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要孩子前,你是否做好了這些準備?

2023-04-04     樊村聊教育

原標題:「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要孩子前,你是否做好了這些準備?

生兒育女似乎是每個中國家庭最重要的責任,面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部分家庭又覺得這也許也是一份應盡義務。

因為人有生老病死,而社會時代的發展,又需要新生力量來穩定且平衡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槓桿,維持現有機制的運行,推動時代向前發展。

那麼這無疑是國家開放生育政策,鼓勵大家生孩子的原由之一,但自從看完了《何以為家》這部電影,我對生兒育女有了新的認識和定義。

生孩子前要慎思,什麼樣的父母是合格的父母?男女雙方步入婚姻的殿堂前,都會仔仔細細地做很多的功課,比如了解彼此的家庭背景,雙方經濟收入狀況,性格等諸多問題。

那麼生孩子這件事,也是要做足了功課:

首先,要保證孩子是健康的。

夫妻雙方應該在備孕前先去醫院做一些相關的檢查,比如,優生檢測可以避免隱形基因遺傳,導致孩子有生理缺陷的問題。以及部分夫妻中有妻子是O型血,那麼就需要做好提前的預防ABO型溶血對孩子造成傷害等問題;

其次,要提前了解當地生育有關政策。

不同地區對於生育寶寶的政策是不同的,夫妻方可以提前到有關單位或電話諮詢,及時了解當地生育手續辦理流程、醫保使用方法、生育津貼、產假及陪產假等相關信息,提前充分完善生育所需材料。

接著,預算生寶寶的費用。

如孕產檢、住院費、營養費等一系列費用先做簡單的預算,籌備好可以隨時應急的錢,來保障孕婦及孩子的平安。

最後,要做好孩子降生之後的生活計劃。

比如:哺乳期母親帶孩子,家庭的正常運作如何解決?丈夫如何兼顧兩份愛,來避免妻子發生產後抑鬱的風險……這些問題看似是一些細瑣的小事,但做不好,會讓我們的生活在生完孩子後發生質的改變。

孩子的降臨帶來了什麼,帶走了什麼?這個問題是每一對父母們需要深思的,我聽過最直白的回答是:「別人都生孩子了,我們沒有孩子,總覺得遺憾。」

當然,這種心理對於沒有孩子而言的家庭肯定是有的,但盲目的從眾心理,也會讓我們在滿足了有孩子的願望之後,內心悵然。

首先,不能把孩子當作家庭的必需品。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生命的延續,是父母期盼的未來,亦或者是父母的依靠。

但孩子不是物品,不能是父母覺得有需要就生,所以每一對父母需要慎思,孩子的降臨帶來了什麼?

你是否是一個看到孩子笑就開心,看到孩子哭就心煩,看到孩子尿床等問題就覺得麻煩無奈的人?

那麼這樣的話你覺得孩子帶來了什麼呢?

所以,這裡需要我們每一對父母都要清楚地認識到,你在接受孩子帶給你的愉悅時,你也要接受孩子帶給你的煩惱。

這人世間,總要讓人有種「痛並快樂著」的感受,這才是生活的常態。

那麼身為父母的朋友們,知道孩子帶走了什麼嗎?是一眼看穿一切的失望,甚至是絕望。因此,準備生寶寶的父母們,你們做好迎接寶寶降臨的準備了嗎?

父母帶給孩子什麼,帶走了孩子的什麼「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

很多父母談到給孩子什麼的時候,會說:從孩子一出生,我就開始攢房錢、攢嫁妝了,這是為人父母為孩子打下的一片財富的江山。也有父母說:我考上編制有穩定的工作,現在是孩子穩定生活的保障,以後是養老無負擔,這是父母帶給孩子的一份安穩等等。這些從一開始就為孩子謀劃長遠的父母,都是值得人欽佩的,因為他們真真切切的在用行動來詮釋對孩子的愛。

而現實生活中,也真實地存在著一些父母,幾乎沒有盡到一絲的責任和義務。

養活不了自己,生孩子靠孩子養活,生了二孩,靠大孩養活,不盡贍養的義務,甚至爺爺奶奶都托給孩子養活。

這樣的父母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只有無盡的失望和痛苦。這樣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真的幸福過嗎?

這些不負責任的父母僅僅只帶給孩子生命,卻像吸血蟲一樣,帶走了孩子快樂的童年,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未來。

多麼的可悲和不幸,但就是這樣讓人嗤之以鼻的事情,在世界的某個陰暗的角落都時常發生。

渺小如沙的我們,也許不能從根本解決這些問題,但我們可以通過鍵盤上敲擊的手指,發達的網絡來傳遞來自於陌生人對孩子的關懷。

呼籲那麼準備為人父母的夫妻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如果需要有一個標準答案,那麼不妨讓孩子純真的眼睛、臉上洋溢的微笑、溫暖的懷抱和深深的吻來回答吧!那會是世界是最美妙、最標準的答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677aefb480d1a6a54781082d91a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