完美。鏡子一樣的湖面折射出的光更讓她們熠熠生輝,整個舞蹈只能讓人直呼太絕了。

看著節目裡古人吃春菜、盪鞦韆、放紙鳶等慶祝春分的方式,分明令人感受到了春分節氣可豪放、可婉約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

《中國好時節》無比全面地向我們展現了宋朝的風韻。

歷史和現代交織碰撞

看到這,你是不是只覺得《中國好時節》只有意境美?不,它還有時空美。

首先,突破時空界限的家國情懷——

從古人的傳統手藝龍泉劍到現代被授予榮譽的中國海軍「深藍之劍」,體現了大國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內涵。

其次,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接軌——

千手觀音寓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孩童拿著紙鳶跑過的那一條青石板路,跨越了時間和空間;曾經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現在已然變成了中國最繁華的地方之一;不斷傳承的宋韻,讓人們始終記著這段古老傳奇的歷史……

最後,各種古今建築的融合也特別令人震驚——

一段段展現在現代建築上的舞蹈,讓人看到了歷史和希望在同一個人身上的融合。這也象徵著我們傳承歷史,創造未來。

特別是第八幕的歌曲《相信》,串連的背景鏡頭像時光隧道,回顧了節目,也串連不同時代與時空的情感。

原來最古老與最現代的完美銜接與大膽碰撞,才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永不褪色的底氣。

此刻,我們只想說一句:《中國好時節》,YYDS,期待你的下一場節氣盛宴!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透視影視熱點,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長按二維碼可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