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海灘又擠滿了海外客 「遊客+」打開攬客大格局

2024-08-30     第一財經

[ 頗有意思的還有「轉客」模式。「我們除了去海外進行三亞旅遊推廣,同時還在國內其他城市吸引中轉後有意向赴三亞遊玩的入境遊客,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重點城市和地區做推廣。」 ]

「City不City?」這句網感十足的話,正成為入境遊客在中國遊玩時的口頭禪。在如今入境游的全面復甦中,三亞表現尤為突出,不少境外遊客湧入三亞,甚至假期時在三亞的沙灘上隨處可見金髮碧眼的俄羅斯遊客。

8月29日,第九屆全球城市旅遊振興機構論壇在三亞舉行。三亞市旅遊發展局副局長張皓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透露,今年1~8月,三亞入境遊人次超過40萬,預計今年年年底入境遊人次可達60萬。隨著明年境外航班的進一步恢復,預計明年三亞入境遊人次可達100萬,超過2019年的92萬入境遊人次。

免簽助力、大交通恢復

作為海島游的典型代表,疫情前三亞接待不少境外遊客。「我們2019年全年接待了92萬人次的入境遊客,疫情幾年有所停滯,但從去年開始在逐步恢復。隨著如今越來越多的海外遊客可以免簽入境,更多的境外遊客來到三亞。」張皓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在政策方面,除了此前陸續獲得免簽進入中國的海外多國遊客;在今年7月,一則利好消息又助推了海南尤其是三亞的入境游。

國家移民管理局公告顯示,自2024年7月30日起,實施港澳地區外國旅遊團入境海南144小時免簽政策。與中國建交國家的公民持普通護照到香港、澳門後,經在香港、澳門合法註冊的旅行社組團(2人及以上)入境海南旅遊,可免辦簽證停留不超過144小時。

在業界看來,這一政策不僅將為境外遊客赴海南旅遊帶來積極影響,還能促進海南提升旅遊服務水平、增加就業機會、提升海南在國際旅遊市場中的競爭力和知名度。

有了免簽政策的助力,三亞自身也需要積極應對。

旅遊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多個方面,其中大交通是出行的前提。無論是出境游還是入境游,國際航班的恢復是首要條件之一。

「先從東南亞開始,逐步增加境外航線,比如今年恢復了16條境外航線,這對於三亞今年1~8月獲得40萬人次入境遊客有很大作用,預計到今年年底可以恢復到25條境外航線,屆時入境遊人次可達60萬。全海南省預計今年年底的入境遊人次是100萬左右,即三亞占比60%。隨著明年境外航班的進一步恢復,預計明年三亞入境遊人次可達100萬。」張皓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公開信息顯示,三亞鳳凰國際機場現已恢復執飛首爾、雅加達、釜山、曼谷、河內、烏蘭巴托、金邊、新加坡、莫斯科等14個國家及地區城市的客運航線16條,覆蓋東南亞、東北亞、中亞地區等重點境外客源地。

復航一年來,在海南入境免簽政策等系列便利政策加持下,三亞入境旅遊市場需求旺盛,入境人員持續攀升。復航以來,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口岸出入境客流量從首月1.1萬人次,增長至今年7月的月均3.1萬人次,鳳凰邊檢站累計驗放出入境旅客超38萬人次,入境遊客主要客源地前幾位為俄羅斯、韓國、馬來西亞、蒙古國等。

「旅遊+」、轉客與支付便利

談及海南尤其是三亞的旅遊,以往會給人「海鮮價」的感覺,即海島游產品單一,淡旺季的價格猶如「海鮮」大幅跳躍,消費點無非是酒店、餐飲和一些門票價格不菲的傳統景點。

如今三亞正在轉變。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了解到,為了吸引更多遊客,三亞的鹿回頭、大小洞天和天涯海角等知名景區都已經免費開放,三亞海昌夢幻海洋不夜城也採取不收門票的模式。三亞方面官方數據顯示,免費開放後上述景區的客流量在去年有100%~300%不等的提升,免費景區拉升了當地二次消費增長逾100%。

「免費門票可以吸引更多遊客,同時也是在發展我們的『旅遊+』模式,即不是以單一化門票收益作為旅遊主要收入,而是發展更多元化的『旅遊+』模式。比如景區門票可以免,但餐飲、遊玩、賽事、演出、夜市等都可以加入進來,產生更多元化的消費。很多『旅遊+』活動都很吸引入境遊客。」張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第一財經記者在鹿回頭景區看到,由於天氣炎熱,白天該景區遊客不多,但晚間7點開始是遊客夜遊的高峰期,有部分商家表示,有50%的客人來自夜間時分,且有不少都是入境遊客,他們更願意進行二次消費。

當地業者表示,還有更多國際遊客會來到三亞看演出或者是參與賽事。比如2023三亞之夜群星演唱會舉行時,李克勤、張信哲、王心凌、張韶涵、朴樹等歌手登台獻唱。據三亞市旅文局專項數據測算,該演唱會共計接待觀演遊客4萬人次,拉動旅遊消費2.09億元。

「我們也在爭取做更多國際化賽事,比如保利麾下的一些大型會展中心項目,都可以舉行會議、賽事等。此前就已經接待了一些體育比賽項目,這些都能吸引更多國際遊客。三亞免稅商品也是一大吸引力,旅遊結合免稅購物也是吸引國際遊客的亮點。」三亞市旅遊發展局相關負責人王琪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除了演出和賽事之外,三亞目前的「旅遊+」計劃還在更多元化。此次來參與全球城市旅遊振興機構論壇的馬來西亞I-CATS州立大學教授陳芳堯(Hiram Ting)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其實教育交流也是促進入境游的方式,雙方開拓了更多教育交流項目,可以為三亞帶來更多馬來西亞旅客。這也是未來雙方可以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頗有意思的還有「轉客」模式。「我們除了去海外進行三亞旅遊推廣,同時還在國內其他城市吸引中轉後有意向赴三亞遊玩的入境遊客,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重點城市和地區做推廣,以獲得更多中轉到三亞來旅遊的入境遊客,這也給本地增加了很多境外旅客。」張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接下來三亞市旅遊發展局計劃增加頻次和力度,到上述城市做進一步的客源引入。

第一財經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入境游業務還存在一些難點,比如外語服務的普及、支付問題等。

在全球城市旅遊振興機構論壇上,海南省在中國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的指導下,推出「海南放心付」App產品,商家安裝該App後,可通過手機以NFC非接觸方式受理境外發行的銀聯國際、Visa、萬事達(MasterCard)、JCB等國際信用卡。海外遊客無須下載任何軟體,可按消費習慣使用傳統刷卡方式支付。據了解,該支付服務在三亞率先推行,目前在當地計程車、各大購物商場等都可以使用。

「三亞這幾年在免門票、多元化、打造IP和夜經濟等方面都做了努力,尤其是在拓展境外遊客方面頗有成效。但也要注意做出更多差異化產品,不要千篇一律,對於價格問題要嚴格管控,減少顧客投訴。對於入境遊客的接待也要更國際化。我們已經看到當地增加了多語種的諮詢服務,未來還需進一步深化。」資深文旅分析人士、高級經濟師趙煥焱認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a446679264d7eb99f000b5b52da5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