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了很多「百年之未有大變局」「迎接驚濤駭浪」,有朋友說,直到今天才感受到。
其實每個人感受程度不一樣,但感受不到,也無所謂,有國家做後盾,過好自己日子也挺好。
現在很多戰友都說,真的要感謝國家給我們帶來的安定,的確如此。有些人不理解,還有些恨國黨帶節奏。說句真心話:如果沒有國家強大實力做保證,你想過安寧生活,可能嗎?
01
今年巴以衝突,被認為「黑天鵝」,其實也不算是,本身就是熱點地區,爆發衝突可能性很大。因為美國控制不住,霸權被烏克蘭消耗的差不多了。
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後,還沒有結束的跡象,以色列狠話放出去,甚至想當「球長」,地面進攻已經發起。
但就在巴以衝突之際,其他地區「黑天鵝」也突然出現。印巴突然爆發衝突,緬甸北部爆發激戰,美國突然向敘利亞發起空襲。
這些衝突都出人意料,但又不奇怪,畢竟這些地區以前就有衝突,只是安靜了很長時間。
但我們依然看到不確定性,越是感覺安靜地方,越有發生衝突的風險。
現在看來,在全球大變局中,唯有我們保持定力。無論你如何評價,如果我們現在出手,結局會怎樣?
所以不在決策位置,體會到那種決策者難處和為民著想的心,唯有感恩,做好自己的事。
並不是求穩,而是保持;並不是隱忍,而有底線,我們在做「大準備」,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如果不放眼全球大變局,只盯著一點,就容易出錯。
雖然有些人看不懂,戰略這東西,如果都看懂了就不叫戰略。
俄烏爆發衝突後,美國欣喜若狂,認為能徹底耗死俄羅斯,但結果呢?
氣急敗壞的美國,把北溪2管道給炸了,把壞展示給全球,別說誠信,霸主地位就這樣被美國自己耗沒了。
美國現在動作已經變形。
巴以衝突爆發後,美國應該怎麼做,外界都給其設計好方式:壓制以色列,防止衝突擴大,為美國戰略目標贏得時間。
但沒想到,美國派航母到地中海,居然還被胡塞武裝給襲擊了。你能說美國出兵手段高明?為了震懾中東國家?
美國航母派過來,就已經看出心虛焦慮了,自己暴露了底牌,怨不得別人。
我們都說中美博弈,是互相「憋氣」「熬」過程,誰憋住了,誰不犯錯,誰就贏了。因為誰也打不敗對方。
但巴以衝突,讓美國感覺到壓力,不出兵反而讓美國更有迴旋餘地,但出兵就把美國逼到牆角,這場衝突容不得失敗,即使提前罷兵,也對全球宣告失敗。
從美國行動中,我們沒有看出大國樣子,反而更讓人看到「紙老虎」樣子。
或許美國也意識到,自己的底牌被人看透,就與中國緩和關係。並不是我們非要與美國交好,也不證明關係要恢復,不可能恢復了。看看美國對委內瑞拉暫時取消半年制裁,就能看到,老美撐不動了。
02
美國動作之所以變形,除了焦慮,還因為沒有實現打垮中國的目標,也沒有把中國拖入戰爭中。
因為美國把中國當作戰略目標,而現在目標不僅沒有實現,反而其他地方「著火」,又不得不去滅火,你說美國能不著急?
美國越焦慮著急,動作就越變形,我們就要警惕。
不要以為發生衝突的地區與我們無關,實際上與我關係很大。就如A的目標是B,卻和C打仗,會放過B嗎?顯然不能,有可能會出現類似於「駐南大使館」事件,不是敲打,而是直接下手,看你反應如何。
所以,看到「關係回暖」之時,越應該注意到小機率事件發生。現在擔心駐巴使館,以及駐以、駐敘、駐伊等安全。誰能保證,就不會來個「誤炸」?
當年駐南大使館被美國轟炸後,預示著美國對中國下手,先試探反應,兩年後的撞機事件是同樣目的,我們如何處理的?
如果不是911事件發生,恐怕美國會展開更為大膽的動作。911事件後,給我們充分發展機會。但如果仔細看地圖,難道控制阿富汗就是美國目的?目標依然針對中國,堵死中國西出之路。只不過美國失敗了,繞了一個大圈,最終損失折將,導致戰略收縮。
正是阿富汗戰爭失敗,引起連鎖反應,很多曾經被美國控制的國家,開始出現變化。
非洲小國尼日為什麼政變?
與美國控制力下降有關,美國沒有精力照顧這些地區,只能集中精力對付主要目標。
印巴衝突、緬北激戰等,這只是一個序曲,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全球各地還會有各種各樣的衝突、暴亂發生。
歷史規律告訴我們:老大位置交換時,總會出現天下大亂之勢。這種勢,無法阻擋。
03
其實大變局來臨之時,對我們來說,天下生意當然不好做了,不過也有利,至少我們趁著這種「勢」,一舉完成統一大業。
現在這個問題不能再耽擱了,如果抓不住「大勢」,再想找機會,恐怕機會不會隨時而來。但目前看,我們占據有利地位,時間在我們這邊,至於用什麼樣的方式,我們自己會把控。
就如柯林頓時期,準備對中國下手之時,蛙人們跑了多少?現在就明白,接下來採取什麼樣的方式。現在戰略已經悄然展開。
美國現在則被以色列帶到溝里,無法脫身,不要以為以色列就為滅掉哈馬斯,恐怕還有更大戰略企圖。
面對以色列狂妄,美國控制不住,就只能上手幫,但幫到什麼程度,不是美國說了算,而是以色列企圖會把美國拖進一場更大的衝突。
拜登上火,眼看大選在際,想在巴以衝突中快速抽身,沒那樣簡單。
如今巴勒斯坦人已經把美國和以色列當成人生中最大的仇人,接下來極端反抗還會出現。
美國著急,我們不能急,要等待「火候」,如今還沒有大火還沒燃起。
一切都在路上,著急就會出錯。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