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建築?為什麼熱愛建築?

2022-05-02     銘晟標書網

原標題:為什麼學建築?為什麼熱愛建築?

就個人而言,西安銘晟建築工程造價小編受到父親的影響。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在家裡讀了很多建築書籍和圖紙。

我覺得大部分學建築的人對自己的專業還是很自豪的,我會試著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架構本身的難度比較大。 建築更像是一個綜合體,不僅限於技術或藝術,而是兩者的結合。

在實際工程中,必須考慮經濟因素,這是比較困難的。 當我們在城市中放置一座建築時,我們要考慮城市環境(包括噪音、風向、周圍建築、人群等)、文脈、當地人的接受度、視線、體量、空間感知、交通組織等, 功能布局、藝術性、室內環境聲學、光學、用戶需求、關愛弱勢群體,無數技術問題,我幾乎不可能全部寫出來。

這使得建築學比許多其他「片面問題」專業知識淵博。 讓我談談這個困難。 相對於其他同屬性的學科,比如建築學、土木工程,我認為建築學是一門門檻較低的學科。

你讓一個孩子設計自己的房子,他可以設計得很有趣。 但是如果你教一個孩子理論力學,他可能完全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所以一般人喜歡談某棟樓的外觀,或者說這棟樓好不好用,但很少有人談房子的結構是否合理。 但是,門檻低不代表難度小。

事實上,低門檻可能更難。 許多針對人而不是自然的主題就是這種情況。 門檻低,但進步無止境,絕對沒有標準答案。 你認為你做得很好,但這並不意味著你計算了 1+1=2 就完成了,你會得到正確的答案並獲得積分。 因為你永遠不可能是最好的,總會有更好的。

由於難度高,對建築師本身的要求更高,專業挑戰也更強。 由於門檻低,很容易被人試探,好壞參半,藏不起來,藏不起來。 其次,建築師本人對設計結果的影響很大。

我們仍然將其與土木工程進行比較。 結構也需要設計,但不能像建築一樣把那麼多的個人特徵和情感放進去。 也就是說,建築設計的藝術性決定了建築師自身在建築作品中能否實現高度的自我實現。

你的喜好,你的性格,你的顧慮,甚至你的浪漫情懷,都可以在作品中體現出來,人怎能不自戀。 即使你「不夠自戀」,也可能會降低你作品的吸引力。 第三是架構本身已經足夠了不起,即使我們不談論架構師。

對於什麼是建築這個問題,國內外不同版本的教科書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建築是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改造。 自從最早的原始人開始在山上挖洞居住,建築就誕生了。

這表示我們不接受我們自然給予的東西。 它記錄了人類的頑強,以及我們如何與自然頑強鬥爭,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建築史簡直就是對人類的頌歌,不僅是身體上的,也是精神上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a670b0beb7337805445d84b5ea1ba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