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次爆發的本土奧密克戎疫情在天津得到有效控制,大家過了一個安心的春節,即將投入新一年的工作。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中,作為天津本土企業,在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天津疏浚各級黨組織迅速響應、有序應對,全體員工團結一心、迎難而上,在抗疫大潮中散發著屬於天津疏浚人的光和熱。
快速反應,築牢抗疫基礎
疫情爆發當天,由天津疏浚黨委下發的《關於做好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第一時間出現在公司各個工作群內,迅速響應了天津市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部署,對加強公司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整體安排。
傍晚,天津疏浚總部二樓食堂便排起了一支整齊有序的隊伍,隊伍里的大家佩戴口罩,間隔一米,隊伍的終點有兩位身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正在挨個為大家進行核酸檢測。這是考慮到既要保障公司正常運轉,更要保障公司員工的健康安全而採取的應急措施——為第二天要來公司值班的員工們進行集體核酸檢測。「說是應急,其實已經是常態了。」辦公室副主任魏新亞介紹道,考慮到公司員工經常需要出差的企業特殊性,自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在公司黨委支持下,公司與專業核酸檢測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聯繫,僅2021年就組織進行了全員核酸檢測14次,覆蓋員工3000餘人次,為大家建起一道堅固的防護屏障。
天津疏浚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核心作用,發揮好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作用,及時召開疫情防控專項會議,討論具體措施,制定防控方案,對公司疫情防控重點工作、安全生產和防疫物資採購等工作分解細化,壓實責任。天津疏浚工會充分發揮「黨有號召、工會有行動」的表率作用,持續關注疫區一線人員需求,統籌協調各方資源,全力指導配合基層工會做好疫情期間的全員防控、困難幫扶等工作。
測溫掃碼、錯峰用餐、定時消殺、視頻開會……一項項應對措施有條不紊地被落實執行,除了稍顯冷清的辦公樓和空氣中揮散不去的消毒水氣味,一切似乎都和以往沒什麼不同,各項工作都在正常有序地運轉著。「這些工作都是包括在我們疫情防控體系內的,今年我們進行了桌面演練2次,以及『腦海演練』無數次。」魏新亞自豪地說。
按照天航局和天津市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天津疏浚黨委設置了疫情應急領導小組及辦公機構,制定了《常態化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疫情防控專項應急預案》《總部大樓「新型冠狀病毒」預防和控制應急處置方案》等方案,並結合疫情防控形勢時時動態調整防疫舉措,常態化落實各項防控舉措,持續織密疫情防控防線。
黨旗飄揚,彰顯抗疫精神
天津疏浚南港項目部距離疫情爆發中心的津南區只有不到40公里。項目部高度重視此次疫情,立刻啟動防控預案,積極聯繫屬地社區進行核酸檢測預約,並對全體人員進行活動軌跡排查,同時積極對接業主,加強船岸溝通,充分利用施工船舶換崗間歇進行船員核酸檢測,在保障施工生產不停歇的前提下,僅用半天時間就完成了項目部在崗員工21人、施工船員84人的全部檢測工作。
在確保項目無一人感染後,為積極響應天津疏浚黨委號召,貫徹落實團中央和上級團委的部署要求,南港項目黨支部、團支部秉承「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理念,組成天津疏浚「藍馬甲」青年志願服務隊,加入到屬地社區的疫情防控大軍中,從「藍馬甲」搖身變成「大白」,充分展現黨的助手和後備軍的責任擔當。
因人手緊張,志願服務隊隊員們主動放棄輪換休息時間,全員時刻待命,哪裡缺人就去哪,搬運防疫用品、統計採樣數據、維護現場秩序、入戶摸排登記、運送隔離物資……「這群『藍馬甲』就是我們檢測現場不可或缺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就能往哪裡搬。」他們的任勞任怨、認真負責贏得了現場醫護人員和社區居民的一致認可,盡顯央企責任擔當。
疫情期間,天津疏浚黨委下發了《關於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鼓舞了越來越多的黨員職工挺身而出,積極主動奔赴津門戰「疫」前線。
黨員鄭楠義無反顧地加入到河西區志願者隊伍中。「第一次大篩的時候登記的人太多,系統崩潰了,信息沒法錄入,那麼多居民還排著隊,只能靠我們先手寫。」北方的冬天室外,寒風呼嘯,零下低溫,寫了不到一組人,鄭楠的手就冷到失去知覺。原本是一個平時洗完手都要擦護手霜的小姑娘,此時也顧不上那麼多,用凍僵的手堅持著一筆一划地為居民們做信息登記。她說:「在場的人哪個不冷?我不能給大家拖後腿。」
「姑娘、小伙兒,這麼冷的天,得照顧好自己,注意保暖啊!」「謝謝志願者叔叔阿姨,你們辛苦啦!」居民的關心和問候,驅散了疫情籠罩的陰影,大家送來的熱水袋、暖寶寶,更是為寒冬增添了些許暖意。「這場疫情讓我對責任與擔當有了更深的理解,身為黨員,能為人民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我感到十分光榮。」這些天的經歷為鄭楠帶來許多揮之不去的感動,也讓她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
眾志成城,凝聚抗疫力量
疫情爆發後,天津疏浚嚴格執行「非必要不離津、非必要不進津」原則,第一時間停止了所有在津單位、船舶及居住地在天津的一線員工休換班工作。
留在天津的親朋好友,成為在外工作的公司員工內心最強烈的牽絆。正在日照嵐山港施工的「天吉」船劉超一聽說疫情爆發的消息,便急忙給妻子打電話詢問情況,卻一直沒有接通。半天以後收到回電,才得知身為檢驗醫師的她已經在核酸檢測基地連續奮戰40多個小時了。擔憂、心疼、欽佩、自豪等諸多情緒交雜在他心頭,最終化為一句:「天津加油,你也加油!」
每當疫情來臨的時候,員工張佐權就格外緊張。他的妻子作為醫護人員,從參與援鄂醫療隊到支援海關防疫,再到駐守隔離點,一直都沖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以前是作為船員的我在海上漂泊,她將家中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如今是她去守一方平安,我在家裡盼她早日歸來。」作為天津市最美抗疫家庭,張佐權十分支持和理解妻子的工作,「你放心去,家裡有我!咱們一起,把奧密克戎消滅!」
「老婆,你在家裡要好好照顧自己和孩子,實在處理不過來可以找公司工會幫忙……船上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都很充足,你放心。」正在天津南港施工的「天達」船朱建輝打電話告知妻子自己要推遲休班時叮囑道。原本五年沒回家過年的他打算今年帶著愛人和孩子一起回老家看望九十多歲的父母,然而年前的這場疫情讓他打消了這個想法。他決定繼續堅守崗位,遵守公司暫停休換班規定,配合政府疫情防控部署。
縱使有萬般眷戀和不舍,天津疏浚員工和家屬們在危難時分依然選擇勇毅前行,他們把微光凝成火炬,照亮了黑夜的路,驅散了寒冬的冷,傳遞著直面疫情的勇氣和希望。
當前,天津奧密克戎疫情阻擊戰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我們的思想之弦仍然緊繃,為不斷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全力奮戰,為共築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貢獻疏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