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音樂劇《LIZZIE麗茲》|令人耳目一新的懸案打開方式

2023-08-01     有染

原標題:聊·音樂劇《LIZZIE麗茲》|令人耳目一新的懸案打開方式

似乎以真實故事為背景改編的音樂劇都極為青睞罪案題材,近年來,《危險遊戲》《城堡》等劇目陸續被搬上內地舞台,一些上世紀充滿懸疑色彩的案子也為大洋彼岸的觀眾熟知。

7月,音樂劇《LIZZIE麗茲》在上海首演,劇目聚焦於19世紀美國十大懸案之一的 Lizzie Borden案,出身於富裕人家的Lizzie被指控殺死自己繼母和父親後,卻因柔弱的形象和缺乏證據,最終無罪釋放。

故事以一場審判開篇,Lizzie向陪審團申辯自己無罪,四位主人公將自己的角色和背景一一道來:

Lizzie的親密好友Alice Russell,被忽視的女僕Bridget Sullivan (又稱Maggie),暴躁的姐姐Emma Borden,被打壓侵犯的妹妹Lizzie Borden。無論是否熟知這個故事的觀眾,都能通過這一開篇很好地了解人物基本信息和故事背景。

作為一部懸案改編的音樂劇,如果一味地渲染懸疑氣氛,而缺乏人物行動的動機,劇目就顯得無趣,《LIZZIE麗茲》則很好地在劇情遞進中將每個人物的行為邏輯展現出來,一步步導向最終的結局。

逃離父權掌控、追尋個人自由是這部劇一個重要的主題,也是這場謀殺案的開始,殘暴專制的父親和心懷鬼胎的繼母一步步激發起了Borden姐妹的殺意。

姐姐Emma一直是憤怒的,她的憤怒來自於對母親和妹妹的愛,也源於對「自己人」利益的維護。她對自己人和外人的界限劃分清晰,父親娶了繼母對她而言是一場背叛,在繼母進入這個家庭之後一切都變了。她也憤怒於長輩對姐妹命運的掌控:繼母對父親財產的盤算則大大刺激了她,讓她萌生殺意,離家出走,留下一本毒藥之書。

相較於姐姐對繼母的恨,Lizzie對父親有著更深的恨意:父親對她的身體和行為有極強的掌控欲,奪走她愛的一切,逼迫她順從屈服,讓她生活在恐懼之中。即使這些行為被冠以「愛」的名義,也無法讓她感受到一絲溫暖。同時,歌詞也有著父親對Lizzie侵犯的暗示,在這樣扭曲的父女關係的壓迫下,Lizzie最後選擇在牛奶中加入毒藥,舉起斧頭的行為,就顯得順理成章。

「Maggie」不僅是Borden家的女僕,還像是一位「報喪女妖」,出現在每一個陰暗的現場,縱容、包庇甚至助長著Borden姐妹的對這個家的恨意和報復行為,將故事一步步向命定的結局推進。作為一個家庭中的邊緣者,她的真名Bridget被這個家遺忘,他們以上一任女傭的名字Maggie來稱呼她。如此被邊緣化的人,只要有了足夠的利益,她可以站在任何一方。

Alice是前後行為反差相對較大的角色,但她堅持著一套自己的道德和行事準則。她在Lizzie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時給予了不計回報的支持,對Lizzie的愛和關心是真切的,但當Lizzie的行為突破了她的認知底線後,她選擇了站到「對立方」,指證昔日好友燒掉裙子毀滅證據的行為。

四個行事邏輯完整的女性,讓這部劇的故事線完整而精彩。

白鴿在故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自由的意象。從開篇Lizzie看著自由的白鴿心生嚮往,再到因為自己與Alice自由交往被發現,作為懲罰,父親將她最珍視的白鴿用斧頭砍殺,將她推入絕望和瘋狂,白鴿是Lizzie對自由的嚮往。

比起音樂劇,《LIZZIE麗茲》更像是一場瘋狂的演唱會,唱段達到了90%以上。

音樂主要使用了搖滾風格,歌曲不僅抓耳,還充滿力量,歌曲風格與角色形象相匹配。無論是開場細數Lizzie家庭不幸的《Borden之家》,或是表達逃離Borden之家決心的《要離開這個地方》。劇中還有部分rap段落,不是鼠來寶的風格可以接受。

開場和返場的音樂還化用了《鵝媽媽童謠》中著名的《Lizzie Borden Took An Axe》,作為一個小小彩蛋,喚起了部分觀眾的回憶。

譯配方面,一些在中文中難以找到絕對對應詞語的段落保持了英文原文,如《Sweet Little Sister》,避免了強行翻譯後的詞不達意和母語羞恥。

舞台設置上,相比於環境式的劇場,《LIZZIE麗茲》更適合放在鏡框舞台上呈現。人物雖少,但細節卻很豐富,觀眾在環境式劇場中受制於視角關係容易缺失一些精彩細節。

期待這部劇目能在更大的舞台上演,給予演員更大的發揮空間。

在劇本和這批優秀的女演員的加持下,這部帶著一絲瘋狂氣質的劇目,絕對讓人耳目一新,值得一看。

-劇終-

Tatiana

不在劇場就在機場的假期跨城人

落筆於2023年7月

上海大世界·星空間11號·MOriginal Box觀看後

配圖為劇照

來自主辦方

經應允使用

有染·與美好發生關係

舞 台|藝 文|悅 音|映 像

more:

評·話劇《懷疑》|在心中種下一顆懷疑的種子

評·《多餘的人》|這樣的生活是不可以的嗎?

聊·話劇《麗南山的美人》| 要痛苦還是要麻木

評·話劇《威廉與我》|這個舞台永遠感激他來過

評·《四張機》|在黑暗中尋找光亮

評·《最後晚餐》現實主義敘事中的悲情之歌

評·話劇《單寧》|只要你不離開,我就不殺你

聊·舞蹈劇場《大飯店》|我,第三次「返屋企」

聊·話劇《代價》| 真實的家庭,深刻的普世性

更多閱讀 可點擊

張艾嘉 林懷民

佟欣雨 | 丁一滕 | 楊易

史依弘 | 蔣瑞徵 | 黃俊達

沈偉 | 杜邦 | 馮英 | 段妮

桑吉加 黎星 張晉浩

大劇場版《枕頭人》 | 《傾城之戀》 | 《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電波》

烏鎮戲劇節

亞洲大廈| 進念二十面體

- 靈 魂 編 輯 部 -

執行編輯:Cheers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責任編輯:Paula & Cheers

主編:許安琪 &阿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2d1ca025ad60ac8217d7207a6a2a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