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後,學會富養自己

2023-06-22     餘生請指教

原標題:中年之後,學會富養自己

01

中年人,往往不懂得「對自己好」。

其實,說來也情有可原。

大多數中年人都有自己的子女。

而天下父母心,都是想把吃的穿的,都省給自己的孩子。

也因此忽略了自己。

或許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好不容易自己求學結束,有了工作,開開心心拿到工資後給父母買了禮物。

而父母受到禮物之後,並不是多麼開心。

反而說道:「別亂給我們花錢,你自己省著。」

不得不承認。

這句「你自己省著」包含著父母的愛。

但同時也體現出,他們是不懂得「對自己好」。

其實,越是到了中年,越要學會富養自己。

02

物質富養,充足自我

很多父母覺得不亂花錢,留給孩子就是為了他們好。

但其實,有能力的子女,都希望父母能夠對自己好一些。

比如說,別捨不得錢,想吃就吃,想買就買。

越是捨得為自己花錢,越能夠讓子女放心。

然而,很多人到了中年,還是學不會富養自己。

或許,是前半生勤儉節約的習慣,又或者是對物質生活沒有太多要求。

但是,中年人要清楚的知道。

正是因為,前半生沒有富養自己,而後半生要懂得充足的生活。

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花錢見世面」。

如今不,少中年人退休之後組成了「驢友團」。

他們一起爬山、一起潛水,看大好河山,享受美麗風景。

把錢花到有價值的地方。

不僅是富養了自己的物質生活,也是富養了自己的眼界。

所以說,中年之後,不要吝嗇,學會富養自己,充足生活。

03

精神富養,提升自我

當然,所謂的富養,除了物質上的滿足之外,還包括了精神上的富足。

很多中年人退休之後,仿佛就沒了生活的奔頭。

他們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於是,就選擇幫子女帶帶孩子。

其實,人到中年應該有自己的追求。

如果重視圍繞著子女和別人轉,那麼,就會越來越感到焦慮和孤單。

現在,有許多中老年大學興建了起來。

這些大學,並不是傳授理論知識的地方,而是根據中老年人的喜好設置不同的興趣班。

如果中年人能夠把錢花在刀刃上,懂得富養自己。

那麼,精神上也就能夠有所提升。

鄰居張叔退休有了三年多,但是一直在家閒著無聊。

一次無意間去逛街,發現自己這幾年胖了不少。

他突發奇想,有了減肥健身的想法。

於是,他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套健身設備,每天在短視頻平台上直播健身。

這種形式,也是一種富養。

說白了,富養的形式有很多種。

但目的都是統一的,就是讓中年人能夠提升自我,越過越好。

堅持富養自己,反而是有利於自我的發展。

哪怕是中年人,捨得為自己花錢,本質上也是一種投資和培養。

慢慢的便會從中收益,看到好處了。

04

追求富養,要靜下心

學會富養自己,是一個過程。

中年人,想要富養自己,首先要清空內心。

如果想的太多,考慮的人太多,那麼,你很難沉下心專注自身。

所以說,富養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讓自己靜下來。

不去與外物爭辯,只願做心中的自我。

其次,你要選擇物質富養和精神富養的方式。

在物質上,要不斷提升生活的品質,懂得過好精緻一些的生活。

就像有許多「旗袍阿姨」。

她們五十多歲,仍然會打扮的漂漂亮亮,圖的就是自己開心。

在精神上,你要選擇一個精神依託。

可以是長久的學習。

也可以是階段性的冥想,只要有利於你自身的成長,那麼都是富養的形式。

此外,還需要多注重總結。

如果富養的形式,並不是很適合你。

那麼,就要懂得去調整,慢慢讓自己的狀態變得越來越好。

說白了,中年人富養自己,並不是為了讓自己看上去多麼富有。

而是以一個更好的狀態,去面對生活。

富養,有的時候就是在養一個處世的心境。

如果前半生,總是過得焦躁不安,那在中年之後,就要懂得適當轉換。

總而言之,富養自己的中年人,總是能夠有所收穫。

生活中,雞毛蒜皮的事情很多。

斤斤計較久了,是一種活法。

而開看一些,富養自己又是一種活法。

前者會擾亂你的心思,讓你處於一種紛繁複雜的狀態。

而後者,總是能夠調整你的心態,讓你保持樂觀善良。

所以說,中年人,學會富養自己大有益處。

當精神能夠有所提升的時候,那麼所見的風景也就有所不同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0d72ab098f5670a82acd092c0b38b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