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故事應該交給女性去講

2022-08-14     單向街書店

原標題:這個時代的故事應該交給女性去講

夏日,你在陽台上就著淡藍色的塑料臉盆洗頭髮,外婆在客廳里和小區里的同齡好友聊著八卦。她們說,門口理髮店家的女兒,「看著十四五歲,胖乎乎,黑黢黢的」,跟人私奔了。

仔細想想,我們也許都能在記憶的深處里挖出這樣的片段。在最熟悉的家裡,和最親的家人,閒適、平靜地打發時間,聽聽身邊人的生活戲劇。

這樣的記憶構成了生命的底色,卻也最容易被忘卻。長大以後,「重要」的事情多了起來,成長的社區、往來的鄰居、親人的起居反而遠離了我們。偶爾一次,從高速運轉的成年生活中返家,才會忽而發現,一個滿懷愛意的環境,生命按照它自然的速率流淌,舊人舊事都擁有妥帖的位置,是多麼寶貴的事。

電影《不要再見啊,魚花塘》

在電影《不要再見啊,魚花塘》里,年輕的導演牛小雨將這樣的記憶永遠保存了下來,以一種奇妙的方式。這是牛小雨創作的第一部長片,講述了主角小葉回到爺爺去世後的家中,與奶奶一起與過去的人和事重逢的故事。電影在牛小雨的家中拍攝,每一道光斑、影子和風都由來已久,「魚花塘」也確有其地。過世的爺爺變身為魚花塘里的熊皮男孩,和變身為妖怪的理髮店家的女兒一起,依然守護著小葉和她身處的社區。

「不要再見啊!」在最新一期「螺絲在擰緊」節目裡,牛小雨喊出了她的心聲。「這是一句所有不想長大、不想和家人分別的大兒童的心聲,就是想用這部電影撒個潑,我們不想再見,不想長大,我們可以偶爾留在小時候嗎?偶爾幻想自己還和失去的家人在一起嗎?」

電影《不要再見啊,魚花塘》

電影里,小葉用柔和的眼神,看著過去的人和物以新奇甚至玄幻的形態來回走動。奶奶以祥和姿態,坐在明亮的老房子裡,仿佛什麼都不曾失去一般。衝突與壓力似乎並不存在,生與死之間的裂痕也能用溫柔的夢來癒合。這種女性的包容和善意,是牛小雨希望通過自己的電影傳達出去的,「我覺得也是現在當下的時代更需要的一種聲音。」

詩人里爾克曾經在給青年詩人的信里寫,「所謂婦女這個名詞,她不只是當作男人的對立體來講,卻含有一些獨立的意義,使我們不再想到『補充』與『界限』,只想到生命與生存」。牛小雨也認為,「女性的身體本身既可以孕育女性,也可以孕育男性。其實女性可以雌雄同體地存在。這是一種特別包容的狀態,一種特別善意地孕育生命、給未來帶來希望的狀態。」

本期「螺絲在擰緊」的另一位嘉賓,電影《再見,樂園》的導演王爾卓也分享了自己創作第一部長片時的經驗,「最打動我的幾段講述和幾段記憶都是由女性來講述的」。《再見,樂園》呈現的就是他的外婆、母親、女友三代女性自己講述的生活史。

電影《再見,樂園》

電影中,外婆坐在南方農村的樹葉叢中,回顧自己的一生:「從我開始記事起,每天都在不停地勞作。」母親則在就職的學校階梯上反思自己的愛情,「後來,我發現我和他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他很現實,而我總是很理想」,或者分享一自己創作的一首小詩,「美好的時刻總是叫人難忘 / 就如我和你 / 穿越人群相遇的瞬間」。

還有王爾卓的女友,一邊回望在異鄉學習舞蹈的青春,朋友之間的快樂和陪伴,一邊和在講述中反過來與攝像機後的男友對視:「我的男朋友是一個年輕的電影導演,大學畢業後,我們忙著各自的工作,相處的時間不多。他總愛一個人拿著相機四處旅行,拍下很多奇奇怪怪的影像,我看不懂他拍的那些東西,但是我特別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時光。」

電影《再見,樂園

這些都是真實、誠懇、而在大銀幕上稀有的女性故事。對王爾卓來說,女性個體的記憶,用勇氣和溫柔來直面生活的動盪不安,裡面蘊含著一種莫名的力量。「我有時候覺得,是不是真的只有女性的聲音才合適來講述一個時代的真相?」

兩位青年導演在第一部長片中早早展露出的女性視角,與「FIRST FRAME 第一幀」秉持的理念不謀而合。《不要再見啊,魚花塘》和《再見,樂園》都在 2022 年入圍了香奈兒與 FIRST 青年電影展攜手開啟的「FIRST FRAME 第一幀」單元,前者還獲得了「FIRST FRAME 第一幀」單元今年新設立的「年度影像」榮譽。

《不要再見啊,魚花塘》獲得 FIRST FRAME 第一幀·年度影像榮譽

「FIRST FRAME 第一幀」來到第二年,作為香奈兒在中國深度參與的文化項目之一,它尤其關注女性題材,支持本土青年電影人創作多元化的女性形象。女性視角的寶貴與重要,如今已被社會所察覺,但影像的表達還需要未來幾代的電影人一同完成。未來我們能在大銀幕上看到怎樣的故事,遇見怎樣的女性形象,完全取決於他們的創作。

