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出國,常見問題大解析

2020-07-11     育兒育兒雙千柔

原標題:帶孩子出國,常見問題大解析

在還沒成為爸媽前,上飛機時若是眼角掃過發現有小嬰兒,心中都會不自覺打顫,心想:「天啊!最好不要哭,拜託了」,因此當了爸媽後,每一步都有事先預想可能會發生的各種狀況,才能在面對危機時隨機應變,以下根據不同地點,列舉常見問題,希望各位爸媽都能見招拆招。

飛機上

狀況1:機艙壓改變,孩子耳朵不舒服

在乘坐飛機時,最怕起降時,孩子因為機艙壓力改變,耳朵產生耳壓,感到不適因而哭鬧,因此我們會事先算好起飛時間與孩子的用餐時間,在上飛機前讓孩子稍微餓肚子,直到起飛前後再喂奶或是讓孩子用餐,通常孩子吃完飯後就睡著,至少可以撐1-2小時,甚至可以睡到抵達飯店為止,降低乘坐飛機時的不適。

狀況2:一上飛機就很興奮,從頭嗨到尾

相信只要出去玩,孩子都會很期待又興奮,不少小朋友只要一上飛機就會開始嘻笑、玩樂,為了讓孩子可以靜下心來,爸媽可以事先準備孩子愛吃的零食點心、水果等,或是故事書、塗鴉本、小玩具、貼紙書、3D 立體貼畫,記得一次拿出一樣即可,待孩子玩膩了再拿出第二樣,每一樣至少都可以撐半小時,僅需準備4-5 樣即可。

此外,通常航空的電視都會有兒童頻道或互動遊戲,爸媽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搜想看的影片或遊戲,若是擔心飛機上沒有孩子喜歡的影片,可以將事先下載好的影片放到手機里給孩子觀看,但要記得控管孩子的使用時間與觀看狀況,避免上癮。

餐廳內

狀況3:吃飯時不明原因吵鬧

大多數的餐廳都相當安靜,因此一旦孩子在餐廳大聲講話、嘻戲或哭鬧就會非常明顯,也會引人注目,因此若遇到孩子累了、身體不舒服或想下來走走,開始不耐、吵鬧的時候,建議爸媽其中一方先帶孩子出去外面散步,通常繞了一圈回來後,孩子就會因為疲倦自然而然的睡著。

但若是可以簡單溝通的年紀,在用餐時突然想玩樂或是無故亂發脾氣時,爸媽堅定的告訴孩子,現在是用餐時間,吃完飯才會離開,請孩子先等到全家吃完飯才可以走,同時也會給予孩子一個小獎勵,肯定孩子等待的表現。

狀況4:孩子突然大小便

相信有小孩的爸媽一定常遇到這類狀況,當點好的餐點一上桌,伴隨而來的不是香味,而是濃濃的屎味,而且時機點不是一進去就是離開前,讓人相當措手不及,此時若是餐廳本身就附有親子廁所則可立即帶孩子去做更換,若是沒有,則可先借用成人廁所,請爸爸或媽媽坐在馬桶上,將孩子放在腿上,由另一位家長更換尿布,但若是有兩位小朋友以上,必須有一名成人留在餐桌上照顧時,那麼只能在地上或是馬桶蓋上,再鋪上紙巾做更換。

地鐵、公車上

狀況5:孩子突然想上廁所

在地鐵、公車等大眾交通工具上,除了怕孩子哭鬧,最怕遇到的還有孩子突然想上廁所,因此尿布與換洗衣物都是必備物品,若是搭地鐵,由於每一站都有洗手間,若孩子等不及,就先下車上廁所再搭車即可。若是搭公車,乘車前可以想讓孩子試著排解大小便,或者中途下車,等孩子排好大小便再乘坐,避免受罰。

飯店內

狀況7:住宿處沒有嬰兒澡盆

若是有帶小寶寶的爸媽,相信洗澡一定是常見問題之一,因為寶寶軟綿綿,身形比較小,若沒有嬰兒澡盆或小椅子,通常不太方便洗澡。通常大人其中一人幫孩子洗澡時,會坐在地上或浴缸內,雙腳會呈現「ㄟ」字形,讓雙腿當成嬰兒澡盆,此時就可以將寶寶放在大腿上面向自己,寶寶的頭部會在膝蓋附近,這樣就可以開始洗澡。若是寶寶已經可以自己坐的很好,那麼僅須洗頭時比照上述的方式,洗身體時可以讓孩子坐在地上或浴缸內洗澡。

狀況8:沒有兒童椅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孩子抱在腿上喂,但這樣爸媽會比較辛苦,建議可以準備攜帶型餐椅套,它可以套在有任何有椅背的椅子上,吃飯時安全又方便,不必擔心孩子會亂動或掉下來,爸媽也可以輕鬆用餐。

其他

狀況9:孩子生病或受傷

相信孩子生病或受傷絕對是大家最不願意碰到的事,但若是真的遇到,還是得想辦法解決,建議可以先備藥物,包括感冒藥、退燒藥、腸胃藥、尿布疹藥膏等,當不舒服時,依據症狀使用使用藥物。

帶小孩出國,通常只要有得吃有得玩,小孩都會很開心,只要小孩開心,行程就會很順利,但記得最重要的還是要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讓旅途加分,因此爸媽除了全心全意照顧孩子外,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樣才能更用力的玩及享受親子旅行的樂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PCWPHMBfGB4SiUwTes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