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殘酷的革命鬥爭年代裡,很多的革命前輩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還有很多的將軍們烙下了殘疾。在1000多位開國將帥中,僅獨臂將軍就有12位之多,他們分別是賀炳炎、彭紹輝、余秋里、晏福生、左齊、朱聲達、蘇魯、陳波、彭壽生、彭清雲、童炎生、廖政國。
不過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以上世紀80年代的兩山輪戰期間,也湧現出了很多的鐵血軍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廣西總隊政委,獨臂將軍丁曉兵的經歷也堪稱是一段傳奇。
最早的特種兵
1984年老山戰役之後,越軍仍然不甘心,不斷地調集重兵,進行反撲,都是被我軍打敗。但是越軍很注重特種兵的建設,越軍有規模龐大的特工部隊,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特種兵部隊。
越軍的這些特工經受了抗法戰爭、抗美戰爭長達20餘年的戰火考驗,部隊素質很高,戰法純熟。越南特工部隊能夠吃苦是世界聞名的。他們經常衣不遮體、光著腳板作戰。執行任務時,每個特工隊員一般只帶2到3天的食物給養,其餘的要就地採集野物充飢,在戰術方面,越軍特工十分擅長山地叢林作戰,經常給我軍造成很大的傷亡。
1984年,為了對付越軍的炮兵,我軍曾花幾十萬美元從英國進口了兩部「辛柏林」炮位偵測雷達,這種雷達的性能十分先進,能夠在準確地捕捉越軍迫擊炮陣地的位置,在多次壓制越軍炮兵的戰鬥中效果良好,打得越軍很是狼狽。為了保護「辛柏林」雷達,前線部隊還派了一個連隊執行保護任務。
1984年7月6日,越軍的一支特工分隊從我軍陣地接合部秘密滲透進來,突然同時襲擊了「辛柏林」雷達站、160迫擊炮陣地和附近的警衛部隊駐地。越軍特工打得乾淨利索,10分鐘結束戰鬥,我軍警衛部隊措手不及,傷亡50餘人,一台發電車被炸毀,一部雷達受到破壞。
此次事件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震動,鄧小平找來解放軍總參謀長楊得志,對他說:「越南軍隊的特工這麼厲害嗎?他們的特工可以進來,我們的偵察兵為什麼不能出去?」
為此,軍委立刻調武漢軍區和成都軍區的精銳偵察分隊分別組成了第1、2、3、4、5偵察大隊,共3500餘人,於1984年7月21日秘密進入兩山戰區參戰,歸昆明軍區前指指揮,執行巡邏、警戒、滲透、偵察、捕俘、伏擊、破襲、反特工、引導炮兵、配合步兵作戰等任務,保障老山、者陰山主戰場的翼側安全。
到1989年1月,濟南軍區、空降兵部隊、新疆軍區、蘭州軍區、北京軍區、北京衛戍區、天津警備區、瀋陽軍區也均派出精銳偵察分隊,又先後組成了10支偵察大隊,輪番進入兩山戰區實施偵察作戰。這15支偵查大隊就是我軍特種兵部隊的雛形,能夠進入偵查大隊的,都是各軍千挑萬選出來的精英,丁曉兵也被成功選中 。
一等功臣
1965年9月,丁曉兵出生於安徽合肥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丁曉兵一家三代都是當過兵,所以父親在給他起名時加了個「兵」字,希望他長大後能夠參軍入伍。1983年10月,丁曉兵不負眾望,順利參軍入伍。
丁曉兵七歲練武,還曾被合肥武術協會發掘並吸收到協會裡。所以剛參軍沒多久,解放軍某軍在組建偵察大隊的時候,就把他給招進來了,成為了一名偵察兵。
1984年秋,入伍剛滿一年的丁曉兵隨剛組建的偵察大隊開赴老山前線。到了前線後,由於是剛入伍一年的新兵,上級為了他的安全著想,一直都把他放在後方訓練,始終不給他到前線執行任務的機會。
眼看著戰友們都去過前線了,丁曉兵有點著急了,有一次連長和指導員正在連部帳篷里制定作戰計劃,丁曉兵直接闖了進去,拿出一柄匕首劃破手指,以殷紅鮮血在靶紙上寫下了一封入黨申請書: 「我堅決要求參加戰鬥,打頭陣,當尖兵,請組織在戰鬥中考驗我!」連長,指導員,排長都被丁曉兵的舉動給感動了,於是批准他到前線執行任務。
之後丁曉兵到前線執行了20多次任務,俘虜了多名越軍特工,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捕俘手。然而戰場情況是瞬息萬變的,有一天凌晨,丁曉兵和戰友們摸到了敵人陣地附近,成功俘虜了一名越軍士兵,但是等他們回撤的時候,卻撞上了大批越軍,狂風暴雨般的子彈,炮彈向他們打來,丁曉兵和戰友們且戰且退,想要快速脫離戰場,但是敵人敵人苦苦地糾纏以及戰俘的反抗等,極大程度拖延著他們撤退的速度。
