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噓」,是我們每天必做的事!
相信每次結束之後,你總會忍不住瞥一眼自己的戰果。
那細心的你有沒有發現:你尿液的顏色,似乎總是不一樣!
可能早上的時候,尿是透明色的;到了中午,就是黃色的;有的時候甚至是紅色的……
有些人不以為然,覺得能正常尿尿就行了;
有些人卻提心弔膽:尿的顏色這麼花,是我們的身體出問題了麼?
尿液顏色有異常,是不是預示一些疾病呢?正常的尿液又是什麼樣的?一起來看看吧!
一、
一泡尿是怎樣煉成的?
我們都知道,當進食以後,食物就會被送到胃裡。
由胃液消化後,然後到達腸道溶解,最後排出人體形成了粑粑。
那麼,我們尿出來的尿液也是這樣的過程嗎?
實際上,尿液和粑粑在腸道里就已經分道揚鑣了!
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人體每天可飲用的液體約為2500~3000ml,包括水、飲料、菜湯等!
當這些液體進入身體後,因為腸胃無法消化這些液體,只能通過大腸粘膜,把它們送到別的地方去分解。
當你喝下去的飲料、水、菜湯通過大腸粘膜排出水分後,它們會和血液混在一起,通過血管在全身流動。
它們有的去了心臟,有的去了大腦,有的去了肝臟,有的去了腎臟。
因為這些液體成分不一,所以血液成分某種程度上就會被改變,導致血液粘度增加,長此以往就形成了血栓,致使血管閉塞。
不過,大多數情況,這些液體90%都會在血液循環過程中,通過腎動脈被腎臟所吸收,然後過濾、分解形成尿液。
小編就簡單拿拍照來舉例,我們喝下去的液體,就像是我們用相機拍出來的原始照片,想要發朋友圈,還需要挑挑揀揀後用美圖軟體修飾修飾。
腎臟,就是這個美圖軟體。
挑揀原始照片的步驟(過濾液體),是一個叫腎小球的組織完成的。
當攜帶水分的血液流經腎小球時,血液里的水分、電解質和小分子有機物會被過濾出來,形成原尿。
但是,這些過濾出來的成分還是沒辦法被人體吸收,只好由一個叫腎小囊組織收集後,轉交給專業的修圖軟體——腎小管和集合管。
在腎小管和集合管的專業操作下,這些液體將進行更加劇烈的濃縮和稀釋。
例如,葡萄糖、蛋白質、99%的水分、鈉、鈣和尿素等營養分子會被重新吸收、分解進入血液;而沒用的部分,加上氫、鉀、肌酐等物質的分泌,最終形成沒用的尿液。
據統計,兩顆腎臟每天可形成原尿180升,相當於18大桶飲用水;而最終的尿液,只有1-2升;
尿液形成後,腎臟里的腎盞、腎盂這些組織,就會把它們收集起來,經過輸尿管,源源不斷的向下流入膀胱。
膀胱像一個半圓形的盆子一樣,有最大800ml的容量來暫時儲存尿液。一般300ml就會有尿意;500ml就會因為憋尿過多而產生疼痛。
因此,雖然腎臟24小時連續不斷生成尿液,但我們每天排尿的次數都可以被控制!
二、
神奇的尿液
很多人以為,尿液排出去就沒用了,舒爽只要那一瞬間就夠了。實際上,尿液的神奇用途可多了!
