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炒作「翻車」事件:用真死人的劇組,要取代麥當勞的燴麵餐廳

2022-01-21     戲說金融

原標題:四大炒作「翻車」事件:用真死人的劇組,要取代麥當勞的燴麵餐廳

營銷是幫助產品走向市場,打響企業品牌的重要手段。但是,隨著信息爆炸時代的深入,越來越多人簡單地將營銷視為「炒作」,認為只要能「博眼球」,便是成功。

於是,他們翻車了……

要把麥當蘿拉下馬的紅高粱

1990年,麥當勞在中國大陸開設第一家餐廳之後,這家洋快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市場占領,引來無數國內餐飲企業主的羨慕嫉妒恨。

6年之後,一位名叫喬贏的中年男子不信邪,在北京王府井麥當勞餐廳的隔壁開了一家名叫「紅高粱」的河南燴麵餐廳。

開業當天,當著眾多媒體的面,喬贏把洋漢堡和燴麵的營養價值羅列成表一一對比:維生素他比人家多幾分,膽固醇別人比他多幾克……

他豪言只有燴麵的營養才能拯救全世界的孩子們,漢堡在中國的普及是對營養的最大傷害,絕不能讓洋漢堡害了我們的下一代。

一時間,「挑戰麥當勞」「叫板漢堡包」之類的新聞炸開了鍋,「紅高粱」一夜之間名聲大噪。在國內外300多家媒體連續「爆炒」的火熱中,喬贏宣稱2000年前要在全世界開2萬家「紅高粱」,替代麥當勞成為全球第一餐飲品牌。

雖然這話有些上頭,但喬贏那時倒也有自己的底氣。

一方面,他自己在1980年已經獲得了國內名校的雙學士學位,屬於高知人才;另一方面,他從大學講師辭職後在大企業當過高管,有管理經驗。更重要的是,1995年他首次創業的「紅高粱」在鄭州僅僅經營不到三個月,便讓一家不足100平方米的彈丸小店日營業額衝破了萬元大關——這在當時絕對屬於神話般的存在。

所以,他認為王府井分店的那波炒作,一定會讓自己的品牌沖向世界。

一開始,確實如火如荼,門庭若市。

但是沒多久就涼涼了——1998年這家餐飲連鎖企業負債3600萬,全國直營門店僅剩天津一家,20多家加盟店大半夭折,僅剩的數家也已退化成沒有任何風格的普通燴麵館,就連喬贏本人也在2000年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而深陷牢獄。

最終,留下一地雞毛:鄭州市建設路「紅高粱」店,投資300萬元、業內人士評估價值僅剩80萬元;海口店投資280萬元、評估價值剩60萬元;深圳店投資500萬元,評估價值僅剩140萬元;天津東站店投資280萬元、評估價值僅剩70萬元……

實際上,紅高粱除了產品是賣燴麵之外,幾乎所有運營和管理都在模仿麥當勞。店面布置、員工服飾、收銀機收款、座椅、招牌、接客方式,後來有媒體總結說:除了在店內不願多建一間洗手間之外,其他和麥當勞並無差別。

從喬贏在媒體採訪中的言辭,可以看出,他買的不是燴麵,而是情懷——這和後來有一個人去砸西門子的冰箱,自己賣「情懷」的手機品牌又迅速涼涼的情節如此相似。

拿真死人拍劇的導演

2003年,一部叫做《梅花檔案》的諜戰劇正式上映,但收視效果不佳。

直到有一消息傳出:該片中恐怖畫面基本上是用真屍拍攝,也就是說這部戲中的死人是真的死人。拍攝地點是四川醫學院,屍體屬遺體捐獻。

之後,該劇組的導演和演員也證實了這一點。導演認為:「實景里屍體或整齊或凌亂地被放置在各種器具里,各種瓶瓶罐罐里用藥水泡著人體的各種部位,這實在和搭出來的外景所給人的恐怖感差別太大了。」

