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大蕭條與女企業家 | 品牌新事

2022-04-21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戰爭、大蕭條與女企業家 | 品牌新事

n

文 / 杜衡

疫情發生兩年多來,災疫是否會並發經濟大蕭條甚至戰爭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我們對經濟大蕭條的恐懼不亞於對疫情的。

大蕭條的另一面

1929年大蕭條來臨之前,美國經歷了一段閃閃發光的鍍金時代。當時的政府以寬鬆的經濟政策和低所得稅刺激經濟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城市大興土木,高樓拔地而起,美國人因為疫情(流感大流行)而被壓抑的需求積累後爆發,人們在度假、購買衣服、汽車和觀看體育比賽上大把消費,消費品被快速生產出來又被突然富有的人快速消費。

《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司各特·菲茨傑拉德總結這個時代:「新生代已經成熟,他們將發現,諸神已死,一切對人的信念都動搖了;他們所知道的一切是,美國正在走向歷史上最盛大、最花哨的狂歡。」

果然好景不長,1929年10月24日,美國華爾街股市突然暴跌,金融市場崩潰,短短兩個星期300億美元財富蒸發了,成千上萬的美國人一生的積蓄化為烏有。危機很快從美國蔓延至整個世界,此後全球經濟進入長達十年的大蕭條時期。

伴隨大蕭條而來的是大量的企業倒閉,民眾陷入失業、飢餓、貧困,很多企業一開始還只是減少員工的工作時間,到後來不得不裁撤部門、辭退員工,如此才得以勉強生存。

大蕭條期間失業者排隊等待救濟

但回顧這段歷史,當我們認為大蕭條對於商業界意味著屍橫遍野、一片哀嚎時,卻驚訝地發現不僅有很多百年企業成功穿越了周期,而且大蕭條期間還誕生了不少新創辦的企業並存續至今。比如聯合利華成立於1929年,樂高集團成立於1932年,保時捷成立於1931年,日產汽車成立於1933年。

當我們把時間跨度拉得更長來看,從1855年到2009年,美國經濟大約有33%的時間都處於收縮之中,也就是說, 如果企業想活得久、活得好,遭遇經濟蕭條是不可避免的,如何熬過這些不好的年份,同樣應該是企業必備的一項能力。

大蕭條中女性就業增長

大蕭條帶來的另外一個變化是,雖然失業人數大大增加,但是女性就業比例反而增加了。以美國為例,婦女在勞動力中所占的比例從1930年的11.7%增長到1940年的25%,就業婦女占所有女性的比例從24%增長到28.9%。大蕭條十年間,已婚婦女占婦女勞動力的比率從29%增長到35%。

這是因為 大蕭條造成產業結構的轉化,從工業經濟轉變為以服務業為主導,促使女性走進了辦公室,從事使用謄寫機、填表機、簿記機的工作,30年代白領人數從19%增長到28.9%,其中婦女的就業方向主要是市場營銷、出版、會計、保險等新的職業領域,也不斷有女性成為律師、教授、房地產銷售商等。

儘管如此, 婦女工作受到歧視的現狀並沒有明顯改觀,一方面工時長、工資低,另一方面大多數婦女處在比男性更為惡劣的工作環境中,比如長時間操作織布機、乾洗機等機器,除了過度勞累外,還長時間受到結核病、糙皮病等職業病的侵害。

大蕭條十年,隨著勞動婦女的人數持續增加,婦女的獨立意識不斷增強,加上1933年羅斯福新政後,有志於參與社會改革、提高婦女整體利益的團體獲得了良好的機會,羅斯福總統夫人埃莉諾·羅斯福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這些力量有效地推動羅斯福政府保障勞動婦女權益。

羅斯福總統夫人 埃莉諾·羅斯福

可以說大蕭條期間,婦女經歷了一次緩慢但意義深長的轉變,女性在自我意識覺醒之後開始真正從傳統走向現代。

大蕭條中的女企業家

能夠帶領企業穿越大蕭條的企業家已屬不多,其中女企業家更是鳳毛麟角。

1932年,弗雷德里克-埃米爾·寶珀(Frédéric-Emile Blancpain)驟然離世,他是知名腕錶企業寶珀BLANCPAIN的第七代掌舵人,但其女內莉(Nellie)無意繼承家業,於是,這家瑞士第一個註冊品牌的腕錶企業交到了時任維萊爾(Villeret)工作室主管的女性管理者貝蒂·費希特(Betty Fiechter)的手中。

貝蒂·費希特女士

貝蒂16歲就加入了寶珀,從制表學徒做起,經過三年學徒期後正式受僱成為弗雷德里克-埃米爾·寶珀的助理,並逐漸成長為寶珀的核心管理者。

貝蒂此時面對的局面非常棘手,根據當時的瑞士法律,如果公司在成立時使用了家族姓氏作為名稱,那麼除非家族成員在公司內任職,否則就不得使用該商標。由於弗雷德里克·埃米爾去世、公司被收購,寶珀家族中已沒有任何一位成員與公司有關聯,因此貝蒂不能再使用「寶珀」這一名稱作為公司的品牌。當時其他企業在遇到同樣的問題時,會採用投機取巧的方式找一名姓氏相同實際上卻與家族毫無關聯的人進入董事會以便繼續使用與姓相同的品牌。

貝蒂和她的搭檔安德烈·萊爾(André Léal)並沒有用這種並不正大光明的手段,而是暫時把「寶珀Blancpain」改成了「雷維爾Rayville」——這個詞是對寶珀發源地小鎮維萊爾(Villeret)的一種別出心裁的字母重組。

