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7月13日消息:七月盛夏,位於南京西路150號體育大廈內的上海體育博物館迎來了三周歲生日。開館三年以來,累計超過16萬名參觀者來到這座兼具國際視野、體育特色、海派風格的市民公共體育文化空間,通過一件件珍貴藏品和一段段難忘影像,感受著上海這座「活力之城」的品格與生機。
昨日,上海體育博物館2024年夜間開放第一場主題活動舉行。這場奇妙夜之旅可謂既有趣又有料,「我們的奧運記憶」文化沙龍分享,讓市民與奧運親歷者面對面,聆聽他們的奧運故事,更有上海體育博物館三周年打卡集章、「150咖啡」限定款咖啡品鑑、上海體育文創雪糕福利等活動相伴。上海體育博物館用「熱愛回饋熱愛」,這是上海體育博物館的開館紀念日,也是每一個體育愛好者的歡樂嘉年華。
從7月12日至8月30日,上海體育博物館將在每周五晚實行夜間開放,閉館時間延長至20:30(20:00停止入館),進一步豐富市民夜間文化生活,繁榮夜間文化旅遊市場。為滿足公眾對體育文化的需求,上海體育博物館從7月16日(星期二)開始試行午間開放,原開放時間9:30-11:30和14:00-16:30調整為9:30至16:30(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歡迎參觀者來體育博物館午間打卡。
兩周後,萬眾期待的巴黎奧運會將拉開帷幕。主題活動當日,四位奧運經歷相加超過15屆的嘉賓齊聚上海體育博物館「奧運之光」展廳,帶來了一場奧運主題文化沙龍,為這個奇妙夜增添了文化的厚度與視野的廣度。
擁有兩枚奧運金牌的奧運冠軍鍾天使,先後共參加過五屆奧運會、兩屆殘奧會的世界射箭聯合會技術官員、世界射箭聯合會名譽國際裁判、亞洲射箭聯合會名譽副主席郭蓓,即將奔赴巴黎開啟第七次現場報道奧運會的體育媒體人劉雅東,先後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獎牌、2022年北京冬奧會獎牌等研發的上海造幣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師李文軍,通過分享自己的奧運故事,與現場觀眾和線上網友們一起感受奧林匹克的精神與魅力,共同為出征的中國健兒加油。
據悉,上海體育博物館現有藏品3230套8906件,授捐藏品共計373套678件,成功入選「首批國家體育科普基地」和首批上海市「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常設展入選「上海市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推介,《上海體育博物館典藏冊》獲評「最美的書」稱號。此外,作為博物館文化公共空間全新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150咖啡」也於今年4月30日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三年來,上海體育博物館不斷推陳出新。在立足常設展廳的基礎上,通過主題展的策劃,讓有限的空間帶來無限的想像力。「百年賽艇文化」賽艇主題展、「履冰踏雪相約冬奧」冬奧主題展、「『滬』動青春『運』育未來」市運會主題展、「尚武·承文·傳藝」體薈非遺主題展、「體育之源·海派之匯」上海近代體育源起與傳承徐匯主題展、「燃擎賽道二十年」F1中國大獎賽主題展……上海體育博物館通過有節奏的「上新策劃」,帶來源源不斷的「新流量」,吸引著喜歡體育的粉絲前來參觀打卡。2021年7月11日至2024年7月10日,上海體育博物館累計迎來觀眾達166568人次,共接待團隊586個。體育迷們的熱愛,也是上海體育博物館前進的動力。
2023年,精心打造的「移動的體育博物館」共走進13個場所,突破展陳空間和導覽模式的壁壘,讓體育藏品與市民零距離,吸引約1.2萬人參觀。2024年,「移動的體育博物館」從蘇州河畔煥新發車,科普宣傳奧運會資格系列賽「更年輕、更城市、更開放」的辦賽理念,讓更多市民了解霹靂舞、攀岩、滑板、自由式小輪車等奧運新興項目發展和文化內核,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體育、關注奧運。
與此同時,上海體育博物館在公益服務和社教活動方面持續拓展,策劃舉辦體育非遺體驗活動、體育文化講座沙龍、青少年體育主題研學、小小講解員招募、「博物館奇妙夜」夜間開放、「小體在周末」體育文化周末營等系列活動158場,線上閱讀量約1.5億。
下階段,上海體育博物館還將策划上新「敦煌壁畫里的體育之美」主題展,體育文化的跨界合作值得期待;巴黎奧運會後,上海體育博物館「奧運之光」展廳也將進行藏品上新,展現上海運動健兒的榮耀時刻。上海體育博物館將持續深挖海派體育文化內涵「軟實力」,著力夯實上海體育文化陣地「硬支撐」,不斷探索體育文化傳播路徑「組合拳」,講好上海體育文化故事,助力「上海文化」品牌建設,為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