該劇的男主周傑在某節目中透露有一場戲:女三號和周傑蹲在停屍房的門口,當女三號的台詞說到「我就怕死人突然開門走出來」時,背後停屍房的門吱吱呀呀地開了,嚇得她撲到周傑懷裡連喊救命。

「只要沒有戲,就絕不會呆在停屍房,一有時間就要跑出樓道,還特定囑咐助理絕不能把任何物品帶進停屍間。」周傑說到。

這件事引起了巨大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對死者的極大不尊重,對演員的不尊重,而特意透露出這一事件,無非是想拯救收視率,但會給觀眾帶來極大的心理陰影。

之後包括《北京青年報》在內的多家官媒,紛紛批判其故弄玄虛,讓人感到幼稚。

最終,收視率有沒有暴漲不知道,但是在爭議聲中停播了一段時間。

不招學生幹部的企業

2002年9月、湖北省黃石一家薪酬較好、對畢業求職的學主頗有吸引力的公司,在當地媒體上發布了一張招聘信息,上面有一段話:歡迎專業對口的應屆畢業生前來應聘(校、院、系學生會及班長除外)。

毫無疑問,這是該公司借用招聘之名進行的一次炒作。畢竟如果真的純粹是想招聘,這句話不用寫出來,面試的時候不讓有學生幹部工作經歷的應聘者通過即可。

當然,這種炒作也不是該企業首創,因為在其發布這則招聘信息的幾個月前,就有一家公司在人才招聘會上打出「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一律面談」的標牌。

不可否認,有些學生幹部可能在專業上不如普通同學,也可能會顯得更油膩些。但是這樣以偏概全亂棍全部打死的做法總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特別是還將其在媒體上公開發布。

有網友認為看到像類似於「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一律面談」這樣的招聘標語,就好像聽到企業老闆在洋洋得意地說:你考上清華北大又怎樣,還不是要來給我打工?而且我還不要你,氣不氣……

結果大夥都想到了,不僅引起了很多應聘者地抵制,還因「招聘歧視」吃到了管理部門地罰單。

新疆虎和神農架野人

2003年1月7日,新疆某旅遊公司向外界發表一條聲明:如有人找到新疆虎,願向發現者支付人民幣100萬元作為獎勵。主辦者在聲明中聲稱:新疆有很多神秘的地域和物種,仍未被認識和發現,我們希望揭開新疆虎之謎目的在於擴大新疆旅遊業的影響擴大新疆虎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這一消息使銷聲匿跡多年的新疆虎一夜之間成為熱門話題,迅速波及內地甚至海外,產生了廣泛而強烈的轟動效應。

據媒體報道,自消息發布之日起,這家旅遊公司就接到數百個熱線電話、關於新疆虎的消息和線索層出不窮, 熱切報名參加尋找新疆虎行動的人十分踴躍,連一些海外旅行社團都紛紛表示要與主辦者合作。

「新疆虎」事件源自於新疆另一家旅遊公司工作人員的「發現」。該旅遊公司一名工作人員聲稱,他在塔里木河下游發現了一串可疑的動物足印,並將這一「發現」告訴給了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一位專家,這位專家根據那位工作人員的描述,就此推測可能是新疆虎。

此後,本已銷聲匿跡多年的新疆虎便成為了很多商家的炒作熱點。

毫無疑問,這事情是虛構的。因為在這之前國家林業局曾組織了歷時5年的全國性陸生野生動物資源普查,都沒有發現任何新疆虎的足跡。

這件事很容易讓人想起了轟動一時的神農架野人事件。

一開始,也是旅行社利用當地村民口中的一些傳說,進行添油加醋,描繪出了野人的系列故事。然後,不少旅行社又以此為噱頭,發布「10萬元重賞抓野人」的公告。

本來這事慢慢已經沉寂,但是2003年6月,時任神農架林區政府新聞辦副主任自稱「親眼看到了神農架野人」,讓新的一波炒作再掀波瀾。

當然,不論是新疆虎還是神農架野人,最終都被證實是商家自編自導的炒作,而這些參與炒作的旅行社也因此收到了罰單。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b539eaeeca34f3e59ff11633480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