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總覺得煩悶、不快樂、渾身不舒服,要提防老年抑鬱症

2023-04-02     藥師華子

原標題:老年人總覺得煩悶、不快樂、渾身不舒服,要提防老年抑鬱症

華子與一位老年朋友聊天,他「陽康」已經3個多月了,但還是感覺渾身不舒服,有時感覺身體發冷,但過了一會兒又會熱出汗。他說自己活動的時候還好,但靜下來的時候,就會感覺胸前發悶,總要長吁一口氣才會舒服些,是不是心臟出了問題?

華子告訴他,如果是心臟出現問題,通常在活動的時候才會發作。因為在活動時,機體對血液和氧氣的需求增加,如果心、肺功能有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在靜下來的時候才感覺不舒服,很大可能出問題的不是心臟,而是心理。

一、很難識別的老年抑鬱症

有很多老年朋友會遇到抑鬱症的困擾,但他們往往不能自知。但抑鬱症會影響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說可能會感覺自己精力下降,不如從前;感覺每天吃的飯菜不香了,食慾下降;睡眠也不如以前好,入睡困難或是早醒;曾經最喜歡的愛好也失去了吸引力。

有些老年人會出現身體上的症狀,比如出現胸悶心慌、慢性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但去醫院檢查,又找不到確切的器質性病變

不少老年人遇到這些問題後,會認為自己變老了,是正常的情況。但事實上,人體的衰老,只是器官功能有所退化,但對精神狀態影響不大。老年人精神狀態突然有了改變,或是找不到原因的軀體症狀,很有可能是遇到了抑鬱症。

二、正確認識和面對抑鬱症

在發現一些老年朋友有抑鬱症的可能時,華子建議他們去看心理醫生,但絕大多數人都是拒絕的,認為自己精神方面不會有問題。可能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認為抑鬱症就是精神病,牴觸心理醫生的治療。他們認為自己的內心強大,生活條件優越,不會患病。

但實際上,抑鬱症是不挑人的,不會因為地位高、成就大、經歷豐富,就不會患病。健康出現問題(如患「三高」、帕金森病、腫瘤等慢性病);空巢獨居、內心孤獨、社交圈子變小;愛人、親友的離世;生活沒有目標等,都有可能誘發抑鬱症。

患了抑鬱症也不代表自己軟弱,也不是性格缺陷。當自己處於長時間的低落情緒中出不來,總是感覺不快樂時,不妨去找心理醫生尋求幫助。正確面對疾病,才能更好地戰勝它。

三、如何擺脫老年抑鬱症

1、學習新技能:老年人與年輕人相比,只是體能下降了,但是在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方面,並不比年輕人差。比如學門外語、學種樂器等,老年人通過學習,可以找到新的興趣點,生活有了目標,就可以從抑鬱症的情緒中解除出來。

2、養一隻寵物:推薦養狗,不僅因為狗對人的依賴性更強,而且每天都需要去遛狗,這是一項不錯的運動,還可以在遛狗時與其他養狗的鄰居聊天、交流,認識更多的朋友,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3、主動走出房間:不要把自己關在家裡,約朋友出去吃飯,購物的時候與店員交流,理髮的時候與師傅聊天,去書店看看書,或是只是單純的散步看風景,都比悶在家裡強,不要斷開自己與世界的連接

4、努力笑出來:可以看喜劇電影、電視劇,或是一本有趣的書,把其中搞笑的段子講給家人、朋友聽,逗別人大笑時自己也會受到感染。如果身邊還有其他抑鬱症的朋友,也可以組成互助小組,互相支持鼓勵,互相逗笑。

四、不要拒絕藥物治療

老年人如果出現身體不適,在症狀相關科室如果查不出問題,建議去看心理門診。如果確診為抑鬱症,需要接受正規的心理治療,如果情況較為嚴重,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

治療老年抑鬱症,較為常用的是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如舍曲林、西酞普蘭、帕羅西汀等藥物。如果SSRI效果不好,也可以使用雙通道抗抑鬱藥(SNRI),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藥物。

要注意的是,抑鬱症的病程較長,可能會反覆發作,需要長期持續治療。不要擔心藥物的不良反應而拒絕藥物治療,大家要知道,疾病的危害遠大於藥物的不良反應。藥物可以迅速緩解症狀,幫助我們更快地度過情緒消沉期,等到病情好轉後,可以減量、停藥。

總結一下,老年人如果出現煩悶、心慌、消化不良、睡眠障礙等症狀,又查不出具體病因時,要提防出現老年抑鬱症,建議去心理門診就診。老人的親友也要加以注意,對老人多些理解與寬容,有些老人看起來好像在無理取鬧,其實他可能只是病了。

在用藥治療的時候,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d4be11989be87cec978a384cc04b5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