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寶寶的肚子總是鼓鼓的,還哭鬧?分享幾招讓寶寶告別脹氣

2019-08-15   銀花育兒

後台有寶媽問:

1.寶寶即使是在沒有吃東西的情況下,肚子依然大大的,像個小西瓜,究竟是為什麼呢?

2.我家寶寶2個多月了,半夜總哭鬧,只有放屁或拉粑粑了才會停止,這是什麼原因?

新生命的到來,讓家庭充滿了希望,新爸爸媽媽也在愛的氣息中感受著喜悅。但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常常疑惑焦慮。

小寶寶的肚子看起來大大的,是由於寶寶腹壁肌肉尚未發育成熟,腹肌沒有足夠力量承擔臟器重量,因而下腹部會比較突出,造成寶寶的肚子看起來鼓鼓的,我們通常稱之為「青蛙肚」

隨著年齡的增加,「青蛙肚」就會漸漸變得平坦。但在另一種情況下,即脹氣或出現其他病理性的腹脹時,他們的肚子也會鼓鼓的,類似「青蛙肚」。因此家長不可忽,需要「對症下藥」。

寶寶脹氣的主要原因是消化不良,腸蠕動功能弱,胃腸道內存有過量的氣體,卻排不出去造成的。

脹氣的症狀

1.睡覺不踏實:睡覺時會使勁,手和腿蜷縮起來,發出使勁的聲音,有時候臉還會憋得通紅。

2.愛趴著:趴桌的時候,寶寶會安靜一點。

3。不停地要吃:每次含上乳頭後就不哭鬧了,所以家人以為可能是餓了,其實是寶寶找到了安撫的方法,但是吃的太多,往往也會加重脹氣的。

4.哭鬧:突然劇烈的哭鬧,但是放屁後就會停止。

5.若是寶寶腹壁較硬,發亮、發紅,伴有打嗝、腹瀉、嘔吐等現象,也可能是脹氣的症狀,並且可能是疾病性的,需要看醫生。

6.放屁、排便:通常在寶寶排氣和排便後有所緩解,這是典型的特徵之一。

寶寶肚子脹氣會影響食慾和消化。當發現寶寶肚子鼓鼓但活動力正常,吃、喝、排便都沒有異常且體重持續增加時,不必太過擔心。

還有一個辦法,是家長用手摸來判斷:讓寶寶躺下,家長用手輕按小肚子,如果感覺軟軟的,說明沒有脹氣;如果摸上去感覺有些硬,並且鼓鼓的,則有可能有脹氣。

寶寶肚子脹氣的主要原因

1.生理原因:寶寶腸胃功能還未發育成熟

由於寶寶年齡小,腸胃道消化發育不成熟,小腸內乳糖酶含量不足,因此,無論是牛奶還是母乳里的乳糖在小腸內環沒被充分消化就進入了大腸,在消化道內通過腸內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發酵,使產氣的壞菌增生形成脹氣。

2.哺乳時寶寶吞食了過多空氣

母乳喂養: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如媽媽哺乳期吃了太多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寶寶吃了母乳後也會容易發生脹氣。

奶瓶喂養:配方奶喂養的寶寶,寶寶吃的過急、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適,空氣也會經由奶嘴縫隙讓寶寶吸入肚內。

寶寶哭鬧:過度哭鬧時也容易吞咽空氣。一旦寶寶開始哭鬧,他往往會因嗝氣而腹脹,而腹脹又會進而導致他身體的不舒服,以至於令寶寶更加哭鬧不停,從而會造成一個惡性循環。

3.消化不良容易導致脹氣

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腸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容易產生大量的氣體。便秘嬰兒的脹氣大部分和排便有關,也就是便秘引起的。