正在戰局陷入僵持的時候,突然有一枚手雷從天而降,眼疾手快的丁曉兵拿起來就朝著遠處扔去,然而手雷就在脫手的一剎那轟然爆炸,緊接著便是一陣強烈的頭暈目眩席捲而來。這時候,俘虜也趁機掙脫逃跑,丁曉兵強忍著傷痛追了上去,一腳將俘虜踹倒在地,再度控制了這名越軍戰俘。
然而等到他成功控制了越軍戰俘後,才發現自己的右臂肘部已經被炸斷,僅有絲絲縷縷的筋肉相連,而隨著他摔倒在地,裸露在外的骨頭插進了地上的泥土當中。此時越軍又追上來了,丁曉兵和戰友們不得不押著越軍俘虜,邊打邊後撤。
後撤的過程中,丁曉兵和他的戰友穿梭在樹林之間,然而越北地區的樹林十分茂密,樹枝經常會掛著他已經不受控制的右臂。為了不影響撤退的速度,丁曉兵狠下心來取出隨身攜帶的匕首,直接將右臂剩餘的相連筋肉切斷,而後將斷臂別在腰帶之中。三公里的山路,丁曉兵和戰友們邊打邊撤,走了四個小時才被增援部隊接應過來。
增援部隊趕到時,丁曉兵身後已經留下來了3公里長的血路,傷口還在不斷失血。丁曉兵看到自己人後,再也撐不住了,當即暈倒了過去,趕來的醫生看到他還有呼吸,但是如何救回丁曉兵的生命依然是個難題,他的血管因失血過多而乾癟,導致沒有血壓而無法輸血。
面對這種情況,一名老軍醫趕過來,切開了丁曉兵腿部動脈血管,強行壓進2600CC血漿,之後又用直升機將他緊急送到了昆明空軍醫院進行治理,經過三天三夜的搶救,丁曉兵才徹底地擺脫生命危險。戰鬥結束後,丁曉兵被破格提干,榮立一等功。
鐵血軍人
1988年,丁曉兵以全優的成績從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畢業。軍校畢業之後,當時很多單位都想招這位一等功臣進來,他的家鄉安徽省政府想聘請他擔任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常務副理事長,只要他點頭,就可以立馬享受副廳級待遇,不僅工作清閒,還給他提供汽車和住房,在當時那個年代,這種待遇可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
不過丁曉兵拒絕了,他不想離開自己熱愛的部隊。當時軍隊內部知道他願意繼續留下來後,也十分高興,讓他到南京正在學院擔任教學工作,或者是到機關工作,工作都比較清閒,待遇雖然比不上安徽省政府給的條件,但在當時也是相當不錯的。
但是丁曉兵不想留在機關,他說:「部隊需要的是衝鋒陷陣的戰士,不是頭罩光環的偶像。」所以,他放棄了鮮花鋪就的陽光大道,執意要去連隊,要去基層帶兵,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丁曉兵的選擇讓很多人都出乎意料,一是他們不明白丁曉兵為什麼要放棄如此優厚的待遇,回又苦又累的基層部隊,二是他們覺得少了一隻胳膊的軍人,怎麼去基層連隊帶兵,以前的老團長,老師長知道後把他訓斥了一頓,問他現在連槍都拿不了,連子彈都裝不進去,怎麼帶兵?
不過丁曉兵很快證明了自己,他被分配到安徽無錫鳳凰山腳下的一個連隊擔任指導員後,天天和戰士們摸爬滾打在一起。由於獨臂打不好背包遲到了十分鐘,他就站在全連面前做檢討,之後他開始苦練用一隻手打背包,他用手扯,用牙咬,用膝蓋頂,嘴角咬出血,牙齒拽裂了,手掌也磨破了,被子和背帶上都是血淋淋的,最後在短短十天內就將打背包的時間練得和普通戰士一樣。
不過打背包還只是一項簡單的內容,他之後又學習用左手寫字,投彈,射擊,單手做引起向上。為了達到標準,丁曉兵白天黑夜地進行練習,僅剩下的一隻手和一隻胳膊練得血淋淋的,到處都是傷疤。最後到了年終軍事訓練考核的時候,八門課目,丁曉兵七門優秀,一門良好,戰士們佩服地說道:「指導員一隻手,比我們兩隻手都強!」
2003年,淮河突發洪水,擔任團政委的丁曉兵主動請纓,率部迅速開到抗洪搶險第一線。丁曉兵和戰士們一起扛沙袋,加固大堤。有一次提拔上出現一處特大管涌,丁曉兵摘掉假肢,大吼一聲,縱深跳到了洪水中,長時間的浸泡,使得斷臂上的傷口縫合處都出現了嚴重潰爛,戰友們看了之後都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暗暗驚嘆丁曉兵的這種意志力。
從戰士到將軍,丁曉兵一生獲得榮譽無數,但是他從來沒有給自己撈過任何好處。2004年初,部隊駐地自來水工程需要進行招標,一個老闆拿著裝有兩萬元現金的茶葉盒來到家裡,被丁曉兵當場趕了出去,並取消了他的競標資格。
還有一次,一個房地產公司老闆找到丁曉兵,對他說可以以成本價賣給他一套160平方米的新房,但是希望丁曉兵這位一等功臣能夠穿著軍裝去開盤儀式上亮個相,這是很多人都夢寐已久的事情,但是也被丁曉兵一口回絕了。
從軍30餘年,滄海桑田,整個中國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丁曉兵還是30年前那個戰鬥英雄,還保留著當年的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