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在意的角落,《這就是街舞6》已經正式開播了。
往年這個時候已經做到決賽的《這就是街舞》,今年在艱難集齊三個隊長之後,才慢騰騰的開播。
雖說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但第一期的播出卻不盡人意。
網上毫無熱度,網友也沒有討論熱情,就算節目組早早官宣了黃渤和韓庚的加入,怕是也挽救不了它的頹勢。
《這就是街舞》該何去何從?
不可否認,《這就是街舞》有很多受眾是街舞愛好者。
但作為一檔綜藝,明星隊長的選擇也直接影響了節目贊助的高低多少,以及粉絲流量帶來的破圈程度。
《街舞6》本次只官宣了三位明星隊長,分別是吳建豪、丁程鑫和朴宰范。
看到這個陣容就知道,節目組這次真是黔驢技窮了。
先來簡單總結下三位隊長的街舞實力。
我看了三位隊長的一些舞蹈作品和街舞大秀,以及不少街舞up主對他們實力的評價。
再結合路人從純欣賞角度出發的評論,總結了以下有效信息。
吳建豪隊長作為本季唯一一位老隊長,也是街舞OG.
他的街舞基本功絕對是過關的,但本次的街舞大秀卻不夠有誠意。
舞蹈編排比較無聊,呈現出來的質感也一般。
當然可以說吳建豪的年齡擺在這裡了,不可能像小年輕一樣活力四射。
但是不是也可以說,再次回到《街舞》的舞台,他已經不像第一次來那樣認真對待?
再看朴宰范隊長,韓團出身的他擁有相當不錯的基本功。
隊長大秀中可以看出他舞蹈動作非常乾淨,前半段的swag范兒拿捏到位,後半段的toprack和freeze也比較不錯。
國內觀眾對朴宰范可能不太熟悉,不過沒關係。
作為《街舞》的老觀眾,我其實不建議大家過分考古明星隊長。
只要對他們的舞蹈實力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就可以了。
不然會影響節目觀看過程中的觀感,從而無法心無旁騖的感受他們在節目中的表現。
最後再看丁程鑫隊長,剛滿21歲的他比起前兩位隊長,確實多了一份青春洋溢。
但就隊長大秀而言,他的表現並不是那麼令人滿意。
先說說優點吧,丁程鑫的街舞框架和肢體表達都很舒服。
控制力不錯,對音樂的理解也有。
缺點也很明顯,比如他的跳法是典型的idol跳法,沒有鮮明的個人特色,跳出來的作品也很像流水線上的東西。
而且跳習慣了編舞的舞台idol都會缺乏battle能力,以及過於關注表情管理而忽視了情緒感染力。
最重要的是,丁程鑫的力量感不太好,有些動作看上去就會拖泥帶水。
以上是明星隊長本次隊長大秀的表現以及他們的舞蹈實力。
總而言之,《街舞》做到第六季,已經把觀眾的口味養刁了。
審美提升了,鑑賞能力也變高了,再拿出這樣的隊長陣容,明顯就不太夠看了。
這大概也是首期遇冷的原因之一吧。
《這就是街舞》走到第六季,大家最想問出口的問題就是:這檔節目還有必要辦下去嗎?
國內很少有綜藝能做到第六季,《街舞》雖然大出圈,還把版權賣到了國外,卻也無法否認它江河日下的現狀。
其實早到第五季,它的頹勢就已經初露端倪了。
但第五季有它的意義所在,比如它改變了以往的玩法,將街舞新人帶上舞台。
不但給了新人學習的機會,更體現了街舞文化的傳承。
所以在官方立場上,第五季的口碑還是相當不錯的。
然而觀眾層面上,就沒有那麼被看好了。
賽制搞得一塌糊塗,花費人力物力請來明星隊長,卻不安排最受期待的battle環節。
趣味性十足的小黑屋選人和隊長參與的齊舞比賽通通沒有。
搞得國內外那麼多大神,一直到最後也沒有誰真正出圈。
回想第三季和第四季那麼多高光名場面,捧紅了國內外那麼多舞者,第五季簡直沒眼看。
後來在採訪中,《街舞》導演陸偉也承認他很後悔改變了第五季的賽季。
並承諾,將在第六季中撥亂反正。
也許這意味著第六季將回歸原本的賽制,恢復明星隊長帶隊PK的玩法。
可我還是想說,這並不能挽回《街舞》的命數。
賽制縱然是問題所在,但究其本質,應該是遺忘初心的節目組導致了觀眾對節目的失望。
從開始做這檔節目,節目組的理念就是要推廣街舞文化,擴大中國街舞的圈層,帶領中國街舞走向世界。
這是個很偉大的理想,很可貴的是,節目組做到了。
但隨著理想完成,節目組開始找不到方向了。
大家不妨想一想,第三季中四位隊長battle結束後和全體舞者一起擁抱歡呼的名場面。
那一刻,他們激動的到底是節目播出後會引發收視狂潮,還是單純的為心底的熱愛而感動?
伴隨著節目大爆,第四季迎來了國外舞者的加入。
也是從這一刻起,節目的味道變了。
從展示街舞文化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娛樂綜藝,沒有目標沒有方向。
《街舞6》想要改變,就要重新做好定位。
搞清楚自己究竟面對的是誰,到底是要做專業的街舞節目,還是做娛樂大眾的綜藝。
並且要找回最初做節目的初心。
初心是個很俗的詞,但沒有它一切都白費。
最後希望《街舞》導演做個人吧,今年看決賽真的不想熬到半夜2點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