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單上查出蛋白尿,意味腎嚴重受損?提醒:真正要擔心是這個

2022-07-11     小哥哥說事

原標題:體檢單上查出蛋白尿,意味腎嚴重受損?提醒:真正要擔心是這個

一個健康的人體內,有兩顆腎臟分布在下腹腔兩側。很多人受到保健品宣傳、中醫養生的影響,都錯誤地認為腎是主導「性」的器官。

但實際上,腎臟功能和性沒有本質聯繫,它真正的作用就是排毒、平衡,通過其生成尿液,維持體內水電解質、血壓平衡。

從臨床角度來看,腎臟的基本作用就是生成尿液!而在腎臟檢查的過程中,最基本檢查就是「尿檢」。

根據臨床數據研究證實,慢性腎病早期最容易出現的症狀就是「蛋白尿」,也就是說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物質,而且蛋白尿也是造成腎病發展至腎衰竭的獨立危險因素!

長期大量出現的蛋白尿,會造成腎小球高濾過,促使腎小球不斷硬化,導致腎功能持續下降。所以慢性腎病患者十分在意「尿蛋白」的檢查數值,當發現尿蛋白升高,出現+號時,就會擔心自己是出現了腎衰竭!

蛋白尿+,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的一般恐怖!

蛋白尿在臨床上分為兩種情況,一種為生理性蛋白尿,通常出現在高蛋白飲食、精神激動以及劇烈運動後的人身上,這種暫時性的蛋白尿其實不需要過度擔心。

真正需要提高警惕的,就是慢性腎病患者出現的蛋白尿,在一般情況下,蛋白尿最多只有4個加號;

而蛋白尿加號出現得越多,則就說明症狀也會越嚴重。但是,在臨床治療腎病的過程中,尿蛋白的檢查實際並沒有想像一般重要。因為尿常規的干擾因素眾多,尿蛋白總定量評價的標準,並不是一次的尿常規檢查,醫生更看重24小時的蛋白尿定量!

所以,真正需要患者警惕起來的,其實就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

這種才不容易受到飲水、尿量多少的影響,正常人在24小時的尿蛋白定量小於150mg,通常都是在40-80mg之間。偶爾一次發生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標,也不能被診斷為腎病;只有在經過多次檢查,三次以上24小時內尿蛋白都超過了正常範圍,才能判斷時腎臟發生了病變!

另外,尿蛋白本身其實並不能準確地反映出腎臟的損傷程度,也不能作為療效好壞的判斷標準。尿常規僅僅是輔助診斷的檢查手段,之所以出現頻率較高,就是因為尿常規檢查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最主要的是價格便宜!

除了要觀察尿蛋白之外,患者還需要血管查看血漿白蛋白!

對於腎病患者,特別是有腎病綜合徵的患者,一定要學會觀察血漿白蛋白的穩定情況。因為長期存在的蛋白尿,極容易造成血漿白蛋白降低,誘發低白蛋白血症。

這不僅會造成高度水腫,還可能發展為心肺功能衰竭、深靜脈血栓、免疫力低下等多個問題!

其實對於腎病的臨床檢查手段有很多,尿蛋白只是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之一。

但是,已經出現慢性腎病的患者,尿蛋白持續升高卻是危險情況,應積極和主治醫生溝通,調理治療方案,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和惡化,給身體造成更大的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59e90072ad2f9711a81d3a74bac6c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