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帥曉梅:從整本書閱讀中發現文學與生活的意義

2023-12-19     紅網

原標題:株洲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帥曉梅:從整本書閱讀中發現文學與生活的意義

湖南省義務教育教師閱讀指導能力提升培訓班現場,株洲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帥曉梅作專題分享。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蔡娟 通訊員 金劍 白潔 長沙報道

12月16日至17日,湖南省義務教育教師閱讀指導能力提升培訓班在長沙舉行。培訓開設全學科閱讀、科學閱讀、整本書閱讀等專題講座,開設小學段、初中段閱讀教學現場觀摩課堂。全省300餘名小學和初中語文教研員、語文老師到場學習。

在12月17日的專家講座中,株洲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教師用書編者帥曉梅作專題分享。她以《基於課標與教材的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實施》為題,從課標、教科書中的整本書閱讀要求出發,聯繫株洲市中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提出了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施方法。

讓孩子愛上閱讀

「在每一版新語文課程標準里,關於整本書閱讀的篇幅都在逐步增加。」帥曉梅說,2001年的課程標準首次提出了「整本書閱讀」,規定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145萬字;2011年版的課程標準有了更多要求,提出了進行課外閱讀評價的方法;到了2022年,整本書閱讀已經作為課程內容的六大任務群之一,在學習目標上有了非常詳盡的要求與提示。

帥曉梅曾參與統編教材的編寫工作,她重點介紹了教材中關於整本書閱讀的主要陣地——「快樂讀書吧」板塊。「快樂讀書吧」的閱讀材料從單篇連綴到真正意義的整本書,首先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習慣,再逐步擴展到能力發展。「『快樂讀書吧』,『快樂』二字不容忽視。其核心價值是讓學生愛上閱讀,喜歡閱讀。從小養成閱讀習慣,成為終身閱讀者。」她如此闡釋。

同時,帥曉梅建議,除了「快樂讀書吧」,老師還可以根據課文引導孩子進行整本書閱讀。如課文《火燒雲》,它是選自於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可以由此引導學生閱讀;又如,由課文《那個星期天》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務虛筆記》。

關注兒童閱讀的全過程

在講座中,帥曉梅分享,教師要關注兒童閱讀的全過程,持續激發閱讀興趣,有機滲透閱讀策略,交流分享閱讀收穫。「整本書閱讀經過多年的發展,一般分為三種課型:導讀課、推進課、交流課。」她強調。

三種課型分別如何開展?帥曉梅分享了一些可供借鑑的課堂活動與設計。如導讀課可以從標題、插圖、封面等角度入手,讓學生有興趣地讀起來。她舉例一位株洲教師曾在一堂《安徒生童話》導讀課上這樣引導學生:「安徒生有多高?安徒生是個左撇子嗎?安徒生的父親是什麼職業?安徒生在歐洲旅行過多少次?安徒生現在有多少歲?安徒生創作的與中國相關的童話是什麼?」由此引發了學生閱讀安徒生及安徒生作品的興趣。

「推進課以精讀為例,為了讓學生有目標地讀進去,可以指導學生設計一份合宜的閱讀任務單。」她以著名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麼》為例,指出其閱讀任務單就可以用「科學術語曬一曬」「科學實驗做一做」「趣味文字抄一抄」「問題清單試一試」來推進。

「交流課,是感受的課堂。」帥曉梅說,「可以設計豐富的活動和富有挑戰性的話題,讓學生參與進來。」如閱讀《時代廣場的蟋蟀》,可以設計這樣的話題:你願意過明星的生活嗎?閱讀《星期天的巨人》時,可以問:你身邊有巨人嗎?你願意做巨人嗎?閱讀《西遊記》,便可以問:如果你有機會當猴王,你願意當猴王嗎?等等。

「整本閱讀的核心價值究竟是什麼?我覺得是兩個字:發現。」帥曉梅說。她認為,無論是從課標、教材對整本書閱讀的要求,還是課堂上的實踐,每個老師都要不斷地發現,發現書中的故事和人物,發現作者的立場和情感,發現文學的意義,發現生活的意義。

來源:紅網

作者:蔡娟 金劍 白潔

編輯:肖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69e0a74ff1d011006680944ee3c0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