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氣質,一看就是個公務員!

2023-03-20     阿秦明是

原標題:你這氣質,一看就是個公務員!

每種職業,都會在思想觀念、形象舉止、行為方式等方面對從業者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延伸到生活中,固化成為某些「職業病」。很多時候我們常被別人說,或者說別人「你一看就是做XXX的」,正是這個意思。

長期做公務員的筒子們,又會染上哪些具有鮮明特色的「職業病」呢?我以一名中老年公務員的親身體會,總結了七點,歡迎同志們對照檢查、對號入座。

1.「隨身帶本」綜合症。

走到哪,衣服兜里總是揣著一本迷你型筆記本,或一疊便箋紙,隨時記下領導的指示、同事的交待,或自己忽然想起來的某件事,這已經成為絕大部分公務員的日常標配。機關工作千頭萬緒,電話多、訪客多、公文往來多、協調銜接多,腦子整天連軸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特別是隨著年紀漸長,記憶力開始衰退,接了個電話轉身去忙別的,分分鐘忘了電話里交辦的事項,這時就更凸顯出隨手記錄的重要性了。

這個職業病延伸到生活中,就是出門辦事或購物也揣個小本兒,隨手記錄地址、電話、聯繫人、交通路線、品名價格等等瑣碎信息。像我這樣的中老年公務員,用紙筆比用電子產品熟練稱手,有那掏手機翻電子備忘錄的時間,刷刷兩筆早就搞定了,還不費眼睛。

有一次,我去為同學聚會點菜,剛從包里翻出記錄著飯店信息的紙片,熱情的服務員妹妹就笑呵呵地說:「女士,我沒猜錯的話,您是公務員吧?」

2.流行趨勢屏蔽症。

公職人員的服飾儀表必須以端莊、簡潔、大方為基調,很多單位還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著裝禁令。每個進入公務員隊伍的筒子,首先要形象接軌,把原來或休閒運動、或浪漫嫵媚、或文藝「森女」的各類著裝風格,統一到「機關范兒」這個框里去。久而久之,就從被動適應到習以為常,再到漸生喜愛,最終高度固化。

當我們在街上看到襯衫+西褲+商務鞋+背頭或分頭的男士,或者襯衫+西服裙+中跟皮鞋+中短微卷髮或盤發的女士,這人十有八九是公務員。「男公務員的襯衫穿法也能暴露他們的年齡,你沒注意過吧?看他習慣把襯衫束在褲腰裡還是放在褲腰外,前者基本可以肯定是中老年,後者大多是青年」。哈哈,經同事們這一說,我有意觀察了一下,似乎還真是如此。

逛商場挑衣服現在對我來說是件困難的事。和閨蜜們逛街,我經常是半天了無斬獲,不禁嘀咕一句「怎麼就找不到件正常的衣服呢?」這時不同行業的閨蜜們就會一臉嘲笑地噴我:「你那『正常』,在我們那兒才叫不正常呢!」

我相信她們的話。在體制內呆久了,我們已習慣被流行趨勢屏蔽。裙子必是及膝長度、A字或包臀版型,外套、大衣必是翻領修身款式,最多在面料、色彩上有所微調,但整體風格早已定型且經年不變。這當然會少了許多接軌時尚的樂趣,但是,誰又能否認經典是生命力最長久的呢?何況,我們這種穿衣風格有個最大的好處——省事啊!好搭啊!衣櫃里同一季節的任意兩件上下裝,隨便搭配基本上沒有違和感。

3、「規範稱呼」強迫症。

前不久,老祖母100大壽時,她老家來了三四十位親戚,有些是我從未見過的。為了做到周到得體,我提前向父母打聽他們的稱呼,又讓父母給我看近幾年的家族合影照,在壽宴現場總算無一錯漏。

但是,我那在外企從事財務工作的堂妹,僅招呼了幾位輩分最高的長輩以後,對其他人都是點頭笑笑就過去了。事後她嘲笑我:「姐,你都四十了,又不是四歲小孩,見個人就要叫叔叔阿姨,你不覺得太迂了麼?」

我啞然失笑。迂?也許是有點吧,但是,從入職的第一天起,我們就接受到「見人要主動招呼、熱情周到」的教導,有職務的喊職務,沒職務的喊老師,專業技術人員喊職稱,年齡相仿的喊姓名或「小某」,德高望重的離退休老同志喊「某老」,社會人員稱「先生、女士」……接待一大群人,也要按職務、年齡、威望一一招呼到位,各得其所。這是我們早已習慣並覺得妥帖的方式,延伸到生活中,也許就真成了一種職業病吧,不把人招呼周全了,自己就不舒服。

當然,不能說堂妹的做法就是不禮貌。她們這些外企的「白骨精」,日常的同事交往就是這樣一晃而過的、似有似無的,很多同事之間連中文姓名都不知道,

供職時間短的甚至來不及讓人記住臉就走了。稱呼「淡如水」,在她們看來也就不足為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a857f4f4c87e3e867b445e11252b1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