例如動物的尿液中,有一類名為主要尿蛋白(major urinary proteins,MUPs)的信息素,這種信息素會形成一種獨特的信號。
在動物界裡,它們可以利用其來判斷是否要標記一塊領地,或者入侵別人的領地。
你可能不相信,尿出去的尿液,還能重新變成可飲用的水。
美國的一部紀錄電影《美國的秘密航天英雄》(America’s Secret Space Heroes)中,美國科學家們詳細解釋如何將太空人們排出的尿液轉換為可供太空人們飲用的水的方法。
影片中,工程師詹妮弗·普魯埃特介紹了如何運用人造重力來幫助相關設備在太空失重環境下仍然能夠正常工作,從而得以順利實現尿液的凈化處理工作。
尿液甚至還能阻止戰爭。
在比利時,曾經有個叫於廉的小男孩,他發現了外國特務用炸藥準備炸毀市政府,情急之下,他用自己的尿液澆滅了炸藥引線。
就這樣,一場危險的爆炸消弭於無形,人們還特意為他建造了雕像紀念。
最神奇的是,尿液還會隨著我們健康情況的改變,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尿液顏色呈淡黃色,其色素主要來自尿黃素及少量的尿膽素和尿紅質,這些物質都是身體新陳代謝的產物。
但是如果喝水少的時候,顏色就會變深;如果大量飲水時,尿量也會明顯增加,尿液被稀釋,尿色會變更清澄,甚至透明。
如果出現別的顏色的尿液,那大家就需要注意了!
假如是鮮紅或深紅色的尿,可能是泌尿系統出了問題,如尿道炎、泌尿系統結石等。
一般這樣顏色的尿液,同時還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問題的話,建議儘早去醫院泌尿科就醫。如果是無痛血尿,就要小心腫瘤悄然來襲。
假如長期是濃茶色或黃褐色的尿,可能是肝臟出了問題。
如果是乳白色的尿,可能是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引起的;
如果同時伴有排尿異常、發熱、腰痛時,則提示嚴重泌尿道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或腎結核。
中國國民健康科普讀物曾發布了一張《人體尿液顏色與健康關係》的表,大家可對照以下圖表,多多關注自己的尿液顏色。
三、
如何科學尿尿?這些要注意
儘管尿液是人體每天排出的「垃圾」,但它也是健康的「晴雨表」。
因此,我們不僅要科學排尿,還要保護好負責生產尿液的腎臟。
1
千萬不要憋尿
上文說過,當膀胱內尿液超過300ml,就會有明顯的尿意;超過500ml,膀胱就會因尿液過度充盈導致膨脹、肌緊張。
長此以往,則會有排尿不暢、尿頻等困擾。
同時,尿憋久了,膀胱壁血管受壓,就會造成黏膜變薄、保護層受損,會讓細菌沿著尿道逆流而上,很容易造成泌尿系統感染。
2
儘量坐著尿尿
很多人覺得,只有女生才坐著尿,男生站著尿就是了。而且在公共衛生間,坐馬桶上尿尿並不衛生。
實際上,坐著尿好處多多,首先尿液不會四濺,洗手間會更加整潔衛生。
其次,坐著的姿勢能夠讓前列腺和膀胱的肌肉放鬆,尿得更快、更乾淨。建議廣大男生可以偷偷嘗試一下。
3
正確攝入水分,少喝飲料
科學計算,人一般是以一天2000~2500ml喝水量為宜。夏天由於出汗多,不做劇烈運動的話,2500~3000ml就可以了。
所以在早上的時候,喝一杯白開水,能夠增加排尿量,促進體內毒素和垃圾的排出,有利於身體的健康。
別的時間,最好是吃午飯和晚飯前後,這個量大概是500毫升,大約是1到2杯水左右。睡覺之前最好不要喝水,因為喝水就意味著會增加尿量。
還要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千萬不要把飲料當水喝!
深圳衛視曾報道過一個新聞,寧波一個小伙子一天喝10瓶碳酸飲料,喝到反覆噁心嘔吐。
結果3天後因肝功能、心臟、腎功能衰竭,最終失去生命,年僅20歲。
許多飲料,比如奶茶、可樂,含糖量特別高,長期、大量飲用,很容易引發糖尿病、肥胖等情況。
當糖的含量過多時,如果胰島素無法快速分解糖分,蛋白質、鈣、葡萄糖等營養分子就很容易在血管里循環累積,演變成動脈粥樣硬化。
因此,飲料、奶茶不是不可以喝,一定不要當水喝。
尿尿看似簡單,卻是人體代謝循環系統里不可缺少的一環,所以大家一定要聽小編的話:
認真尿尿,保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