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地球2
#電影流浪地球2#
國外大片有拍續集的,很多厲害的甚至不止一集續集,連續不斷拍幾十年都有,比如哈利波特,變形金剛,007,超人等等。
敢出續集的電影非常非常少,必須是品質非常棒,口碑超級好,市場反應一定是賺了錢的,才敢繼續拍,用同一個IP拍第二部第三部。畢竟誰都不傻。
中國終於有了第一個自主的大IP,可以拍出續集的電影IP,那就是《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目前不僅出了續集2,看春節檔票房反饋,這勢頭肯定要繼續拍第三集。吳京不是代表片方說了嘛,不虧錢就還繼續拍!我相信等出了《流浪地球3》後,一定還會有大量的人追著看。
《流浪地球2》的價值不在於娛樂和搞笑,很多人拿它跟今年大熱的票房冠軍《滿江紅》比,其實兩者意義有很大很大的不同。
《流浪地球2》在於這個系列的電影填補了中國硬核科幻片的空白。是空白啊兄弟們!
今年的《滿江紅》和去年的《李煥英》都取得很好的票房,都替投資方賺得盆滿缽滿。可是,他們能拍出系列片嗎?拍了之後你還願意掏錢去影院看嗎?
雖然都是電影,但硬核科幻片和其他的商業電影有極其明顯的區別,在於這樣的「硬核」是宣傳國家實力的利器。
對比一下你就明白了,國外有很多的優秀商業片,比如《摩登時代》,《小鬼當家》,《綠皮書》,《海上鋼琴師》都屬於那種可以跨越人種,跨越國界的優秀。
這麼優秀的電影,你看完也會承認他們拍的片子不錯,可是你應該不會因為看了這些電影,就認為美麗國的國家實力很強大,也不會認為我們拍不出類似水平的電影吧?
但我再舉一些其他的例子,比如《星際穿越》,《回到未來》,《異形》等等,你看完之後,會不會認為美麗國很強大?不管願不願意,都不得不承認,咱們短期內確實拍不出這種級別的電影吧?
因為這裡頭的科技元素太強大,太顛覆個人認知和三觀了。
哪怕咱們都知道這些只不過是科幻片,是想像,是未來很遠很遠……但是,當那些遠遠超越想像力,超越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夢幻一般的科技鏡頭展現在眼前時,咱們不得不感嘆,需要多強大的國家,聚集多少有如此豐富想像力的一群人,才能聯手拍出如此恢宏巨製!
印度寶萊塢也很著名,也拍了不少挺優秀的商業片,還有歌舞片,也宣傳了印度這個國家。但文化輸出再多,咱們也從來沒有覺得印度是個已開發國家吧?
商業片就是商業片,題材立足點就只能是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和拯救全人類,邁向宇宙,直面星辰大海的硬核科幻片從格局上就完全不是一碼事。
在《流浪地球》系列出來之前,硬核科幻片幾乎是美麗國的國家專屬,其他國家都拍不出來。是的沒錯!被他們壟斷了似的。你看前蘇聯有嗎?如今的俄羅斯拍嗎?日本,加拿大,法蘭西,英格蘭……沒有!
因為硬核科幻是需要國家硬實力打底的。
邁向星辰大海的起步線就是邁出地球,美麗國也的確曾經真的邁出地球。(咱們不討論是否真的登月哈!)
印度寶萊塢再強再會拍,好吧,它拍一個印度飛艇唱著歌跳著舞,在宇宙中四處穿梭靠古老的種姓制度跟外星人大戰,你不覺得很違和嗎?不尷尬嗎?因為你們國家的人連太空都沒上過。跟外星人打個鬼啊!
所以有資格拍硬核科幻片的,全世界只有三個國家,中美俄。嘿嘿,咱們是其中三分之一!自豪吧!
但是之前,有經濟實力搞這個燒錢項目的,只有美麗國。俄羅斯短期內不會有錢燒在這方面了,原因大家都懂。(希望世界和平!)
硬核科幻片實在是太燒錢了,硬體需要砸很多很多錢來造,整個過程,拍攝風險極大,配套的各項工業生產能力也要求極高,很多道具是有錢都造不出來的。這可不是靠電腦後期拾掇拾掇就能拍出「硬核科技感」的。
所以,文化輸出,不是僅僅背誦幾首慷慨激昂的古詩詞就可以了。
文化自信,也需要科技自信。
從《流浪地球2》開始,硬核科幻片不再是美麗國的專屬了,咱們中國人打破了他們在這個領域裡面的壟斷地位,咱們中國也能拍這個領域的電影了。
這是零的突破,也是意識形態領域輿論戰的重大勝利!
你的每個【點贊】我都默認為喜歡
我的往期作品:
易烊千璽在《滿江紅》里刀疤臉怎麼反而更帥了?
《狂飆》里的安欣,實在不如《滿江紅》的何立
張藝謀的《滿江紅》為什麼能拿下春節檔票房冠軍?
楊紫戴了一套房上春晚?兔年春晚珠寶賞析
未來的香港首富應該是這樣的人,他才配與霍啟剛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