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挖野菜「大軍」再出動!連小區綠化帶都不放過!專家提醒:這些有毒,千萬不要誤食!

2022-04-11     小魚網

原標題:廈門挖野菜「大軍」再出動!連小區綠化帶都不放過!專家提醒:這些有毒,千萬不要誤食!

文/安生

///

人人人!

集美十里長堤報復性出遊?

俗話說

「春食野,夏吃苦」

四月到,萬物復甦

正是食野菜的季節~

挖野菜成了不少人春日限定的快樂

這時候

你會看見「挖野菜大軍」

左手小鏟刀,右手塑料袋

迫不及待地沖向可能長出野菜的據點

有去江邊挖的:

有去公園挖的:

更有甚者

「吃」起了小區綠化帶...

廈門的野菜大軍們

也不甘落後...

廈門挖野菜「大軍」出沒!

小區綠化帶的也到了收穫的季節?

據海西晨報,最近在廈門不少公園裡、道路邊甚至小區里,都能瞧見鬱鬱蔥蔥的野菜,一支支采鮮大軍也是「不請自來」。

「狐尾山有滿山的香椿,都可以拿袋子裝(其實非香椿)。」近期,有市民在朋友圈曬出采野菜「戰果」,有網友稱,在網購平台上賣45元一斤的香椿,自己動手採摘可以輕鬆「零元購」。此外,各式各樣的采鮮微信群應運而生,往往是一聲「叮咚」消息提醒,不少市民便帶上了小鏟子、菜籃子出發採摘。

實際上,小區的綠化中不少野菜也被熱衷挖野菜的市民盯上了,市民張阿姨正是其中一員。對於她來說,野菜可以豐富家庭餐桌。

「鬼針草葉子炒雞蛋,吃起來又嫩又香」

「鬼針草葉子炒雞蛋,吃起來又嫩又香」

張阿姨說,她在農村生活時,野菜隨處可見,春季周圍人都在挖野菜,但是在城市裡野菜少了很多。在不花錢的前提下,有機會難免想采點回去。

對此有網友調侃:如果你發現家門的綠化帶有點禿了,可能不是植物生長不好,而是某些人來過。

不過調侃歸調侃,還是建議大家不要盲目跟著別人挖野菜!路邊的野菜真沒你想的健康,還可能有毒!

野菜雖然是野生的

卻並不是零污染的!

大家在野外(含小區綠地)、公園內採摘的野菜,其生長環境和過程均不可控,「身世」不像人工種植的蔬菜那樣可追溯,食用有很大的安全風險

比如,在重金屬含量較高的土壤中生長的野菜,富集了一定量的重金屬,大量食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傷。

配圖

又比如,長在路邊的野菜,可能長期被汽車尾氣侵害,含有高含量的致癌物多環芳烴。

許多公園和小區為控制觀賞性植物的蟲害或清除其周邊野草,會定期噴洒除草劑、殺蟲劑等,普通市民很難辨別自己採摘的野菜是否浸潤過這些有害物質。

有的野菜含有易過敏物質

過敏人群建議少吃!

有人認為:挖野菜除了嘗鮮,更重要的是野菜的營養價值高。

其實,從營養角度分析,大多數野菜都有近緣的栽培蔬菜品種,營養和口感也較為類似,其栽培環境比公園、林地、小區等更有健康保證。比如薺菜、草頭等,已像蔬菜一樣,實現了長年的規模化、標準化種植。

配圖

有些野菜可能含有易過敏物質,過敏體質的人食用後易引起過敏反應。

比如,像野菜中的灰灰菜、莧菜、馬齒莧等,在人體內可分解出感光性物質,有些人對這種感光性物質很敏感,如果吃得過多,將誘發「日光性皮炎」

此外,野菜內含的草酸、生物鹼等物質不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不適合抵抗力差的人尤其是嬰幼兒食用。若長期吃野菜還會造成營養不良、骨質疏鬆等,所以一定要適量而止。

配圖

野菜種類非常多

但部分也是有毒性的!

野菜種類很多,採摘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混淆。有專家指出,採摘、食用野菜其實有較高的植物學門檻,有些有毒植物的長相酷似野菜,沒有經驗根本看不出來,希望缺乏相關知識經驗的市民不要「瞎摻和」。

配圖

在野外見到這12種有毒的「野菜」

千萬不要採摘

小魚君提醒大家

相似的野菜不在少數

採摘時要擦亮雙眼

最好有專業人士進行指導

切勿隨意食用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魚幫主」。現在,魚幫主為魚友們帶來一個全新的升級欄目【廈門生活通】。本欄目彙集廈門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喝玩樂,衣食住行樣樣通。涵蓋教育辦事、疫情防控、交通出行、樓市房產、生育辦事、餐飲遊玩等多方面信息,致力成為你在廈門生活的「百科全書」。

政務辦事: 居住證 社保 公積金 醫保 身份證 個稅 補貼

教育辦事: 幼兒園 小學 中學 高考 職業資格

交通出行: 地鐵 輪渡 四橋二隧 自駕 交通辦事

樓市房產: 保障房 廉租房 租房 土拍 政策

疫情防控: 疫情 核酸檢測 疫苗

民生服務: 便民 遊玩 勞動就業 養老 結婚 護照

生育辦事: 產假 津貼 生育保險

孕媽寵粉福利來啦~

即可免費領取價值888元的孕媽攝影照套餐一份

┃圖文來源:海西晨報、人民日報、首都教育

┃轉載授權請聯繫微信號:daydayxiaoyu

湖裡區小學招生細則公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a78a05b577846e9405b34f367147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