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康妮」有望破紀錄,上海發布暴雨預警,強降水時間和範圍為何調整?

2024-10-31     上觀新聞

今天(10月31日)14時前後,颱風「康妮」中心於在台灣地區台東縣成功鎮沿海登陸,登陸時由超強颱風級減弱為強颱風級。不過,登陸之後的「康妮」仍有可能破紀錄。

上海市氣象局服務首席鄔銳說,目前預計,「康妮」在今天晚上會進入台灣海峽,轉向東北方向移動,可能會穿過閩浙沿海地區,現在也不排除會在浙江或者福建北部沿海地區登陸。根據中央氣象台監測,1949年以來,還沒有颱風在11月以後登陸過閩浙沿海,「康妮」或有可能創下新紀錄。

記者梳理髮現,歷年來,登陸我國閩浙地區的最晚颱風,分別是2007年的颱風「羅莎」,在當年10月7日登陸浙江蒼南;2010年的颱風「鯰魚」是在10月23日登陸福建漳浦。在北上過程中,「康妮」會從強颱風逐漸弱化,變性為溫帶氣旋。強度減弱,但風雨依然不減。

今天上班尖峰時段,想必不少市民就感受到了「康妮」的威力。早晨,遠在千里之外的「康妮」,龐大的雲系「尾巴」已經掃到上海,帶來陣陣雨水。目前,上海已經發布颱風藍色和暴雨黃色預警。

根據最新預報情況,細心的市民一定發現了:目前上海市氣象局對於強降水的時段和範圍作了調整,一是延長了強降水的時段,從明天下午延長至明天半夜,明天2時至20時為最顯著時段;二是,增加了強降水的範圍,除了東部南部的浦東、奉賢、金山,還增加了嘉定和寶山。

這是為什麼?這和颱風雲系與冷空氣的「對撞」有關,而這種冷熱交匯產生的極端天氣本來就有隨機性。嘉定和寶山北部累積雨量可能大於200毫米,就是因為冷暖空氣結合點還不確定。

上海中心氣象台首席預報員江漫解釋說,「康妮」帶來的是來自熱帶海洋的能量,如果和秋天頻繁的冷空氣交匯,冷熱碰撞就會出現極端天氣。秋颱風雖然名氣不如夏颱風,但是威力絕不可低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秋颱風疊加冷空氣容易產生劇烈反應,極端天氣對城市運行會造成影響。

上海正在經歷的就是一次典型的秋颱風疊加冷空氣,產生大風大暴雨的天氣過程。根據上海中心氣象台預報,受「康妮」外圍環流和冷空氣共同影響,今天(31日)半夜開始雨勢增強,預計強降水將持續到明天(1日)半夜,累積雨量大暴雨(120~180毫米),局部地區雨量可達200~260毫米;其中明天2時至20時是強降水最集中時段,最大小時雨強40~70毫米。

今天夜裡開始,上海風力逐漸增大,明天2時至後天8時最大陸地陣風8~9級,高層建築及沿江沿海地區陣風9~10級,明天20時至後天11時洋山港區最大陣風可達10~11級,後天中午起風力逐漸減弱。

秋颱風疊加冷空氣產生劇烈天氣反應,在上海並非首次。上文提及到的颱風「羅莎」,還有2013年的颱風「菲特」都曾給上海帶來了暴雨和大暴雨天氣。11月份,上海出現如此強的降水在氣象記錄史上頗為少見。

在「康妮」影響結束之後,上海天氣總體恢復平靜。下周受新一股冷空氣影響,申城氣溫再下一個台階,周中最低氣溫跌至12℃左右,郊區跌破1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b2f4913daa981adcc0eadb016fd7d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