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大廠招兵買馬,投入開發,鴻蒙作業系統的拐點,要到了

2023-11-1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原標題:網際網路大廠招兵買馬,投入開發,鴻蒙作業系統的拐點,要到了

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網際網路頭部企業開始擁抱鴻蒙生態,甚至在招聘平台上爭相招聘鴻蒙開發者等人才。那麼這背後的驅動原因有哪些?鴻蒙系統的發展拐點,真的要到了嗎?一起來看看本文的分享。

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網際網路頭部企業開始擁抱鴻蒙生態,甚至在招聘平台上爭相招聘鴻蒙開發者等人才。那麼這背後的驅動原因有哪些?鴻蒙系統的發展拐點,真的要到了嗎?一起來看看本文的分享。

日前,美團擬開發鴻蒙系統APP的多個相關崗位正招聘開發人員引發業內關注。事實上,鴻蒙開發者已經成為京東、WPS、鳳凰新聞、微博等網際網路大廠爭相招聘的人才,且招聘崗位眾多。也就是說,這些公司正在加快鴻蒙化開發,為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招兵買馬,另一方面,鴻蒙開發者的紅利期到了,正受到各大廠商的「哄搶」。

據國內某招聘平台顯示,鴻蒙軟體研發、移動研發相關的Android開發工程師、C++開發工程師等相關崗位平均招聘薪資已遠超市場平均水平。數據顯示,京東商城正在招聘前端架構師(鴻蒙方向)崗位,負責鴻蒙作業系統上的軟體應用架構設計及開發等工作,要求5-10年工作經驗,薪資可以給到40-70k。

2023年1-10月,招聘鴻蒙相關崗位平均招聘薪資達17537元/月,而雖然薪水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但要求不低,比如3年以上工作經驗等等。

鴻蒙生態也在加速擴容,騰訊、支付寶、美團等將以原生方式適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騰訊、支付寶、小紅書、B站、滴滴、同程旅行、哈囉、網易有道詞典等知名網際網路頭部企業擁抱鴻蒙生態。其實,從過去來看,網際網路頭部大廠對於適配鴻蒙保持觀望態勢,為何在目前開始招兵買馬,紛紛加入開發鴻蒙的行列?

一、網際網路大廠為何突然要招兵買馬,適配鴻蒙?

這可能有幾點原因。

首先是鴻蒙系統不再兼容安卓APK,全新的HarmonyOS NEXT系統底座全棧自研,剔除了傳統的Linux內核和AOSP代碼,僅支持鴻蒙內核和鴻蒙系統的應用。安卓APK作為安卓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鴻蒙是兼容安卓應用的,當下剔除了傳統的Linux內核和AOSP代碼,意味著用戶未來無法直接在鴻蒙系統上使用大量現有的安卓應用。

從目前的勢頭來看,網際網路大廠都在主動去開發、適配鴻蒙。原因在於,鴻蒙當前作為國產第一大移動作業系統的潛質已經體現出來,這是網際網路頭部APP無法放棄的一個增量蛋糕。

在此前鴻蒙開發者大會上,華為透露鴻蒙底座已經有一億多行代碼,2萬的api,7億多的生態設備,鴻蒙底座已經基本成熟,用戶體驗方面,harmonyOS經過四個大版本的疊代,已經構建了具有鴻蒙差異化特徵的用戶體驗。鴻蒙在開發、性能、兼容性、多端互聯等多方面性能優異,現在最重要的一個戰役就是鴻蒙的應用生態。生態成則鴻蒙成。

而華為harmonyos NEXT已經搭載全新的底座技術和開放能力開發套件,只差開發者去開發了。

簡單來說,鴻蒙目前是高度寄託於開發者做強軟體生態,生態成則鴻蒙成。

從目前來看,生態成的可能性很大。

這就涉及到第二點,華為Mate60系列的突圍帶來的想像空間。在華為被制裁的三年多的時間內,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不到2%。在那個時候,鴻蒙作業系統看不到希望,某海外調研機構甚至預測鴻蒙作業系統在3年後將要歸零。

但事實並非如此,在今年9月發布會上,華為官方宣布,鴻蒙HarmonyOS 4升級設備數已達6000萬,平均每天增加120萬用戶。

尤其是從華為Mate60系列的突圍來看,麒麟晶片已經完成從0到1的突圍,其市場份額在快速回升,這給鴻蒙生態在手機市場的擴張帶來了巨大想像空間。在麒麟晶片突圍之後,華為手機市場份額回升是確定性的,鴻蒙的蛋糕只會越來越大。