20世紀初的維萊爾小鎮

打擊總是接踵而至,她的搭檔安德烈·萊爾在出差期間不幸遭遇事故身亡。貝蒂與安德烈結識於一戰時,當時貝蒂自願參加了一份兼職工作,慰問那些身受重傷、在距離維萊爾僅數公里的聖伊米爾(St.Imier)住院的法國士兵。這期間她認識了時任法國軍官助理的安德烈·萊爾,他們成為了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夥伴,安德烈也是貝蒂在商業上最為信賴的搭檔,這段情誼延續了數年。

安德烈的離去讓貝蒂悲痛萬分,但她沒有時間驅趕悲傷的陰影,因為此時正是大蕭條席捲全球最嚴重的時刻,瑞士各地的企業紛紛倒閉,寶珀也面臨巨大的危機,貝蒂必須振作起來獨自正面迎戰大蕭條。

貝蒂意識到已經無法像過去一樣一成不變地經營了,她決定獨闢蹊徑,採取一種與眾不同的策略,她暫時擱置了將寶珀發展為一家兼顧所有腕錶類型的品牌腕錶公司,選擇採取單點突破的方案,主攻女士腕錶和女士腕錶機芯。

女士腕錶和機芯都更為小巧和精緻,因而製作難度成倍增加。好在寶珀對小型時計生產技術的打磨從弗雷德里克·埃米爾的時代就開始了,並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女士自動上鏈的腕錶ROLLS。貝蒂正是當時工作室的管理人,對這項技術非常熟悉,她有信心讓寶珀能夠在女士腕錶的領域異軍突起,從而開創一塊新的市場。

但這仍然不夠,傳統制表是一個紮根歐洲、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行業,經過多年教育的歐洲市場是制表企業深耕多年的成熟市場,企業之間的競爭格局也相對穩定,但本身歐洲市場的發展空間有限,大蕭條期間又十分不景氣,尋找增量市場成為貝蒂面前最為迫切的難題。

貝蒂將目光投往美國。相較全球其他地區,美國的經濟狀況相對有活力,能不能讓美國人見識到寶珀Blancpain腕錶的魅力,打開這個巨大的新市場?貝蒂以其敏銳的市場洞察以及勇氣帶領寶珀踏上了通往新世界的大航海之旅。

貝蒂把寶珀的女士腕錶產品銷往美國。為了規避美方對成品腕錶收取的懲罰性關稅,貝蒂想出了一項非常創新且大獲成功的業務模式,她將機芯、錶盤、指針安裝在一個內部的表殼裡,用戶可以自行設計想要的外部表殼,再把半成品腕錶安置在裡面。寶珀的女士腕錶在美國大獲成功,瓊·克勞馥、葛麗泰·嘉寶、瑪麗蓮·夢露……這些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傳奇巨星都是寶珀女士腕錶的忠實用戶。寶珀也成為美國人心中頂級腕錶的代表。

女士腕錶的成功讓貝蒂成功帶領寶珀度過了艱難的大蕭條,並且邁上了一個新台階。後來,貝蒂又創製了堪稱傳奇的Fifty Fathoms五十噚腕錶、Ladybird貴婦鳥女士腕錶和瑪麗蓮·夢露的寶珀雞尾酒珠寶腕錶,對寶珀和制表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瑪麗蓮·夢露珍藏的寶珀雞尾酒珠寶腕錶

在商業上,貝蒂有著嚴謹而堅毅的性格,同時,她又具有女性細膩親切的一面。她不僅認識工作室里的每一個人,還會努力了解他們的配偶和孩子,習慣每年給每位員工都送上一份重要的禮物,每一份禮物都具有某種意義,這些禮物被裝在托盤或者其他銀器里以表鄭重。

憑藉敏銳的商業嗅覺、對腕錶事業的熱愛和親切的為人,那個在寶珀從學徒干起的小姑娘貝蒂·費希特也從一名職業經理人成長為一名真正的企業家,她創新、誠信、敢於冒險、做難而正確的事……

在貝蒂生活的時代,女性若想取得如此成就實非易事,這條由傳統通往現代的道路少有人走過,但總有先行者以其智慧、毅力和強大的意志,走出一條獨屬於自己的路。貝蒂不僅在蕭條的歲月中帶領寶珀突破困局,也找到了獨屬於自己的那條既尊重傳統又接納現代的道路。貝蒂的有生之年中瑞士尚未有女性普選權,成為首位制表公司女性掌門人的貝蒂·費希特, 以自己的人生歷程為同時代的女性展示了生而為女人的另一種可能性。

寶珀Ladybird女裝腕錶

2021年,寶珀女裝腕錶系列正式更名為寶珀Ladybird女裝腕錶系列。為了致敬腕錶界堪稱傳奇的女性執掌人貝蒂·費希特女士,寶珀推出全新鑽石舞會炫彩腕錶,柔美與璀璨靈動並濟,就是對貝蒂女士所代表的的女企業家精神最好的詮釋。

參考資料:

1. 《經濟蕭條與金融危機時期美國婦女就業發展比較研究》,李麗芳

2. 《困境中的獲得與失去——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就業女性》,楊麗紅

3. 《美國的大蕭條時代》,韋克特

4. 《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美國第一夫人——性別視角下的埃莉諾·羅斯福》,呂庶瑾

5.《瑪麗·麥卡錫的她世界——以〈她們〉為例》,黃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9e8702713f28dc4e305725f83f530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