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觀察:美國最高院駁回,蘋果應用商店的圍牆模式還能「壟斷」多久?

2024-01-19     鈦媒體APP

原標題:反壟斷觀察:美國最高院駁回,蘋果應用商店的圍牆模式還能「壟斷」多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網際網路法律評論

文 | 網際網路法律評論

2024年1月16日,美國最高法院駁回了蘋果公司與《堡壘之夜》製造商 Epic Games的上訴請求,拒絕對下級法院的裁決進行審查,這使得案件維持在第九巡迴上訴法院在2023 年 4 月做出裁決後的狀態。

至此,Epic Games 於2020 年起訴蘋果的反壟斷案算是告一段落。

此前,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裁定,蘋果公司必須在「反引導」規則(即禁止開發者提及應用程式之外可能提供的更便宜或替代購買選項的語言)方面向開發者讓步——應用程式製造商應該能夠通過應用程式內的連結引導客戶訪問網絡,卻沒有判定蘋果公司具有反壟斷行為,而且並未像 Epic 期望的那樣向第三方應用商店或應用側載開放 iOS 或 iPadOS。

蘋果公司在美國最高法院做出決定的當天,根據法院命令對其應用商店(App Store)進行了更改,允許開發者將用戶引導至外部網站完成支付交易,但附帶了許多額外條件,從技術上調整了其收費模式,也規避了法院的全面要求。

相比於近期谷歌在與 Epic 幾乎相同的反壟斷訴訟中被判定敗訴——「通過從事反競爭行為故意獲得或維持壟斷權力」,有評論認為,美國最高法院駁回上訴請求並維持了下級法院的裁決,是蘋果公司的勝利,蘋果的新規則仍能夠使其保住利潤豐厚的應用內市場份額;但從長遠看,蘋果應用商店的口子已經被Epic Games撕開,如果大量客戶通過其他更優惠的途徑支付購買和訂閱應用,將會造成蘋果公司的巨大損失。也因此,消息傳出後不久,蘋果股價下跌了2%以上。

那麼,該案究竟是蘋果公司的勝利,還是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呢?以下《網際網路法律評論》就該案的始末及未來發展走向,進行簡要分析。

Epic 為什麼要與蘋果、谷歌對抗?

2018 年 12 月初,Epic Games 宣布開設數字商店Epic Games Store銷售遊戲,其商業模式和競爭策略,主要就是以更低的平台抽成比例(12%)吸引更多遊戲開發商,超越老牌平台Steam(抽成比例為30%)的地位。然而,谷歌和蘋果應用商店的抽成高達30%,影響了這一策略的實施。因此,Epic Games曾試圖要求谷歌豁免其繞過其應用商店及支付系統,並且通過谷歌減少分成的方式來迫使蘋果公司效仿,允許其在蘋果應用商店中繞過指定的支付方式。但谷歌拒絕了這一請求。

2020年8月,蘋果禁止 Epic Games 的《堡壘之夜》應用程式實施使其能夠繞過蘋果的應用內購買框架的支付方式。於是,Epic Games起訴蘋果公司,指控其濫用市場支配力,強迫企業使用蘋果的支付方式系統;之後,Epic Games 還起訴了谷歌,甚至與其他應用程式開發商聯合成立了「應用程式公平聯盟」(Coalification for App Fairness,簡稱CAF),該組織積極遊說應用程式商店改革。

事實上,所有的開發商都希望與客戶建立直接關係,通過不支付「蘋果稅」或其他平台的額外佣金,開發商可以降低購買或訂閱的價格,從而吸引更多客戶。但大多數開發商都無法挑戰平台的強制性規定,否則會面臨被下架的風險。

不過,Epic Games不僅僅是遊戲開發商,而且財力雄厚,擁有自己的遊戲平台Epic Games Store,月活躍用戶達8000萬,正緊鑼密鼓地追趕遊戲行業的巨頭Steam(月活用戶1.2億)。它有能力也有動力去降低各平台分走30%的額外抽成。Epic Games 執行長蒂姆•斯威尼表示,如果 Epic 不必向谷歌支付費用,它可以賺取數億甚至數十億美元。所以說,對蘋果和谷歌公司的訴訟,表面上是法律之戰,實質上是一場商戰。

同樣被Epic起訴,為什麼谷歌輸了、蘋果贏了?

