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互助資源對接會:100多位企業家自救,促成50+個合作

2022-04-26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第一場互助資源對接會:100多位企業家自救,促成50+個合作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前天晚上,我們舉辦了「相信在一起的力量 :第一場線上資源對接會。

會議長達3小時,16位企業家在這場互助會上連麥分享,100多位企業家在社群里旁聽與互動,但從頭到尾,沒有一位中途離開。

首場對接會具體實現了哪些資源對接? 企業家們分享了哪些疫情下的自救心得?如何參與下一場資源對接會?

我們把這些乾貨細細說來。

資源對接,守望互助

作為一場互助抗疫活動,自然要把為同學們牽線搭橋的訴求放在首位。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促成儘可能多的合作?

早在活動開始前,班主任就對所有同學的資源和需求進行了梳理、匹配,並從中選出十多位代表進行 現場連麥。

每個連麥環節結束後,都會開放互動交流機會,讓資源充分流動。

企投會會員潘淑真,在上海居家辦公40多天,自疫情以來,公司的兩個倉庫大門緊閉,很多生活物資擱置其中。說起這40多天的魔幻經歷,她一度哽咽。

後來,得益於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的支持,她在保供企業的申請中看到了希望。

成為保供企業,對她而言是危機中的轉機,也讓她從需要幫助者變成了提供資源者。

當她在連麥中提出有預製菜、火鍋料理之類的生活物資,可以提供給小區的團長時,迅速得到了新國貨促進會會員周其棟的回應。

周其棟整個團隊目前都在上海居家辦公,為了自救,開展了為社區團長線上供貨的業務,目前已經對接了1000多個團長,對各類保供產品有很大的需求,並且有保供的相關證件和車輛。

兩人的一拍即合,是對這次互助抗疫活動最好的詮釋,也讓我們更加相信「在一起的力量」。

除了保供企業資源外,同學們還成功對接了物流運輸、稅務法務、銷售渠道、抗疫物資多類資源。

企投會會員張家斌是一家快遞物流公司的高管,他在連麥中表示可以為目前因疫情影響整體物流通暢的企業,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還可以提供倉儲、運輸、快遞、冷鏈等綜合物流資源。

另一位企投會會員關英男,因為公司的集采業務受到影響,希望藉助這次互助抗疫活動拓展業務渠道,同時她也可以為同學們提供防疫相關產品。

疫情之下,如何應對公司業務停滯、訂單丟失的困境固然重要,同樣重要的還有如何通過稅務、法務知識實現開源節流。

企投會會員孫建華有近20年的財稅工作經驗,他為大家分享了公益財稅課程,講解如何用更合理的企業組織架構,利用現有的稅收優惠政策、各地財政扶持政策,從持股平台設立、投資項目上市退出、企業股權轉讓到企業經營過程全流程的稅收優化思路。

考慮到停工期間可能會遇到勞動糾紛和經營性用房租賃等問題,企投會會員劉兆福迅速為大家整理了兩份詳細的乾貨:

1. 疫情期間勞動法問題彙編,包括疫情期間員工工資的發放、工傷等21個問題的解答;

2. 疫情經營性用房租賃法律問題,包括減租、退租等相關法律問題的解釋和應對。

於是,兩位稅務、法務專家的微信號成了社群里的「香餑餑」,同學們紛紛表示有相關問題要諮詢。

參與此次互助抗疫活動的不僅有巴九靈社群的同學們,還有我們特別邀請的外部資源來助力,希望給大家帶來更多合作與商機。

原交大終身教育學院、競爭戰略中心主任楊姝穎在看到我們23日的發文後,主動聯繫我們說想一起做點能幫助企業家的事情。

我們迅速溝通、落地,邀請了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總經理助理、中石化上海易捷分公司總經理于波。

他帶來了有上海地區500餘家易捷便利店的銷售渠道,以及易捷遍布全國的實體網絡與統一採購平台。在連線現場,好幾位有貨源的同學馬上對接了於總。

在問卷後台,我們同樣看到很多慷慨的企業家,表示願意採取各種方法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有的希望為上海的朋友提供三千件方便食品,有的表示疫情後可以提供免費辦公場地,以及依託自身線上線下渠道幫忙帶貨……

這些資料,我們將在整理、核對之後再幫助有需求的同學們進行對接。

疫情讓企業家們陷入了相似的困境,也讓他們更加能夠感同身受、守望互助。相信在一起的力量,就是相信我們可以一起走出陰霾。

疫情下的自救經驗分享

這次互助抗疫活動,發布不到兩天的時間,後台就收到了百餘份問卷,其中填寫了「需要幫助」這一欄的,半數來自上海企業家。

透過問卷,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什麼叫「很難」,比如有人問:停工停產之下,只能眼看著客戶流失嗎?可以做些什麼應急措施以求來日方長?

