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血尿可能是腎壞了?哪些原因引發腎小球腎炎?了解常見症狀

2022-02-13   荊山浮屠話健康

原標題:水腫、血尿可能是腎壞了?哪些原因引發腎小球腎炎?了解常見症狀

李先生近期解尿時,發現自己除了尿量減少、出現血尿外,還注意到自己的手腳都有些水腫的情況,他想起來朋友說出現這些問題,可能是「腎壞了」,這讓他非常擔心,立刻就醫檢查後,才得知自己患上腎小球腎炎。

那麼,究竟為何會患腎小腎球炎?而我們又能通過哪些症狀發現腎小球腎炎,從而及時就醫治療呢?這裡就帶大家一起了解腎小球腎炎的病因、常見症狀和治療方法,與大家一同守護腎臟健康!

腎小球腎炎是什麼?

腎小球腎炎是指腎臟的腎小球出現了炎症反應,對腎小球造成了損傷,其發生原因主要為免疫反應所致;當身體其他部位遇到了感染或因自體免疫疾病,造成大量免疫復合物產生,由於腎臟是人體血液重要的代謝器官之一,所以這些免疫復合物通過血管送到了腎小球,而這些復合物中分子較大的免疫復合體無法通過濾過,從而沉積在腎小球中,形成炎性反應。

引發腎小球腎炎的原因有哪些?

可能引起腎小球腎炎的原因繁多,但通常與腎小球直接遭受感染無關,所以可能跟大家的認知有些區別,以下列出常見造成腎小球腎炎的原因:

1、腫瘤

血液腫瘤或惡性腫瘤如大腸癌和肺癌,可能因其特殊抗原或分泌的因子,促使體內形成免疫復合體沉積在腎小球里,進而導致腎小球腎炎。

2、藥物

服用某些止痛藥、抗生素等藥物,以及部分有腎毒性的草藥,都有可能引起腎小球的病變。

3、自體免疫疾病及血管炎

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會因為免疫復合體的沉積而造成腎小球腎炎;至於血管炎所造成的腎小球腎炎,情形通常比較嚴重,需要積極治療。

4、遺傳

某些患者可能是跟遺傳有關,例如家族性基因導致的膠原蛋白的缺陷,這種如果在早期沒有發現,那麼就可能在較快的時間裡發展為腎衰竭。

5、感染

比如我們日常遇到的病毒和細菌感染都是有可能導致免疫復合物在腎小球中堆積的,像是鏈球菌導致的咽喉炎或皮膚感染,都有機會引發急性腎小球腎炎。

其實,對於我們常見的感冒,如果是細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造成的,那麼也是可能會引發急性腎小球腎炎的,如果一旦急性炎症無法短時間緩解,持續較長時間,那麼就可能轉為慢性炎症,那麼疾病就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慢性腎病階段了。

腎小球腎炎2大類型

腎小球腎炎可以按照病程,分成急性腎小球腎炎以及慢性腎小球腎炎,以下分別說明:

急性腎小球腎炎

急性腎小球腎炎病患大多為幼兒和年輕人,根據臨床的統計資料顯示,約有30-45%的患者會因溶血性鏈球菌引發急性腎小球腎炎;約10-25%的患者則是因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引發的感染,或可能是因為病毒、膿包性皮膚炎或肺炎等疾病,使身體產生免疫反應,導致腎小球出現急性炎症。

慢性腎小球腎炎

慢性腎小球腎炎是指兩側腎臟的腎小球持續發炎超過了1年以上,有些患者可能是斷斷續續出現炎症,那麼時間可能在2年以上,最大的可能是沒有較好的治療的急性腎小球腎炎,長期炎性刺激而轉變的。慢性腎小球腎炎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所以患者不容易發現,或者不注意自身的病情,延誤就醫,最後往往導致腎衰竭,需要終身透析或者進行腎臟移植。

腎小球腎炎5大常見症狀

血尿

腎小球腎炎的患者因體內的腎小球遭到破壞,使紅血球通過腎小球進入尿液中,造成血尿。當患者血量較大時,排出的尿液就可能帶有血絲、血塊,或呈現紅或褐色。然而,大部分患者因出血量較少,導致難以肉眼發現血尿情形,患者需至醫院接受尿液檢查,請醫生做進一步診斷。

蛋白尿

腎小球受破壞之後,過濾蛋白質的功能就會因此損壞,導致大量的蛋白質進入腎小管,形成蛋白尿。而當患者出現蛋白尿時,尿液中會產生許多泡泡,且症狀不會在短期內消失。這個一般是大眾判斷異常的重要指標。

水腫

嚴重蛋白尿如果合併低蛋白血症,會造成四肢及臉部水腫。而造成水腫的原因不僅是腎小腎球炎,也可能是心臟功能不全、肝病、甲狀腺疾病等,因此必須請醫生仔細檢查原因,再加以治療。

尿量異常

腎小球腎炎往往到了晚期才會出現尿液減少的情形,因此不建議單以尿量多少判定有無患病。

高血壓

腎小球腎炎會使水分和鹽分在體內累積,造成血液量增加而引發高血壓。

除了上述幾種常見症狀外,腎小球腎炎嚴重時還可能出現尿毒症,甚至導致腎功能遭到損害,並引起噁心、嘔吐、貧血、食欲不振、呼吸困難和疲勞等症狀。如果患者符合以上症狀,請儘快就醫接受專業檢查,另外,要避免自行購買止痛藥物緩解,延誤治療時機。

3方法診斷腎小球腎炎

小便檢查

通過常規尿液檢查及24小時尿蛋白定量,可了解病患有無血尿及蛋白尿的情況。

抽血檢查

可以確認血糖、血脂數值有無異常,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

腎穿刺活檢

這個可以準確確認腎臟功能受損的程度,以及診斷患者感染何種類型的腎小球腎炎。

控制免疫功能, 治療腎小球腎炎

一般來說,腎小球腎炎通常會以類固醇作為一線用藥,主要用於抑制免疫功能,減少免疫復合體的產生,但並非對於所有種類的腎小球腎炎都能產生效果,這是需要醫生對患者進行評估用藥的。如果患者合併高血壓的狀況,醫生則需開降血壓藥物幫助患者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然而,如果類固醇效果不佳,可能會考慮使用其他藥物或免疫抑制劑,以強力壓制淋巴功能,以達到更強的免疫抑制效果,但這時候可能會出現副作用,如出血性膀胱炎、脫髮、白血球低下、生殖功能下降等副作用。

另外,根據不同的病情,醫生可能會採取在短時間內用高劑量的類固醇藥物,加強免疫壓制效果;或使用血漿置換將病人血液通過血漿分離器,將血液中的免疫復合體過濾出去,改善炎性症狀。

幾個日常小技巧,預防腎小球腎炎

保持免疫機能穩定,減少感染是預防腎小球腎炎的關鍵,建議大家可採行以下方法:

平時應避免過於勞累,每天最好睡夠7-8小時,才能有效預防腎小球腎炎及其它腎臟相關疾病。

肥胖者應減重,少吃高油脂和高糖分的食物,以減少對腎臟及心臟的負擔。

避免服用會傷害腎臟的止痛藥及抗生素等藥物。

避免憋尿並多補充水分,以降低因泌尿道感染而引發腎小球腎炎的風險。

注意個人衛生、外出時請戴上口罩,與上呼吸道感染者保持適當距離,以防遭傳染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