2023年12月中旬,Epic Games 在與谷歌的反壟斷鬥爭中取得了一場壓倒性的勝利,陪審團在幾個小時內(而不是幾天或幾周)迅速做出了對 Epic 有利的裁決。

法院文件稱:谷歌在 Android 應用分發市場和應用內計費服務市場擁有壟斷權力,谷歌在這些市場中做了反競爭的行為, Epic Games因這種行為而受到損害;谷歌的 Google Play 應用商店和 Google Play Billing 支付服務之間也存在非法聯繫,而且其分銷協議、Project Hug 與遊戲開發商的交易以及與 OEM 的交易都是反競爭的

雖然陪審團確定了本案的責任,但仍由法官決定補救措施。這意味著雙方仍將晚些時候向法院答辯,希望準確確定谷歌需要如何調整其運營以彌補其反競爭行為。

Holland & Hart 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保羅•斯旺森(Paul Swanson)當時就該案評論道,法院應該會試圖恢復並平衡應用市場的競爭,因此不會對補救措施進行「過多調整」,而是將重點放在擴大安卓應用程式下載和購買的選擇範圍上。然而,這一裁決改變的是應用商店商業模式本身以及其他潛在商業模式的合法性,這將迫使谷歌、蘋果等公司重新思考這一「圍牆花園式的商業模式」。至少,這種商業模式帶來的法律風險可能會鼓勵其他企業做出改變,即使還沒有被拖上法庭。

然而,致使谷歌敗訴的是陪審團的決定,陪審團明顯代表了消費者的態度和利益,但這個判決並沒有直接影響蘋果與 Epic的案件。

谷歌案件的陪審團認為,應用程式購買和分發是獨立的市場,但在蘋果與Epic 的案件中,蘋果卻辯稱其擁有將硬體與 iOS 和 App Store 集成的單一產品,並因此獲得法官的肯定。上訴法院認為,Epic「未能以事實證明,其擬議的市場定義,以及是否存在任何限制較少的替代方法,讓蘋果實現支持iOS圍牆花園生態系統的有利競爭理由。」

也就是說,法院肯定了蘋果iOS的商業模式的合法性,這也正是法官與陪審團審理的區別之一。

此外,蘋果和谷歌這兩個平台如何獲得市場影響力也並不相同。蘋果不會經常進行附帶交易,也不會向開發者支付費用,讓他們在其應用商店而不是他們的應用商店上發布產品,因為蘋果只提供一種應用分發途徑——App Store。它也沒有與原始設備製造商簽訂協議,因為它自己生產硬體。因此,雖然與谷歌有相似之處,但也存在明顯的差異。

應用商店的圍牆會倒下嗎?

在谷歌敗訴的案件中,Epic稱判決結果是「全球所有應用程式開發商和消費者的勝利」;然而在最高法院不受理其對蘋果公司的上訴後,Epic卻稱得到一個 「對所有開發者來說都是一個悲傷的結果」,不得不宣稱「戰鬥仍在繼續」。

另一邊,谷歌和蘋果都在用聲明和行動表明,他們仍在繼續捍衛其原有的商業模式。

蘋果公司歷來認為,其一直拒絕調整其應用商店規則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是為了保護消費者,允許其他應用內購買方式可能會讓用戶面臨欺詐風險並損害他們的隱私;而谷歌也堅決否認了其壟斷地位,谷歌聲明,安卓系統和 Google Play 比任何其他主要移動平台提供了更多選擇和開放性,而在與Epic的案件中敗訴恰恰證明了其正在與蘋果、安卓設備和遊戲開發商展開激烈的競爭。

然而,事實上,人工智慧崛起的2023年,這些科技巨頭的權力關係已經發生了細微的變化。Epic在訴谷歌與蘋果的案件的一勝一負也正好印證,這些科技巨頭並非如從前一般無法挑戰,而且可能會越來越容易。

蘋果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iPhone的需求增速開始放緩,其股價已較 12 月的峰值下跌 8%,其市值已經被微軟超越,並跌下全球市值第一的寶座;谷歌2024年1月裁員1000多人,包括4名副總裁和25名總監,據稱是要集中資源在人工智慧開發方面,並與微軟競爭。

2024年,美國司法部對蘋果公司的反壟斷調查進入最後階段,蘋果此次勝利對司法部案件的作用和影響還有待觀察。而更重要的是,歐盟的《數字市場法案》(DMA)將於2024年3月正式生效,這一法案將蘋果、谷歌、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列為處於絕對壟斷地位的科技巨頭,並對這些巨頭提出了一系列的規範性要求:對於蘋果來說就是允許用戶在iOS上安裝第三方應用和應用商店,並允許開發者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統和訪問蘋果收集的數據。

據稱,蘋果正在籌備一項重大舉措,計劃在未來幾周內將其App Store進行分割,將歐盟地區與其他地區分開運營,以符合即將實施的側載功能要求。現在看來,Epic訴蘋果案,其實是拆除應用程式商店商業模式的眾多多米諾骨牌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29e77d9c2ea6456642cb7f8a0f6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