「好的電影人和好的作者都是同時到來的。」主播吳琦觀察到,「我不太相信那種天才的敘事,或者我認為天才的敘事下面總是有很大一群人是天才的同伴,然後 ta 才成為可能。」

牛小雨和王爾卓都是和自己親密的朋友、同行一起工作的。相對於競爭關係,他們認為,新一代創作者之間更多的是在分享一種強烈的認同感。「我們之間不是在分一個蛋糕,我們在一起做一個大蛋糕」,牛小雨說。而王爾卓認為,面對時代的變化,這一代創作者其實是在「拍同一部電影」。

FIRST FRAME 第一幀主題論壇

即使是如今在電影史上大名鼎鼎的導演,在他們所處的時代也首先是受到來自同伴的啟發和鼓舞。香奈兒女士在 20 世紀的電影運動中,亦是重要的推動者。她早早喊出了「我要成為未來的一部分」的宣言,支持同時代的藝術家朋友,打破時代的限制,釋放嶄新創作者的先鋒性。她與法國導演讓·雷諾瓦多次合作,為他的電影設計戲服,還將當時默默無聞的維斯康蒂介紹給前者,讓他成為雷諾瓦的助理,從此步入電影行業。雷諾瓦和維斯康蒂分別成為了法國自然主義電影、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代表人物。

「FIRST FRAME 第一幀」單元承繼了這一精神。他們把視野投向最新一代的電影人,欣賞他們在敘事視角和影像審美上展現出來的先鋒性,並予以切實的支持。

「我們總是在暢想未來、期待未來,好像在等待歷史的車輪給我們帶到一個很美好的未來。可是未來其實需要大家參與其中。」在節目的最後,吳琦說,「我們更溫柔一點,更大度一點,更寬容一點,更有耐心,年輕一代的創作者們,就像小雨和爾卓,會回答觀眾,今天的我們是誰,我們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未來會發生什麼。我真的覺得我們需要一點時間,讓未來到來。」

Apple Podcasts|小宇宙|喜馬拉雅

網易雲音樂|單讀 App

搜索「螺絲在擰緊」,或掃碼直接收聽

02:27

「我要成為未來的一部分」

——什麼是 FIRST FRAME 第一幀

06:33

王爾卓:第一部長片,要拍給最愛的人

07:27

牛小雨:用電影找到面對失去的方法

09:28

可以不要再見嗎?可以偶爾留在小時候嗎?

11:23

每個人心中的樂園,都會隨時代過去而消逝

15:34

創作之熱情:「我止不住地完成了創作」

18:06

創作之難題:「如何解釋你生活的時代,如何解釋你自己」

39:58

新一代創作者:我們不是在分蛋糕,而是一起做一個大蛋糕

48:18

吳琦:天才總是同時到來的

53:43

年輕電影人最需要什麼支持?

——錢,以及有了錢之後真正的考驗

57:43

女性與未來性

——「這個時代的故事應該交給女性來講」

談話中提到的項目

「FIRST FRAME 第一幀」,FIRST 青年電影展與香奈兒攜手共同開啟「FIRST FRAME 第一幀」單元,將目光投注於華語新生代電影人作品中的多元女性形象。

「成為導演之前」,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攜手香奈兒,支持 CFDG 中國青年電影導演扶持計劃(青蔥計劃),共同呈現「成為導演之前」特別項目,通過電影大師班、主題影展與論壇,助力中國電影積蓄青年創作力量。

「新文化製作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與香奈兒文化基金共同啟動「新文化製作人」項目,以激發中國當代手工藝和建築領域的嶄新理念和煥新實踐。

「影像策展人獎」,集美·阿爾勒「影像策展人獎」由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與香奈兒聯合發起,以扶持年輕影像創造力為核心,致力於發現和培養優秀中國青年影像策展人和研究者。

談話中提到的影視作品

《母親的樂園》(2018),導演:王爾卓

《青少年抑制》(2018), 導演:牛小雨

《一代宗師》(2013),導演:王家衛

談話中提到的公眾人物

胡樹真,電影剪輯師

劉旭光,藝術家,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黃樹立,攝影師

讓·雷諾瓦(Jean Renoir,1894-1979),法國電影導演

盧奇諾·維斯康蒂·迪莫德羅內(Luchino Visconti di Modrone,1906-1976),義大利電影與舞台劇導演

本期音樂

自言自語,段英梅

互動方式

如果你對本期話題或本節目有任何想法或問題,請大膽在各收聽平台評論區留言,或者微博吳琦@五七, 牛小雨 @我好氣,王爾卓@王爾卓的飛機坦克,與主播和嘉賓互動。下期節目中,我們將挑選一些問題,由主播吳琦做出回答。

「螺絲在擰緊」將在每個月的某些周四上線,期待下次再一起擰螺絲!

監製:彭倩媛

製作人:胡亞萍

編輯:蔡芷芩

視覺設計:李政坷 楊濡溦

節目運營: 劉雨萱

原創音樂:徐逍瀟

實習生:侯玥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23dbc09dda299ec52cc45f569d6bf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