從目前的勢頭來看,業內基本已經認清一個事實,華為早晚在手機市場會回到國產第一的位置上去。早前據韓國The Elec援引業內人士消息稱,華為將明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目標定為1億部,較此前多家市場研究公司的預測值(7000萬部)高出40%。

對於BAT美團拼多多位元組跳動等頭部來說,這其實就意味著,更早的適配鴻蒙爭奪這一波增量用戶是有必要的。而從未來2~3年來看,華為手機用戶可能破2億甚至3億。從這個體量來看,鴻蒙作業系統所帶來的用戶增量會越來越大。

尤其是鴻蒙是打通了手機與汽車,華為手機用戶不少也可以轉化到汽車市場。這個增量空間同樣不可小覷。

二、網際網路大廠存量增長到頂,鴻蒙既是分蛋糕,又是做大蛋糕

事實上,在當前的網際網路市場,頭部APP的增長已經到頂了。騰訊阿里位元組的用戶基數基本上就是國內手機用戶的存量基數了。

當前手機市場面臨著存量市場飽和、但增量市場用戶獲取越來越難的現狀。華為手機的再度崛起,相當於既是搶存量蛋糕,又是做大增量蛋糕,華為不可避免要吃掉部分存量市場,這其實是一次重新分配蛋糕的機會,對於大廠來說,如果不投入鴻蒙,那麼剩餘的手機廠商市場會被一定程度侵蝕,這意味著美團等網際網路頭部APP的原有的市場用戶規模會縮水,因此,他們也不得不投入鴻蒙的開發。

用戶增量在哪,開發者就會在哪。華為開發者聯盟運營部部長黃波此前表示,蘋果和安卓生態開發者規模為千萬級,華為相信在未來幾年,鴻蒙的開發人才需求也將達到千萬級。

誰在這個紅利市場搶到前期先機,往往就有可能更好的吃到鴻蒙系統規模化增長的蛋糕。

作業系統的生態是需要用戶規模、軟硬體開發者支撐的,從目前華為的生態位來看,華為從底層晶片到作業系統到工業軟體以及5G統信領域都占據著話語權,華為在手機市場領域,它的生態位就是對標蘋果,在高端市場與蘋果分蛋糕的角色。

而且這個確定性是非常強的。

市調機構的報告此前給出結論,鴻蒙已成為Android、iOS之後的第三大手機作業系統,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場份額維持在2%左右,在中國市場份額則達到了8%。但從華為手機市場的增長規模來看,預估明後兩年內破16%的生死線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三、鴻蒙的拐點近了,但要走出用戶規模與軟體生態的制約

因此,鴻蒙系統發展到今天的規模,以及它的手機用戶的增量,決定了鴻蒙的走勢是向上的,它要蠶食的就是Android與iOS的市場,從這個角度來看,你如果不開發鴻蒙,那麼Android與iOS未來的市場份額下滑,網際網路大廠的用戶也將因此下滑,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為了保住它的用戶規模並且抓住鴻蒙帶來的增量市場,網際網路頭部APP自然不願意落於人後。開發鴻蒙已成必然之舉,而大廠的紛紛湧入,必然會帶動大量小廠跟進,對於開發者來說,利益決定一切,哪裡有錢賺、就去哪裡,而蘋果Appstore在2022年的營收超過850億美元,70%~85%的毛銷售額都支付給了開發者,這就是原因。

因此,鴻蒙要吸引大量開發者進入,可能在前期需要補貼與讓利,降低開發成本,讓開發者能賺到錢,走出「用戶規模」和「軟體生態」的制約。

在當前,純鴻蒙App研發,相關開發語言、編譯套件、開發/測試環境、交互介面等都需要從頭開始做基建,此前在安卓/iOS的成果不能復用。這意味著一定的開發成本,大廠注重長期的增長,有必要也有能力投入這方面的開發成本,但對於小廠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成本開支負擔。

但從目前的勢頭來看,大廠帶小廠,軟體開發者規模可能會逐步上行,這可能需要華為鴻蒙更早的為之制定好規則,針對優質APP推出相應的補貼與獎賞機制,扶持優質中小開發者,不斷優化底座技術和開放能力開發套件,總的來說,大勢正在形成,由此可以推測,鴻蒙的開發者可也迎來了一波紅利。

因此,從網際網路頭部APP正在招兵買馬的勢頭來看,風起於青萍之末,鴻蒙生態的拐點,可能越來越近了。

專欄作家

王新喜,微信公眾號:智能新連接,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際網路從業者,百度百家、艾瑞網專欄作家、虎嗅網、鈦媒體認證作者,關注IT熱點背後的本質,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0cbb9b166ae6d95468083d88d2e571e.html