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已婚女人的忠告:要懂得,替自己的丈夫保守秘密

2022-04-10     城東李公子

原標題:送給已婚女人的忠告:要懂得,替自己的丈夫保守秘密

01

什麼是親密關係?一種最內在、最深邃、最私密,以及互不設防,彼此能絕對敞開的關係。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所有都暴露給對方,同時也渴望得到對方的接納,包括願意與對方分享自己最內在、最私密的內容。

比如知識、體驗、情感、經歷、性愛、自我等等。

所以分享與信任是相互的,在分享中培養信任,在信任中主動分享,逐漸形成良性的循環。

夫妻之間越來越親密、依賴、信任,更和睦與長久,對家庭建設也能起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婚姻家庭生活煥發出光彩。

做妻子的,所能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能讓丈夫把在外面無法發泄的苦惱都說給你聽。

《人性的弱點》中說:

「如果家裡有個人可以談談自己這一天所發生的事情,不管是好的或壞的,都是很值得安慰的。」

「可以談談」有兩個關鍵的前提:其一,有聽眾(伴侶願意聽,且能做出反應);其二,忠實的聽眾,能為自己保守秘密。

其實許多丈夫,對妻子並不是真的喪失了分享與交流的興致,只是妻子表現出來的是不耐煩,或者讓丈夫覺得自己非常尷尬與難堪,因為妻子並不能做出任何反應、回應,哪怕只是挪動一下身體。

所以男人就不能把話再講下去,等於是對交流熱情的一種打擊,長此以往,完全喪失了分享欲。

能做出反應,這一點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第二點,能替他保守秘密。

02

仔細想想,關於丈夫向你分享的秘密,結果你轉身就將其泄露,講給了另外一個人聽。這會不會讓他感到難堪,或尷尬?

不管是什麼秘密,工作、生活、朋友、親戚等等。

特別是工作上的秘密,泄露出去的後果,可能會在丈夫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帶來阻力、競爭、排擠。如果是在他與同事聊天的時候,無意泄露了出去,隔天很有可能因為同事在中間使壞,被公司暗中排除掉。

又比如丈夫對某一個朋友的認清,但表面上還裝得很好,結果偶然一次吃飯,誰都沒有捅破的那一層窗戶紙,讓你給捅破了,說了不該說,不適宜的話。

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都尷尬,還會讓其他人,對你的丈夫充滿看法,想原來在背後是這樣議論人的。

屢屢這樣,當丈夫覺得你總是守不住秘密,管不住自己的嘴,肯定就不願意再與你分享任何秘密。

因為你管不住自己的嘴,總是會壞掉他的事。

丈夫告訴了你某一個親戚的秘密,但因為你對那位親戚的感覺並不是很友好,很有看法,結果有意地以這種秘密去攻擊對方,或者故意傳出去來詆毀對方。

最後鬧得大家連表面上的相處都沒辦法相處。

最愚蠢的兩種女人,第一種,利用丈夫的信任,套出某種秘密,以便自己和閨蜜相處時有談資。

第二種,當丈夫帶著她去參加某種場合與飯局時,非要逞能,當著眾人的面揭露丈夫的短處、軟肋和缺點,換大家哄堂大笑。

守不住秘密的根本原因,情商低,過於單純,或者是自己的利益心太重,根本考慮不到夫妻是利益共同體,所以只會維護自己的個人利益。

不管原因是什麼,這都不利於夫妻之間那種深層次的信任培養。至少丈夫會對你的行為感到失望與憤怒,發生不必要的爭吵,並且從此以後,都不會再有分享欲,好像一盆冷水直接將他的積極性澆滅了。

最重要的是,丈夫會因此而否定你,遠離你,所以很難培養出內在的親密關係。哪怕只有一次的泄露,也會對夫妻關係的發展,造成極其深遠的影響,甚至會給家庭招來災禍。

常言道,禍從口出。所以有一種人生智慧,叫管住自己的嘴。

03

送給已婚女人的忠告:要懂得,替自己的丈夫保守秘密!

你們是夫妻,是兩口子,永遠都應該達成特別的默契,並去維護共同的利益。別人笑話你的丈夫,等同於是在笑話你,把你的對象看低了,等於是把你看低了,不可能看低你的丈夫,另外對你高看。

夫妻之間的秘密,是不能說給外人聽的,特別是比較私密的事情,防人之心不可無,誰也不是誰肚子裡的蛔蟲。

對外面的人,比如你的閨蜜,你肯定你們倆的關係近,感情好,但你不能保證,她沒有其他的好朋友,有些話傳到其他的朋友耳中,性質就變了。

而且就算你肯定對方的人品,也不能保證,對方沒有情緒激動的時候,畢竟人都不是絕對理性的動物。

一個人知道的秘密,可能就一個人知道,但是讓第二個人知道了,一萬個人都知道了。

你們兩個人的秘密,永遠是你們兩個人的秘密,為什麼許多夫妻之間,會從無話不說到無話可說?有感情的問題,也有交流的問題,但也不能排除,是自己總是泄露伴侶的秘密的結果。

如果你想培養出夫妻之間那種最深層次的信任,最好管住自己的嘴。這也能讓丈夫看清,你是一個拎得清的人,能絕對地把家庭和夫妻放在首位,以後才敢放心地與你自己分享更多的秘密。

你能成為丈夫的聽眾,這很重要,你能成為丈夫的忠實聽眾,這更加重要。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9677c35fae47feb351a4091795317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