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諸葛亮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平生最喜歡的應該是像趙雲這種忠肝義膽的人。
其實不管是帝王權臣,還是我們普通人,大家都希望可以和講義氣,人品好的人交朋友。就像《三國演義》里的趙雲和魏延,大家肯定是更想和趙雲交朋友。
因為趙雲人品好,講義氣,能力又強,跟趙雲交朋友,簡直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可是看看劉備和諸葛亮對待他們兩人的態度。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受到重用的都是魏延。反而趙雲這位五虎上將,當的都是些沒有實權的職位。
雖說趙雲受封鎮軍將軍,地位上僅次於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但最重要的一點,趙雲手下是沒有軍隊,沒有地盤的。
反觀魏延,漢中太守,掌管著漢中的軍政要務。要知道這個位置可是令張飛都眼紅的,結果劉備不給自己的弟弟,反而給了魏延。
再對比一下。公元227年,諸葛亮進駐漢中,以魏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再到230年,魏延又當上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南鄭侯。
解釋一下。丞相司馬相當於諸葛亮的助手,就相當於孫權和周瑜之間的關係。而這個假節,可以理解成皇帝的尚方寶劍,甚至都可以先斬後奏。
反觀忠肝義膽的趙雲呢?227年的時候,趙雲被免掉中護軍,征南將軍的職位。等到229年,趙雲去世,可以說趙雲是背著處分去世的,我想很讓人唏噓。
趙雲得不到重用,肯定不是因為人品問題。不管劉備多麼的落魄危難,趙雲都沒有離開劉備,反而還在長坂坡七進七出去救劉備的老婆孩子。
也肯定不是能力的問題。趙雲的能力毋庸置疑,連曹操都讚不絕口的人,趙雲在三國都是排得上號的。
可既然趙雲能力這麼優秀,人品又這麼好,但為什麼偏偏得不到重用呢?我想原因很現實,就是因為人性。
趙雲他實在是太優秀太完美了,以至於很多人都想和他做朋友。像這樣的人,帝王實在是不好掌控,因為他沒有弱點。
就比如說黃袍加身的趙匡胤。為什麼不選別人,偏偏選他?因為他也很完美,人品也很好,跟誰都合得來。
可要是一個能力很強,但是跟同僚合不來的人呢?就像魏延,他能力很強,所以十分孤傲,十分的不合群。像這樣的人,就算造反,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跟他走。
但要是一個人緣非常好的人,如果他進行反叛,多少都能帶走一大批人。
在帝王,或者是上司看來,他們大都不喜歡趙雲。因為趙雲人品好,人緣好,又堅持原則,多少會受到敬而遠之。
而像魏延這種人,不合群就意味著不會拉幫結派。不會拉幫結派就不會對領導造成威脅。因為在這個圈子裡,跟同事的關係處理不好還想繼續混下去,就只能抱緊領導的大腿。
像這種人,不管領導做出什麼決定,他都會去盡力執行。而魏延,就是這種人,再加上他的能力真的是非常強,因此劉備和諸葛亮寧願棄用人品好的趙雲,也要重用所謂腦後有反骨的魏延。
有些時候就是這麼無奈。我想大家在職場,在公司也會碰到這種情況。明明辦公室里有個人,脾氣古怪,十分孤傲不合群,但老闆卻很喜歡他,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都會讓他去做。
反而在辦公室里受歡迎,十分合群的人卻偏偏受不到重用,這道理其實是一樣的。
就是因為你太合群了,朋友都十分信任你。一旦你做出什麼決定,朋友們多少會幫助你,聽從你。但是這對領導的統治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
所以為了更好的掌管手下,領導就必須培養幾個不合群的人,以此來形成制衡。
因此,哪怕趙雲十分完美,但就是得不到重用,原因就是這麼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