如何預防寶寶脹氣

1.按時喂奶

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後才喂奶。寶寶餓的時間太長,吃奶就急促,容易吞入大量的空氣,同時餓了寶寶也容易哭鬧,等寶寶哭很久才喂奶,會因久哭而吸進很多空氣造成脹氣。所以按時喂奶,並且喂奶完後促使寶寶排氣。

2.喂食後輕拍背部

給寶寶喂完奶後,不要馬上把寶寶放到床上,而是應該先把寶寶豎著抱起來,讓孩子的頭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然後用手輕輕地拍拍孩子的後背,促進打嗝和排氣,減少寶寶脹氣。

3.避免寶寶過多吸入空氣

母乳喂養的情況下,正確的姿勢是讓孩子的臉正對乳房(而不是呈某種角度),以保證他的嘴將乳頭和乳暈全都含住。

奶瓶喂養的寶寶,應試著將寶寶的頭擺放成45度,並相應地使奶瓶保持傾斜,瓶身的傾斜度不要太大使奶嘴總是充滿奶水。如果寶寶的吞咽能力比較好,奶嘴的孔不要扎得過大。通常選擇讓寶寶在10到15分鐘內吃完240ml的奶水為宜。

4.避免寶寶哭鬧太久

寶寶久哭很容易脹氣,爸爸媽媽要學習如何安撫寶寶,不一定看到寶寶哭,就拚命給他喝奶,因為吃的太多,也會加重他的脹氣。有時寶寶的哭鬧,只是希望爸爸或媽媽多抱抱他陪陪他而已。

5.少吃易脹氣的食物

母乳媽媽也要檢查一下自己的進食,避免吃豆類、地瓜、辛辣食物等。另外,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過多,也容易使寶寶出現腸脹氣,而前奶含的糖分較多,媽媽每次喂奶時儘量讓寶寶吃空一邊乳房,不要太頻繁的換邊吃,這樣前奶後奶都吃到了。

開始吃輔食的寶寶要少吃不容易消化、容易脹氣的食物,例如地瓜、豆類等。

寶寶脹氣了怎麼辦

1.可以用飛機抱

飛機抱也叫做腸痙攣抱法,可以有效緩解脹氣,對於安撫寶寶的哭鬧情緒有一定的好處。

具體做法:把小寶寶的身體搭在自己一側的小臂上,然後讓寶寶的頭面朝外,靠在胳膊的手腕附近,讓寶寶的兩腿懸掛在手邊,緊緊抓住寶寶尿布區大腿根部和屁股,從而會讓小臂貼在寶寶發緊的肚子上。

2.平時讓寶寶多趴趴,或者趴在媽媽的肚子上

寶寶醒著的時候,可以讓寶寶多趴趴,一方面可以緩解脹氣,同時也可以鍛鍊寶寶的大脖肌。

3.順時針按摩寶寶的肚子

適度的按摩可以促進腸蠕動和排氣,緩解寶寶脹氣

具體做法:家長洗凈雙手,把手搓熱,以寶寶的肚臍為中心,用手掌順時針按摩寶寶的肚子,每次輕輕按摩15-20下,大概按摩5分鐘左右。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4.媽媽扶住寶寶的雙腿,進行自行車蹬的動作

當寶寶醒著時,讓寶寶平躺在床上,抬起寶寶的腿,模仿蹬單車的動作,通過這個動作,寶寶的大腿一蜷一縮,等於是在給寶寶的腸子做「體操」,促進腸的蠕動。

寶寶發生腸脹氣是常見現象,跟寶寶的生理和喂養方式都有關係。寶寶不會說話,只能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舒服。媽媽們要注意觀察,如果是脹氣引起,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緩解寶寶的腸脹氣。

國高級育嬰師,多平台原創作者,關注媽媽的健康和成長,0-10歲寶寶的養育和教育,同時也是二孩媽媽,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歡迎關注銀花育兒!

參考資料:《西爾斯親密教育》《育兒百科》

原創不易,看完點個贊再走吧,關於寶寶的養育有任何疑問和看法,也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