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分,10年前狂收1250萬美元的科幻大作,被名字耽誤

2019-10-02     史塔克Sir

世界都在追求進步,追求完美,而當有一天人類能夠控制基因,創作出完美無缺的人的時候,這樣的未來是否可以預見?

在10年前,一部難得一見的科幻作品《Gattaca》(中文譯名:千鈞一髮)上映,用獨特的視角和細膩而富有張力的劇情元素為觀眾深刻地闡述了這個問題,歷經了10年電影市場的檢驗,這樣深刻而勵志的科幻劇本仍然是鳳毛麟角的。

01,千鈞一髮

這部電影的名字「Gattaca「翻譯成中文之後,便衍生出了很多的版本,比如」千鈞一髮「、」太空夢「、」基因密碼「等。

在這麼多名字裡面,」千鈞一髮「的官方解釋是較為準確的,它體現了影片中那個」不遙遠的未來「,關於人類的一切判斷和預估,都可以通過頭髮,記憶皮屑上的DNA來鑑定。

文森特生下來註定是一個失敗者,然而,他卻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基因不如人而自暴自棄,他有著自己的」太空夢「並且依靠著自己的努力一點一滴的向著理想邁進。

他的弟弟安東是經過了基因篩選強化而創造出來的強壯且有著優秀智力的孩子,是完美人類的代表。

在文森特和安東的勇氣挑戰中,也代表著普通人類和基因改造的「完美人類」的挑戰。

弟弟的基因讓他無往不前,然而,在自己的哥哥面前由強者轉化為弱者的劇情則是戲劇性的,他除了先天條件之外,其他方面都輸給了哥哥這一個」不合格者「,在最後一場兄弟對決的狂風巨浪中,哥哥代表的」人類精神「打敗了弟弟代表的」優良基因「,也體現了電影的主題:人類的靈魂是沒有基因的, 高超的科技可以選擇優秀的基因序列,但沒辦法觸碰一個人的靈魂和意志,因為它本不存在於基因中,「投機者」必將面臨千歲之憂!

02,技術OR人性?

在電影的末尾,有一段話這樣講:

」在短短几年中,科學家就已經完成了人類的基因工程,繪製出了人類所有的基因圖。如果我們能夠早早得到這些技術,那麼愛因斯坦,約翰·甘迺迪,麗塔·海沃斯等人就不會出現了。「

在技術發展統領世界的今天,優生優育已經不再是一個柏拉圖式樣的」理想國度「的幻境,這已經成為了一個概念融入到人的生活中,然而,影片中所體現的只不過是將這樣的技術干涉設想成為一種更為高級和科學的級別。

這樣看似理想的背後,很多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而電影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跨越時空的藩籬而呈現出來一種較為」現實「的前瞻性視野,這是其他科幻電影卻缺乏的。

在文藝復興之際,先知們歌頌人類是」萬物之靈「,倡導人性,讚美人性,而在人類重新發現和掌握自己的主體價值和地位時,主體地位也被看作是社會運作的支撐性因素,是現代社會的內驅活力和發展動力。

在影片所呈現出來的未來世界中,醫療的發達超乎了普通人的想像,剛一出生的孩子,就可以通過非接觸式的細胞判斷來剔除掉帶有種種」缺陷「的細胞。

基因決定命運,這已經成為了一種顛撲不破的金科玉律。

經過基因工程的精心選擇和精準加工的」高端人類「才算得上是」正常人類「,而缺少了這一道基因修飾工程的普通人就會被淪落成為」低端人類「。這部電影在逆轉身份,逆化人生的未來世界的創製令觀眾在新奇的心理中,引發對於人性和科技的思考。

03,人生自主和前途自控的意向化表達

「你要察看神的作為,因神使為曲的,誰能變為直呢?」

從電影的主題來看,文森特和傑隆只是自我表達中兩種身份的合二為一,文森特是具象化的肉體本身,而傑隆則是抽象化的升華和自我身份的表達。

影片中的外部世界,紛紜社會和道德管制由自我升華而為理想化,幻想化世界中的超我提供了表達依託的途徑和結果。

從心理角度來說,男主角的本體之中已經具備了本能,慾望,衝動的三要素,而他所借用的符號化身份也只是心源夢想下的宣洩和洗禮,從而將人類的內心世界和未來的幻想世界映射表現了出來,也有對跳出後人類主義的人生自主和前途自控的意向化表達。

04,靈魂和身體關係氣勢磅礴的交響樂

《GATTACA》所譜寫的不僅僅是一首執著的讚美詩,而是一曲對於靈魂和身體關係氣勢磅礴的交響樂。

在劇情中,文森特突破了基因的缺陷,而傑羅姆超越了殘缺的肢體,他們各自征服了社會賦予他們的獨特命運,讓靈魂在身體之上而魅力綻放。

影片中的身份問題,已經從最初的具象化和表象化發展成為抽象化的符號表達,為電影創作提供了敘事靈魂。

對於男主角來說,靈魂是肉身之外的,如權利,地位,名望等附著於肉體之上的符號,伴隨著男主角的飛天夢想,這些符號也在不斷地攀升,最終形成了一種符號化表達方式。

這一切的背後,都是男主角為了擁有」合格「世界中」合格「基因的自我,這種自我的尋獲是極為敏感的,不管是真實的自我還是偽飾中的自我,符號化的象徵和自我的真身在碰撞,交融中愈演愈烈。

靈魂無基因

如果有一天,基因技術真的可以改變我們的」核心性格」,電腦程式可以解釋我們的心理情感,那麼人類就可以徹底解脫了嗎?

不,我們日常的學習,體驗和感受仍然還是需要靠我們的本體來完成和親身實踐,這是無法替代的。

除了每一天的生活工作之外,生命的意義,還在於腳踏實地,對於養一方赤子之心,被現實不斷撲滅而仍然能夠燃起熊熊不熄的求索火焰。

如同羅蘇先生所說,對於知識的追求,愛情的渴望,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這才是靈魂賦予我們的真正內涵,這不能轉化為符號或者是公式,不分優劣,無法複製,沒有基因,如果要投機取巧,必將面臨著千歲之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CBzjW0BMH2_cNUgcH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