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雞蛋營養豐富,深受大家的喜愛,也是每天餐桌上必吃的美食。一個中等大小的雞蛋可提供6g的優質蛋白質,是各種食物中所含蛋白質最高的,不過在食用過程中有4個誤區是多數人在犯的,要及時更改否則會影響到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各位觀眾老爺大家好,這裡是生活竅門達人,每天給大家分享實用的生活小妙招。
實用係數:
處理對象:雞蛋
雞蛋已經成為我們每天必吃的食物,它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為人體提供優質的蛋白質。不少人以雞蛋作為早餐,其實在食用雞蛋時也是有講究的,有幾個注意事項是要了解的。
雞蛋由氣室、卵白和卵黃組成,一個雞蛋大約重50g左右,其中含蛋白質7-8克,脂肪5-6克,其蛋白質的胺基酸比例非常適合人體生理需要,以被人體吸收,一個中等大小的雞蛋可提供的優質蛋白質,是各種食物中所含蛋白質最高的,對於男女老少都是佳品。
雞蛋雖說營養豐富,但是食用時也是要講究的,否則對於身體會有一定影響。首先是土雞蛋和普通雞蛋,不知道何時開始,土雞蛋比普通雞蛋更有營養的說法悄然流行,而且市面上的土雞蛋價格甚至高出普通雞蛋好幾倍。其實雞蛋的營養成分主要取決於雞吃的食物,散養的土雞一般吃蟲子、草籽等純天然食物,而飼養雞都是吃配方飼料長大。但是無論吃的什麼,所生下的雞蛋都要滿足小雞孵化的需要,所以其在營養價值上差別不大。
可能在口感上多數人直觀感覺土雞蛋的口感明顯不同,土雞蛋更好吃一些。這是因為土雞蛋中脂肪含量會更高一些,但是散養雞容易受到季節和外界條件影響,營養並不如飼料雞全面均衡,在養殖上也很難實現統一規範,所以在質量上難以把控,很有可能收到環境的污染,加大了食用的安全風險。
誤區二,紅殼比白殼好。這一點是最常見的誤區,在多數人的認知中,紅殼的雞蛋會更加有營養。其實蛋殼顏色只與雞的品種有關,內部的營養價值並無太大差別,對於沒有特殊要求的人,可以任意挑選,往往現實中紅殼雞蛋的價格會略偏高。
誤區三,雞蛋吃越多越好。都說雞蛋營養豐富,其實除了蛋白質以外還有膽固醇和脂肪。成年人每天吃一個就足夠了,尤其是蛋黃部分,老人和小孩也不餓能多吃,嚴重的會出現蛋白質中毒的情況。
誤區四,早餐吃煎蛋。在我們傳統的早餐中,會煎一個雞蛋再配上牛奶,其實通過油煎的方式會使得雞蛋中脂肪和熱量大大增加,而營養會流失一部分。非常不建議早餐吃煎蛋,油膩感也難以接受。
有粉絲提問「雞蛋能不能和豆漿一起吃?」,相信這也是好多人心裡的疑惑,關於兩者相剋的流言相傳許久。大豆中確實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它可以抑制人體胰蛋白酶的活性,從而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但胰蛋白酶抑制劑遇熱不穩定,加工成豆漿過程中,經煮沸加熱8分鐘即可被破壞85%以上,其中雖然尚含少量熱穩定蛋白酶抑制劑,但活性較低,不足以干擾到雞蛋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所以,豆漿和雞蛋完全可以一起吃的。
結束語:
今天分享關於雞蛋的知識點都了解了吧,如果感覺簡單實用的話請分享給你的朋友或家人,也可以在下方點贊留言,喜歡我的分享可以關注我的帳號--生活竅門達人。本期節目到此結束,期待下期與您再見。
生活竅門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