但同時,你也能從不斷增加的問卷數量,以及具體的話語中,感受到企業家們對資源對接、心理疏導、員工管理的迫切需求。

面對疫情帶來的種種困境,他們沒有躺平,而是積極開展自救。他們要「救」的對象,不僅包括公司,還包括員工和客戶。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聽聽兩位企業家的抗疫自救經驗談:

郭秀玲

上海沙涓時裝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總經理

我待在工廠已經40天了。從3月14號開始到今天,當時這是一個無意中的舉動,後來才發現它是最正確的決定。

在3月28日接到要封閉的通知時,好多員工第一時間在群里說,我們搬到工廠去吧,當時就有十多個員工自發從家裡搬了東西,住進工廠宿舍。

這十多個員工堅守在不同崗位上,保證了生產線的正常運轉。

當時我特別感動,所以我認為當企業在遇到難關的時候,第一要素就是你的夥伴,你的企業當中的每一個人。

第二件讓我特別感動的事是,大部分客戶沒有退單。這些在疫情期間下單,不肯退單的客戶,也是我的資產。

有了疫情中逆行回到工廠的員工和不肯退單的客戶,哪怕我們企業真的闖不過這次,東山再起的時候,我依然很有信心。

明天就是我們公司的發工資日,我對HR說,發工資一分錢也不能少,跟原來一模一樣。因為此時此刻員工最需要公司,我們要先把員工保住,然後再說企業自救。

所以,我要分享的就是,企業自救的時候要先從內部去挖掘——一個是你的夥伴,一個是你最重視的客人在這裡,我也給我們所有的企業家鼓鼓勁兒。

虞黎達

量品定製創始人

我們是做上門量體定製服裝的,這一次疫情,我們分了兩個階段來應對:

第一個階段是3月份剛開始的時候,當時我們的心態還是比較好的。先讓所有的量體師居家辦公,從線上去觸達客戶,同時提供了一些增值服務,比如,幫客戶做形體報告。

這個階段,我們做了100萬的業績,雖然比去年同期少了四分之三,但所有員工還是在努力做業務。

第二個階段就是上海封城以後了。我對所有的量體師說,我們不再營銷了,只關心客戶的生活。因為客戶關在家裡,飯都沒得吃的時候,還要去跟他說,你要不要買衣服,客戶體驗很不好。

之後我的工作重心就轉到對員工生活的保證上。

我們大概有40多位小夥伴困在家裡,我要求上海的負責人,一對一地詢問員工家裡的情況,想辦法解決員工遇到的問題。

其中印象很深刻的是一個小姑娘,她以前不做飯,家裡連菜刀都沒有,油、肉、菜都給她了,她家裡沒刀,沒法做飯。那天我們在全上海找菜刀,然後接力找快遞,找閃送,一步一步送到她手裡。

物資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後,員工最大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我發現很多人的情緒異常悲觀,覺得上海解封遙遙無期,內心很焦慮。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會跟他單獨去聊天,也會做一些活動。比如,有天給大家發物資後,我們舉辦了一個線上廚神大賽,每個人做一道菜拍好照上傳,看誰是廚神,搞得挺熱鬧,紓解了員工心理壓力。

目前我們公司的運營現金流各方面還是比較穩健的,但我比較焦慮的是同事們的狀態,我希望解封后他們能夠迅速地回到疫情前的心理狀態和生活狀態。

從第一場互助抗疫活動的效果來看,「在一起的力量」,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強大。

我們還將在4月28日、5月4日、5月10日開展三場線上資源對接會,開放連麥和交流提問的機會,幫助同學們互相連結, 認識破圈。

此外,「相信在一起的力量:巴九靈社群互助抗疫聯合行動」還將提供:

系列抗疫自救直播,讓專業的導師給出專業的自救意見;

為大家推出《企業自救指南》《個人自救指南》,集合專家導師的力量,一起尋找出路;

發起抗疫自救經驗共享文檔,讓成功的經驗發光發亮,互相互學。

反覆襲來的疫情無疑令人煎熬,但正如吳老師所說:「我們希望在煎熬過程中,能夠更看清一些東西。」

這裡我們也呼籲更多為疫情所困的企業家們,通過巴九靈平台豐富的社群資源互相連結,抱團取暖,交換應對之策。

報名參與互助抗疫行動

好友

福利活動

吳曉波頻道超級會員實戰營:疫情下的企業自救指南開始招生啦!

實戰營是今年超級會員推出的全新服務,為了能幫助到更多因為疫情而導致企業發展陷入停滯的公司,本期實戰營開放200個免費名額。

如果你是企業的中高管或者創始人,或許可以來實戰營尋找答案

點擊下圖了解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d58a6c328fe3f0e0d55e13b82f3a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