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氫能黨委書記、董事長黃曄:推動陝西氫能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2023-11-13     全國能源信息平台

原標題:陝西氫能黨委書記、董事長黃曄:推動陝西氫能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陝西氫能黨委書記、董事長黃曄:推動陝西氫能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今後,陝西氫能將深入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戰略,主動拿出讓政府滿意、市場認可的方案,為陝西省打通氫能產業鏈、構建氫能社會、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作為全國首個省級氫能運營平台企業,我們統籌陝西省政策、資本、市場、人才、技術資源,搶抓氫能產業發展戰略機遇,聚焦氫製備、氫裝備、氫應用、氫科技、氫金融等產業板塊,規劃為先、謀定而動,先行啟動建設國家綠氫示範基地、制氫示範園區和裝備製造示範園區等重點項目。」近日,就如何用各種創新舉措引領氫能產業新賽道等話題,陝西氫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西氫能」)黨委書記、董事長黃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黃曄表示,今後,陝西氫能將深入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戰略,主動拿出讓政府滿意、市場認可的方案,為陝西省打通氫能產業鏈、構建氫能社會、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創新模式

協調產業鏈上下游企業

「公司正式成立之前,我們籌備了一年多,對全國相關的企業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和研究,最後提出公司要有別於其他主體。」黃曄說,「以資本為紐帶、以科技為支撐,這樣的企業才能夠為社會持續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在此背景下,陝西省國資委同榆林市政府組織央、省、市三級國企,組建了氫能產業平台——陝西氫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並於2022年12月31日掛牌運行。如今,陝西氫能發揮統領陝西省氫能產業發展作用,統籌陝西省氫能供應、產業基礎和市場空間整體布局,整合氫產業各類資源,科學有序開展氫能技術創新和應用示範,構建協同發展的氫能產業發展局面。

「我們把社會資源統籌起來,既不擾亂市場,也不給政府添負擔,創新性地採取『合夥企業+平台公司』的企業架構,把股東變成合伙人,把決策權交給平台公司,以新體制探索新路徑。」

另外,在管理模式上,陝西氫能採用「雙GP+雙執伙」管理體制,最大程度賦予管理層重大事項決策權,保障企業市場化高效運行。「這樣的話,公司不僅有了政策保障,更重要的是能夠很好地貫徹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明確『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向。」

平台發力

引導產業生態鏈可持續發展

平台已搭好,只等項目來。「目前,我們主要聚焦『工業用綠氫』和『交通領域』兩條產業生態鏈。」黃曄介紹。

其中,工業用綠氫即風光—綠電—儲能—綠氫—工業原料產業鏈條,而在交通領域即建設從制氫工廠、加氫站、燃料電池核心裝備、氫能重卡的閉環全生態。「圍繞上述產業生態鏈布局產業項目,從而帶動榆林市氫能產業裝備製造、技術研發、人才引進等工作有序開展。」黃曄說。

當下,陝西氫能正積極搭建氫能重卡運力場景。今年4月,首批20輛氫能重卡成功發車,預計年可實現煤炭運力100萬噸。」黃曄介紹,「通過這20輛車的示範運行把產業鏈銜接起來,讓他們運行一段時間,不斷地尋找背後的問題,然後再有針對性地去解決,使它們真正不虧損、能盈利,最後在社會上逐步推廣開來,形成一條可推廣的產業鏈。」

榆林,作為一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如何把這些二氧化碳消納掉?陝西氫能有著自己的秘訣。

「將來還得要靠綠氫和綠氧來支撐。所以,我們必須利用豐富的新能源來實現這個目標。」據黃曄介紹,公司規劃了400萬噸的項目,還要構建陝蒙聯動、陝蒙協同,目前已經做了一個33萬噸的榆林—鄂爾多斯協同發展的方案。另外,3000方/小時制氫示範園區已完成立項和林地手續辦理,占地3000畝的高端裝備製造示範園區完成投資備案。今年簽約27家鏈上企業,與9家企業的裝備製造達成落地合同,擬開工建設4個項目。

氫能產業要發展,必須靠創新。「我們主要依靠兩個創新平台:一是與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開展固體氧化物電池研究與產業化合作,在榆林落地中國西部(榆林)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高端製造基地項目;二是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成立了西安交大-陝西氫能儲能技術創新聯合體,依託國家儲能平台載體和以何雅玲院士為引領,共建儲能創新研究院、共建儲能學院、共建儲能孵化器,合作開展儲能關鍵技術聯合攻關。這兩個平台是開放式的,主要由我們出題、兩個平台來答卷、最後政府來考核。」黃曄說。

突破瓶頸

全力培育氫能產業發展生態

與氫能發展先進的城市相比,陝西的氫能產業發展仍然較慢。

「目前,我們遇到的最大阻礙就是思想觀念的束縛。」黃曄坦言,建議省、市兩級有關部門成立氫能產業部門,專門研究氫能產業發展規律,用新理念去引領行業發展,用行動帶動項目快速落地。

在黃曄看來,推動陝西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壯大,還需多方協同前行。首先要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對綠氫製備、加氫站、燃料電池、新型儲運氫、燃料電池商用汽車整車製造等進行不少於十年的產業政策支持;其次要構建氫能全產業鏈示範基地,規劃引領、示範先行,開展「制氫、儲氫、輸氫、加氫、用氫」項目建設,並建立完整的小試-中試-首套示範-產業化應用的創新體系;最後,還需要多渠道資金支持,通過設立氫能產業引導基金、銀行貸款、公司上市等形式,保障產業發展資金需求。

著眼未來,陝西氫能堅持「規劃引領、謀定而動」的原則,建立了「1+11」發展規劃體系,即由1個總體產業發展規劃和11個具體專項規劃構成。黃曄說:「這個規劃體系基本實現了公司主要業務和重點工作全覆蓋,從各項業務板塊對公司在全省氫能產業發展中的戰略引領和統籌協調作用作出部署,全方位構建氫能產業生態,將助推陝西傳統能化轉型升級和綠色低碳轉型工作有效推進。」

「今後,我們將按照陝西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統領陝西氫能產業發展,統籌氫能供應、產業基礎和市場空間整體布局,協調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整合氫能產業各類資源,積極踐行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和人才創新,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融通供應鏈,科學有序開展氫能技術創新和應用示範,探索成本更低、安全可靠的氫能發展路徑,全方位構建氫能產業生態,構建協同發展的氫能產業發展局面,推動全省氫能產業走在全國前列。」黃曄信心滿滿地說。

文 | 張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7efdbfd25302eb16682a56c615e0b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