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每天消耗的石油,堪抵一條河流,那地球會不會越來越輕呢?

2023-12-21     微兔分享呀

原標題:地球每天消耗的石油,堪抵一條河流,那地球會不會越來越輕呢?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新突破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可同樣的,技術的發展還導致了資源消耗的不斷增長,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石油資源。

隨著交通方式的變革乃至能源領域的進步,石油在人類發展歷程上的消耗程度可謂是迅速增長,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每天消耗的石油甚至能夠抵得上一條河流。

如此巨量的資源消耗,不禁讓人們產生其他的疑問,那就是每天消耗這樣數量的資源,那麼地球整體的質量是不是在不斷降低?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我們要從多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是地球的組成架構,我們生活的區域為地殼區,石油資源同樣也是在這個範圍內,可地球的主體卻不是地殼。

地殼在地球的整體構成當中,基本屬於微不足道的部分,地幔和地核才是地球重量的主體,所以,哪怕把地球中的石油抽干,都不能對地球的總體情況造成什麼明顯影響。

另外由於地幔和地核區域比較穩定,所以並不會產生什麼額外的消耗,再加上地球內部的運動,地殼有可能出現偏移,這些偏移會釋放儲存在地幔圈中的能量。

進而使得地殼震動,引發地震,不過產生的物質輸入輸出一直都維持在平衡狀態,就算是在其中有著微量的損耗,可地球外部同樣會出現隕石乃至宇宙掉落物的補充。

兩相結合之下,地球總體的質量就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不過,石油畢竟是屬於不可再生或者說是難以再生的資源,民眾產生擔憂自然比較正常。

很多人認為,石油的形成需要歷程長時間的演化,在地殼沉積層當中,各種有機物經過數百萬年的積累,才能在高壓環境下形成的產物,想要補充極其困難。

這麼一來,其實就相當於陷入了一個入不敷出的狀態,而只出不進的情況必然會導致總體數量不斷減少,那麼地球質量是否會因此出現變化呢?

實際上,對於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雖然的確在相應資源的方面產生了短時間無法彌補的空洞,但根據能量守恆來看,在石油中消失的質量,其實已經轉化成了其他方面的質量。

只是我們很難去發現它們轉化的成品,我們要知道,石油本身是屬於碳氫化合物,所以,在石油燃燒產生能量的過程當中,相應的氣體就會產生。

即使我們沒什麼實體感覺,可氣體一樣擁有著相應的質量,一些民眾或許會產生另一個問題,熱空氣都會向上飄,這麼一來,這些氣體是否會直接飄出地球造成質量損失?

而對於這個問題,其實關注現在的溫室效應就可以看出,石油燃燒產生的氣體依然會留在地球內部,算作地球重量的一部分,簡單來說,石油資源雖然消失,但是卻以另一種形式存在。

地球本身具備的大氣層在攔截紫外線的同時,也將地球內部的氣體牢牢鎖住,可謂是地球質量變化的監察官,如果這些氣體想要逃脫追捕,那至少要達到宇宙飛船的速度。

這對於石油燃燒產生的溫室氣體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我們不必為此憂心,而地球本身質量的情況其實是處在時高時低,相對穩定的狀況。

前文已經提到,地殼變動等內部影響和隕石等外來影響,在這兩者作用下,地球的總質量會出現範圍較小的波動,偶爾會突然高一點,之後又慢慢降低。

與其擔憂地球的質量問題,不如擔心石油資源的損耗問題和對環境的影響問題,石油作為對環境有較大影響的能源,如此巨大的消耗數目必然會對人類的居住環境造成很大的不利,

現在,我們已經身處在溫室效應的問題當中,為了未來不發生更大的災難,應該儘早尋找相關的替代能源,畢竟以現在石油資源的開採數量,下一代可能就要面臨石油方面的困境。

就算髮現新的油田,人類也不可能一直依靠石油資源作為主要能源,必然要找到對環境友好的替代品,這也是為了我們自己生存的地球環境著想。

萬幸的是,人類現在已經開始研發新能源領域,太陽能、核能、風能等新能源的出現已經改善了目前的狀況,所以,繼續進行技術研發突破對於人類的未來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362f1f161fdd9974a10ed4d01190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