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兄弟,雖然魯迅舉世聞名,但默默無聞的老三人生更圓滿

2022-02-21     生活幸福

原標題:周氏三兄弟,雖然魯迅舉世聞名,但默默無聞的老三人生更圓滿

我們無從選擇我們命運的框架,但我們放進去的東西卻是我們自己的。——哈馬舍爾德

人生的境遇從來都是被時刻關注的話題,似乎命運成為了所有人今後生平走向的唯一衡量標準。事實上,多數時候人沒有選擇命運的餘地,可那顛沛流離的歲月流轉之間,留在世間最終決定生命結局的,無疑是個人的選擇。

即便是相同的人生起點也能夠塑造截然不同的遭遇和結局。民國時期曾經親密無間的周氏三兄弟,最後因為個人的理想抱負和不同的選擇而漸行漸遠。他們日後無一不在當時社會留下濃墨重彩的筆觸,可後世的評價和個人的結局,似乎早已給出了命運的答案。

他們即是民國時期生長於紹興地區的周氏三兄弟。在人生最初的階段,他們擁有完全相同的成長經歷。可光陰流轉,他們都變換了模樣。老大周樹人便是如今家喻戶曉的文豪魯迅先生,他也是三兄弟中名聲最盛的一人。

老二周作人,曾被譽為民國散文第一人,文學造詣無人能出其右。令人惋惜的是,他終是因為糊塗的選擇走向了人生的歧路。雖然魯迅名滿天下,而老三周建人相比兩位兄長似乎少有人知,不過最圓滿的還是他。

家喻戶曉的文豪魯迅

魯迅先生若是稱其為人盡皆知似乎也絕不為過。事實上,作為周氏兄弟中最有名望的一人,從來都是當之無愧的。魯迅原名周樹人,早年間與兩位兄弟一同生長於紹興周氏家族。

相傳周家在清朝乾隆時期最為興盛,一度在當地擁有極高的威望。可惜的是,隨著社會變遷,原本人丁興旺的周氏家族勢力日漸衰微,在魯迅出生之時,早已不復當年光景。

魯迅先生和老二周作人年齡相仿,早年間的家庭生活也大同小異。魯迅先生從一開始拜讀於當地的私塾"三味書屋"起,又先後奔波流轉於各地求學,最終東渡日本進行深造。

正如今日廣為人知的事實,魯迅先生在外學醫,之後因為國家危難棄醫從文,於1909年間正式回到祖國。魯迅此後也開始以教員身份定居生活。

能夠給社會帶去光明的存在,必然也同樣有著無人能及的頑強意志。1918年是魯迅首次走向大眾視野的開始。《新青年》上正式刊登了歷史性著作《狂人日記》。

一時間,國內外的文壇開始為之轟動,魯迅也正式邁向了自己人生的全新篇章。遺憾的是,僅僅一年後魯迅就與老二周作人分道揚鑣,其中的緣由則多是耐人尋味了。

此後,魯迅先生更是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學創作之中。經由他的筆下,當時社會的黑暗表象顯露無疑,民眾也逐漸接受和認可了這位無人能及的當世文豪。魯迅先生最終名滿天下,卻沒能夠迎來新時代的曙光。1936年,積勞成疾的魯迅倒在了黎明前夕,同時也有萬人悲痛送行。

無奈淪為漢奸的老二

若是魯迅先生的一生跌宕起伏而受人敬仰,那與他有過幾乎相同經歷的老二周作人則更多是令人唏噓感慨。

實際上當年伴隨魯迅先生一同前往日本學習的人中就有周作人,不過他選擇的專業是土木工程。毫無疑問的是,日後周作人也放棄了原本進修的專業,專心投入到了文學領域的創作之中。

魯迅回國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11年,周作人也帶著自己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返回故鄉。起先,他也為了維持生計做起了教師。同時,在魯迅的影響下,他也沒有放棄繼續從事著文學創作。

相比魯迅先生澎湃而激烈的文字特點,周作人的散文大多飽含著充沛的中外古今的文化素養,一時間受到了眾人追捧。可不久後,他便與兄弟產生矛盾,開始了獨自居住。一個草率的決定和錯誤的抉擇多數時候將影響半生,甚至無可挽回。

周作人此後的一個選擇,將他的人生軌跡盡數偏移。抗戰期間,國內社會矛盾四起,周作人卻因為個人的慾望選擇了參與出席日本人和偽政權人士組織的會議。更令人不齒的是,他竟來到汪偽政府任職,坐實了漢奸之名。

經此一事,他在被判處14年刑罰,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勉強憑藉翻譯身份留在北京。直到動盪時期,他又因為早年經歷受到百般折磨,最後在抑鬱消極中離開人世。

人生最為圓滿的老三

雖然魯迅舉世聞名,但他的人生還是留下了些許遺憾,而默默無聞的老三周建人,人生反而更圓滿。實際上,周建人的遭遇和他個人的選擇關係很大。早年間同樣迫切求學的他,因為不舍家中老母就決定留在老家自學長大。因為沒有兩位兄長的才學,周建人早年的成長經歷也頗為平淡。

在長久的平凡生活中,魯迅的文字和精神影響一直是周建人心意所向。他始終對大哥魯迅先生的作為抱有同感,在1921年間也受到魯迅推薦到上海從事編輯工作。同時,有著進步思想的他也長期投身於愛國救亡運動。直到1948年,周建人正式加入了我黨。

能夠堅守內心追求的人,必然也能收穫旁人無法企及的生平。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周建人又先後參加了第一次政協會議和擔任中央政府出版總署副署長的職務。1958年,周建人正式擔任浙江省長一職,此後也同樣身兼要職數年,為新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最後官至副國級,享年96歲有餘。

不同的選擇雖然看似不能決定長久的未來,但在個人的人生走向之中卻是舉足輕重的存在。世人往往感嘆歲月蹉跎,卻不曾設想其中承載了多少難以傾訴的遺憾。若要人生趨於圓滿,除了命運的擺布,更加重要的還是如何走好未來每一步的決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83efd3bd8b3811f9deebb4deed9a9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