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美國封鎖圈,上合組織或再將增員,伊朗之後,土耳其也有意向

2022-09-19   國防時報看點

原標題:打破美國封鎖圈,上合組織或再將增員,伊朗之後,土耳其也有意向

近日,上合組織成員國理事會在烏茲別克舉行了第22次會議,會議收穫頗豐。不僅簽署了伊朗加入上合組織的備忘錄,啟動接受白俄羅斯「入群」的程序,還批准埃及、沙特、卡達、巴林等8國成為新的對話夥伴。

如此看來,伊朗「進群」的確是個好的開始,上海合作組織的力量和規模正不斷壯大。

近日,就連土耳其也開始有了意向。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剛參加完上合組織撒馬爾罕峰會,就對媒體表示,以成為上合組織正式成員國為目標。「自2012年以來,土耳其一直是該組織的對話夥伴。上合組織成員國對土耳其在俄烏衝突中發揮的作用表示感謝,峰會期間上合組織內部有意願進一步加強與土耳其的合作。」

至於原因,有媒體分析認為,這背後既有經濟因素,也有政治考量。

的確,從經濟角度出發,近年來土耳其一直期望打造聯通歐亞大陸經濟合作的新渠道,「中間走廊」倡議應運而生,而選擇與上合組織加強合作便可有效推動該倡議與「一帶一路」倡議深度對接。

其次,全球通脹壓力下,無一人能倖免,土耳其也不例外,同時在疫情的壓力下,土耳其經濟也亟需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加強與上合組織的合作勢在必行。

從政治考量上看,在埃爾多安近20年的執政時間裡,安卡拉與西方盟友的關係一直不穩定。

土耳其在1999年被正式提名為歐盟候選國,但目前加入歐盟的談判實際上已經凍結。

在烏俄衝突中,土耳其拒絕響應美方的號召,在俄烏問題上保持中立態度,併購買了大量俄羅斯能源和糧食,拜登政府撕毀承諾,拒絕向土耳其交付F-16戰鬥機,埃爾多安則強硬表態,稱將向俄羅斯等國購買武器。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土耳其一直謀求成為地區大國的戰略定位,眼看著所謂的盟友們並不靠譜,還不如自尋出路,而此刻加入上合組織更有助於鞏固其戰略定位。

如果真的成功加入,土耳其將成為首個加入上合組織的北約成員國,意義非常。

不過,即便土耳其意向明確,但距離成為正式成員國還有一定的時間。

伊朗從2005年成為上合組織觀察員國,從2008年起一直申請成為正式成員國,這一歷程是漫長的,當然反過來說也充分表明上合組織並不是一味追求擴員,而是考量多方條件。

與西方聯盟不同的是,上合組織堅持互利共贏、開放平等的精神,不存在所謂的「主導國」,自然會吸引許多國家的參與。

而合理的擴員則有利於中俄突破西方的封鎖,也讓上合組織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增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為上合組織參與全球治理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