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社會裡面,繳納社保成為了很多人生活的重中之重的事情,但是對於繳納社保而言,關係到自己退休以後養老金的領取多少,在前幾天有朋友問到我,在他自己交了近20年的社保以後,卻發現退休以後,每月所領取的退休金僅有800多元,而為什麼他身邊的朋友退休以後領取的養老金竟然能高達2000多元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我們知道繳納養老金的話是有很多不同的狀況的,如果大家是在同一個地區繳納相同的年限,並且每月繳納的金額相同,領取的養老金基本上是不會出現差別的,簡單的來講就是你在該地方繳納一年5000元,而你在繳納的年限持續20年以後,那麼兩人之間退休的養老金領取是相同的。如果像出現上述描述的不同的現象大機率是個人之間每年所繳納的養老金金額不同,甚至是繳納的年限不同所引起的差別。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養老金的構成是社會的平均工資和你個人的領取繳納的養老金部分構成,而社會的平均工資是所在地區的在崗月平均工資,簡單的來講就是,你的社會平均工資高的地方領取養老金,比社會平均工資低的地方領取養老金也要的多,這2個原因,可能造成兩者之中養老金不領取不同的原因,所以說如果大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是繳滿了10年以上的養老金,得自己假設是一線城市持續的工作,晚年回到了鄉下生活,那麼大家在辦理退休養老金的時候,一定要在大城市選擇退休辦理這樣領取的養老金才會更多。
無論怎麼來講吧,怎麼來領取養老金的要求就是戶籍地工作領取戶籍地一定要在高養老金的地方累計繳滿10年,並且繳納的時候一定要效合一交得越久越好。
繳納年限繳納的金額就是你退休階段在高的社會平均工資地方辦理退休,能夠對你晚年的退休養老金帶來實質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